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七旬摄影师连续9年跟拍重庆建设者 快到三峡广场看他的大片

来源:华龙网2018-03-10

  华龙网3月10日11时30分讯(首席记者 张雅萍)连续9年拍摄、上千位拍摄对象、数万张照片……记者10日从重庆市沙坪坝区委宣传部获悉,影展《建设者》在重庆三峡广场开幕,展出由重庆74岁的摄影师吴崇顺所拍摄的100幅以建设者为题材的摄影作品,市民今明两日可到三峡广场观展。

  吴崇顺在寸滩拍摄的建设者英姿。吴崇顺 摄

  从三张笑脸找到的拍摄主题

  早上5点起床,赶第一班公交车,再徒步抵达准备拍摄的施工工地,有时候,一天内还要横跨好几个区辗转前往多个工地,九年来,无论寒暑,吴崇顺大部分的日子都是这样度过的。

  时间回到9年前,65岁的摄影师吴崇顺准备拍摄一组城市变迁的照片献礼建国60周年,拍什么好呢?吴崇顺开始满城转悠。一天,他走到江北嘴城改工地,刚好遇到三名建设者正在劳作,虽然他们的衣服都已沾满了泥土和污垢,但三个人有说有笑,脸上没有半分消极埋怨,吴崇顺朝三个人问到:“建设重庆,你们觉得骄傲吗?”三名建设者回过头来,笑着回答:“骄傲得很!”。“咔擦”,吴崇顺的镜头记录下了三张阳光的笑脸。

  三张笑脸开启了吴崇顺长达9年的《建设者》主题拍摄。吴崇顺 摄

  “我们的身边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一个个崭新的小区建成,轻轨、大桥、高速、高铁等不断地新建和通车,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秀美,越来越有灵气,这一切都离不开建设者们的辛勤努力与付出。我能为他们做一些什么?”这张照片拍摄后,吴崇顺开始天天往江北嘴城改工地跑,记录下建设者们的不同时刻,并将“建设者”这个拍摄题材作为自己的长期拍摄主题。

  9年间,吴崇顺先后拍摄了江北大剧院、朝天门大桥、千厮门大桥、东水门大桥、鹅公岩大桥和轨道三号线等地的建设者,拍摄照片数万张,记录下上千位城市建设者的面容和他们工作时的状态。

  从“入侵者”到“老朋友” 他为超500名建设者送照片

  多年拍摄中,让吴崇顺印象最深的,还是寸滩长江大桥建设时的系列照片。当时建设工地为了安全考虑并不允许非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吴崇顺去了好几趟都吃了闭门羹,项目管理人员无论吴崇顺怎么软磨硬泡都不肯放他进去。

  虽然被拒绝了无数次,吴崇顺仍然没有放弃,他开始每天在工地外围抓拍建设者的照片,第二天照片洗出来再送到每一个工人手上。就这样一天、两天……大半年过去了,吴崇顺拍摄了上百人,工人们也从最初的“快出去”变成了后来的热情招呼“吴师傅你又来啦”,拍摄过程中,吴崇顺还抓住一切的沟通机会与项目管理人员交流,说明自己的拍摄意图和目的,管理者们的态度也从生硬阻止变成了善意劝阻。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半年后,吴崇顺跟建设者们都成了朋友,终于得以进入工地拍摄,并在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后登上近200米高的吊塔,拍摄到了让自己满意的照片。

  吴崇顺为建设者们拍摄的名为《主人》的组图。吴崇顺 摄

  一位现场施工负责人看到吴崇顺带去的照片后感慨万千:“我带领工程队共参与了全国8座大桥的建设,来拍摄的人也不少,拍摄时都信誓旦旦的说回去要把相片寄来,但是我们一张都没有收到过,你是第一个给我们拍摄并赠送相片的摄影师,我们也是在你这里第一次得到了有收藏意义的相片,谢谢你,谢谢你”。

  2015年的鹅公岩大桥灯饰改造工程、2016年的红岩村大桥主塔建立……9年来,重庆好多城市建设项目的施工现场都留下了吴崇顺的身影。

  听指挥、不摆拍、不干扰!这是吴崇顺给自己定下的拍摄铁则,首先是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要听从现场施工安全人员的指挥,不给施工方增加麻烦。其次是不要去指挥操作者,不摆拍,只能进行抓拍。还不能干涉建设者们的操作,只能顺其自然地拍摄。

  寸滩大桥施工现场,夕阳下的建设者。吴崇顺 摄

  言而有信 他与建设者的友谊仍在继续

  “吴师傅,谢谢你帮我记录了我打工的最后旅程,这可能是打工的最后一天,过完年,我就自己当老板了。”2017年的一个清晨,一名重庆潼南的建设者给吴崇顺发来了短信,邀请他到自己即将开业的农业种植基地玩耍。

  九年拍摄下来,吴崇顺交到了很多施工队的朋友,这些建设者们到了新的项目工程地,也马上告诉他。当他得知原来在重庆施工的工程队到广东虎门跨度世界第一的虎门二桥和一桥后,他还专程自费去了广东进行拍摄,并在回来后照旧将照片洗好快递给建设者们。

