导航

【新春走基层】渝北:夫妻俩辞职投身“世外桃源” 自然农法引来“夏夜精灵”

来源:华龙网2018-02-26

    华龙网2月26日10时讯(记者 王思洋)不耕地不施肥,仅通过改良土壤,改善生态,就能自然栽培出放心蔬果,还意外引来成片萤火虫在夏夜飞舞,这是发生在重庆市渝北区石船镇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秦国新和王雪梅,这对夫妻双双放弃“铁饭碗”,远离城市喧嚣,悠然田园间,述说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秦国新和王雪梅。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一念之间扎根田野 只为吃上放心蔬果

    从重庆市区向东北出发,从柏油马路变成乡村公路,沿途风景也从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人来人往的场镇变成绿野葱葱,灰墙土瓦,以及波光粼粼的河面。辗转数十里,车子停在了渝北区石船镇麻柳村。

    2月24日,大年初八,附近的农户还沉浸在新春的喜庆气氛中,47岁的秦国新已经在农场里忙着修整葡萄架。“今年我想顺着葡萄藤塔一个长廊。”他告诉记者,立春过后,现在正值春忙,要准备播种了。“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每天都忙不过来。”

    37岁的王雪梅站在一旁看着秦国新忙碌的身影,含情脉脉,笑容拂面。“很多技术活我也不太懂,我就只能帮忙招待下来的朋友和客人。”

    秦国新是山西人,西南大学博士,常年从事果树研究,曾任职重庆市南山植物园;王雪梅是四川人,毕业于西南大学,喜欢花花草草,曾在重庆一事业单位工作。因为同在西南大学求学让这两人相识,而对大自然的热爱则让他俩走在了一起。

    “说起来这里搞农业的原因,还真是一念之间的冲动之举。”王雪梅说,2012年的一天,同事之间聊到了食品安全,感叹很难吃到新鲜放心的蔬菜。“老秦的一句话触动了我,他说其实完全有条件自己种喜欢吃的放心菜,过我们喜欢的田园生活。”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王雪梅有了念头,说干就干,花了一年时间找地,选定石船镇麻柳村后,2013年便和秦国新先后辞去铁饭碗,创业成立重庆元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精心打造属于他们小两口的“世外桃源”。

秦国新抛开盖在草莓上的干草,向记者解释“自然农法”。 记者 王思洋 摄

    “自然农法”耕作栽培 让土壤恢复活力

    然而,秦国新和王雪梅的“世外桃源”却与寻常的农耕地有些不用。

    记者走在农场里,举目望去,没有耕田,野草丛生,更像一个个荒坡。若不是秦国新在一旁指点,还很看不出这地里竟还种了葡萄、草莓、萝卜等蔬果,甚至还有不少药材。

    不仅是农作物,农场里的家禽也有些“肆意散漫”。几十只鸭子在水塘里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鸭蛋就散落在水塘边的草丛里。一旁的农舍里还有几只山羊咩咩地叫着。

    一个农业博士的农场竟没有一点现代农业的影子。“我用的是‘自然农法’,简单地说就是遵循大自然法则的农业生产方式。”秦国新告诉记者,他的农场里从不动锄头松土,从不除草,也从不施传统的肥料。

    “‘自然农法’主要体现在生物多样性培育、土壤改良、梯改坡和植物种子优选这四个方面。”秦国新解释道,就是要充分发挥土壤自我耕耘的能力,通过增加作物种类、植物种类以及动物种类,以此恢复生态,改良土壤,控制病虫害。“生物多样性越丰富,昆虫间的相生相克自然能避免单一病虫的爆发,而且土壤越健康,作物的生长也就越健壮,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会越来越强。”

    秦国新的“自然农法”使得农场“杂草丛生”,观赏性差,曾遭受不少“怀疑”的眼光和批判的声音。但他和王雪梅并没有放弃,数年投入改良土壤恢复生态,也终于得到回报。“曾有朋友随手摘起田里的草莓品尝,称赞是他吃过最好的草莓,没有之一。”

    如今,秦国新和王雪梅农场里的蔬果不仅自用,还会采取会员制的形式,每个星期为会员配送当季的时令蔬果。目前已发展了50多位会员,全靠的是口口相传。

2017年夏天,一位摄影爱好者在秦国新和王雪梅农场拍摄的萤火虫。 资料图 华龙网发

    大自然的馈赠 夏夜萤火虫漫山遍野

    “自然农法”让秦国新和王雪梅不光收获了食客的好口碑,还有大自然带给他们的意外惊喜。

    2015年的一个夏日傍晚,农场里开始出现闪光小亮点,万千只萤火虫从草丛里悄然飞出,他俩欣喜若狂。

    萤火虫对自然环境要求极高,是公认的环境指示生物。“我们这出现萤火虫,说明这几年我们对恢复生态的努力有了效果。”秦国新自豪地说,农业生产区出现萤火虫,这在目前的国内可以说是极为少见的。

    自2015年开始,每年的5至6月的晴朗夜晚,秦国新和王雪梅的农场里都是漫山遍野的萤火虫,慕名而来的人也逐年增多,为了保护萤火虫,他俩不得不采取限流的措施。“去年萤火虫的规模最盛,很多人都被眼前的美景震撼得哭了。”

    如今,秦国新和王雪梅的农场被人们称作“元邦萤火虫庄园”。正是他俩对自然的“敬重”,方才赢得这大自然的馈赠。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新春走基层】渝北:夫妻俩辞职投身“世外桃源” 自然农法引来“夏夜精灵”

2018-02-26 10:54:14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2月26日10时讯(记者 王思洋)不耕地不施肥,仅通过改良土壤,改善生态,就能自然栽培出放心蔬果,还意外引来成片萤火虫在夏夜飞舞,这是发生在重庆市渝北区石船镇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秦国新和王雪梅,这对夫妻双双放弃“铁饭碗”,远离城市喧嚣,悠然田园间,述说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秦国新和王雪梅。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一念之间扎根田野 只为吃上放心蔬果

    从重庆市区向东北出发,从柏油马路变成乡村公路,沿途风景也从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人来人往的场镇变成绿野葱葱,灰墙土瓦,以及波光粼粼的河面。辗转数十里,车子停在了渝北区石船镇麻柳村。

    2月24日,大年初八,附近的农户还沉浸在新春的喜庆气氛中,47岁的秦国新已经在农场里忙着修整葡萄架。“今年我想顺着葡萄藤塔一个长廊。”他告诉记者,立春过后,现在正值春忙,要准备播种了。“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每天都忙不过来。”

    37岁的王雪梅站在一旁看着秦国新忙碌的身影,含情脉脉,笑容拂面。“很多技术活我也不太懂,我就只能帮忙招待下来的朋友和客人。”

    秦国新是山西人,西南大学博士,常年从事果树研究,曾任职重庆市南山植物园;王雪梅是四川人,毕业于西南大学,喜欢花花草草,曾在重庆一事业单位工作。因为同在西南大学求学让这两人相识,而对大自然的热爱则让他俩走在了一起。

    “说起来这里搞农业的原因,还真是一念之间的冲动之举。”王雪梅说,2012年的一天,同事之间聊到了食品安全,感叹很难吃到新鲜放心的蔬菜。“老秦的一句话触动了我,他说其实完全有条件自己种喜欢吃的放心菜,过我们喜欢的田园生活。”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王雪梅有了念头,说干就干,花了一年时间找地,选定石船镇麻柳村后,2013年便和秦国新先后辞去铁饭碗,创业成立重庆元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精心打造属于他们小两口的“世外桃源”。

秦国新抛开盖在草莓上的干草,向记者解释“自然农法”。 记者 王思洋 摄

    “自然农法”耕作栽培 让土壤恢复活力

    然而,秦国新和王雪梅的“世外桃源”却与寻常的农耕地有些不用。

    记者走在农场里,举目望去,没有耕田,野草丛生,更像一个个荒坡。若不是秦国新在一旁指点,还很看不出这地里竟还种了葡萄、草莓、萝卜等蔬果,甚至还有不少药材。

    不仅是农作物,农场里的家禽也有些“肆意散漫”。几十只鸭子在水塘里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鸭蛋就散落在水塘边的草丛里。一旁的农舍里还有几只山羊咩咩地叫着。

    一个农业博士的农场竟没有一点现代农业的影子。“我用的是‘自然农法’,简单地说就是遵循大自然法则的农业生产方式。”秦国新告诉记者,他的农场里从不动锄头松土,从不除草,也从不施传统的肥料。

    “‘自然农法’主要体现在生物多样性培育、土壤改良、梯改坡和植物种子优选这四个方面。”秦国新解释道,就是要充分发挥土壤自我耕耘的能力,通过增加作物种类、植物种类以及动物种类,以此恢复生态,改良土壤,控制病虫害。“生物多样性越丰富,昆虫间的相生相克自然能避免单一病虫的爆发,而且土壤越健康,作物的生长也就越健壮,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会越来越强。”

    秦国新的“自然农法”使得农场“杂草丛生”,观赏性差,曾遭受不少“怀疑”的眼光和批判的声音。但他和王雪梅并没有放弃,数年投入改良土壤恢复生态,也终于得到回报。“曾有朋友随手摘起田里的草莓品尝,称赞是他吃过最好的草莓,没有之一。”

    如今,秦国新和王雪梅农场里的蔬果不仅自用,还会采取会员制的形式,每个星期为会员配送当季的时令蔬果。目前已发展了50多位会员,全靠的是口口相传。

2017年夏天,一位摄影爱好者在秦国新和王雪梅农场拍摄的萤火虫。 资料图 华龙网发

    大自然的馈赠 夏夜萤火虫漫山遍野

    “自然农法”让秦国新和王雪梅不光收获了食客的好口碑,还有大自然带给他们的意外惊喜。

    2015年的一个夏日傍晚,农场里开始出现闪光小亮点,万千只萤火虫从草丛里悄然飞出,他俩欣喜若狂。

    萤火虫对自然环境要求极高,是公认的环境指示生物。“我们这出现萤火虫,说明这几年我们对恢复生态的努力有了效果。”秦国新自豪地说,农业生产区出现萤火虫,这在目前的国内可以说是极为少见的。

    自2015年开始,每年的5至6月的晴朗夜晚,秦国新和王雪梅的农场里都是漫山遍野的萤火虫,慕名而来的人也逐年增多,为了保护萤火虫,他俩不得不采取限流的措施。“去年萤火虫的规模最盛,很多人都被眼前的美景震撼得哭了。”

    如今,秦国新和王雪梅的农场被人们称作“元邦萤火虫庄园”。正是他俩对自然的“敬重”,方才赢得这大自然的馈赠。

[责任编辑: 徐力超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