  吴崇顺专程前往广东虎门拍摄的建设者照片。吴崇顺 摄

  “建设者是伟大的,他们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功不可没,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尊敬。”多年拍摄,吴崇顺感觉最深的就是,要想把建设者这个题材拍摄好,首先就要从心底去尊重建设者,去关心建设者,而且要做到言而有信。

  “十九大的召开,为我们的未来展开了更加壮美的蓝图,也给我们指出了前进和努力的方向。”吴崇顺告诉华龙网记者,作为一个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也要对社会有所担当,虽然已经74岁高龄,但他会继续深入地将“建设者”这个题材拍摄下去。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七旬摄影师连续9年跟拍重庆建设者 快到三峡广场看他的大片

2018-03-10 11:32:17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3月10日11时30分讯(首席记者 张雅萍)连续9年拍摄、上千位拍摄对象、数万张照片……记者10日从重庆市沙坪坝区委宣传部获悉,影展《建设者》在重庆三峡广场开幕,展出由重庆74岁的摄影师吴崇顺所拍摄的100幅以建设者为题材的摄影作品,市民今明两日可到三峡广场观展。

  吴崇顺在寸滩拍摄的建设者英姿。吴崇顺 摄

  从三张笑脸找到的拍摄主题

  早上5点起床,赶第一班公交车,再徒步抵达准备拍摄的施工工地,有时候,一天内还要横跨好几个区辗转前往多个工地,九年来,无论寒暑,吴崇顺大部分的日子都是这样度过的。

  时间回到9年前,65岁的摄影师吴崇顺准备拍摄一组城市变迁的照片献礼建国60周年,拍什么好呢?吴崇顺开始满城转悠。一天,他走到江北嘴城改工地,刚好遇到三名建设者正在劳作,虽然他们的衣服都已沾满了泥土和污垢,但三个人有说有笑,脸上没有半分消极埋怨,吴崇顺朝三个人问到:“建设重庆,你们觉得骄傲吗?”三名建设者回过头来,笑着回答:“骄傲得很!”。“咔擦”,吴崇顺的镜头记录下了三张阳光的笑脸。

  三张笑脸开启了吴崇顺长达9年的《建设者》主题拍摄。吴崇顺 摄

  “我们的身边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一个个崭新的小区建成,轻轨、大桥、高速、高铁等不断地新建和通车,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秀美,越来越有灵气,这一切都离不开建设者们的辛勤努力与付出。我能为他们做一些什么?”这张照片拍摄后,吴崇顺开始天天往江北嘴城改工地跑,记录下建设者们的不同时刻,并将“建设者”这个拍摄题材作为自己的长期拍摄主题。

  9年间,吴崇顺先后拍摄了江北大剧院、朝天门大桥、千厮门大桥、东水门大桥、鹅公岩大桥和轨道三号线等地的建设者,拍摄照片数万张,记录下上千位城市建设者的面容和他们工作时的状态。

  从“入侵者”到“老朋友” 他为超500名建设者送照片

  多年拍摄中,让吴崇顺印象最深的,还是寸滩长江大桥建设时的系列照片。当时建设工地为了安全考虑并不允许非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吴崇顺去了好几趟都吃了闭门羹,项目管理人员无论吴崇顺怎么软磨硬泡都不肯放他进去。

  虽然被拒绝了无数次,吴崇顺仍然没有放弃,他开始每天在工地外围抓拍建设者的照片,第二天照片洗出来再送到每一个工人手上。就这样一天、两天……大半年过去了,吴崇顺拍摄了上百人,工人们也从最初的“快出去”变成了后来的热情招呼“吴师傅你又来啦”,拍摄过程中,吴崇顺还抓住一切的沟通机会与项目管理人员交流,说明自己的拍摄意图和目的,管理者们的态度也从生硬阻止变成了善意劝阻。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半年后,吴崇顺跟建设者们都成了朋友,终于得以进入工地拍摄,并在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后登上近200米高的吊塔,拍摄到了让自己满意的照片。

  吴崇顺为建设者们拍摄的名为《主人》的组图。吴崇顺 摄

  一位现场施工负责人看到吴崇顺带去的照片后感慨万千:“我带领工程队共参与了全国8座大桥的建设,来拍摄的人也不少,拍摄时都信誓旦旦的说回去要把相片寄来,但是我们一张都没有收到过,你是第一个给我们拍摄并赠送相片的摄影师,我们也是在你这里第一次得到了有收藏意义的相片,谢谢你,谢谢你”。

  2015年的鹅公岩大桥灯饰改造工程、2016年的红岩村大桥主塔建立……9年来,重庆好多城市建设项目的施工现场都留下了吴崇顺的身影。

  听指挥、不摆拍、不干扰!这是吴崇顺给自己定下的拍摄铁则,首先是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要听从现场施工安全人员的指挥,不给施工方增加麻烦。其次是不要去指挥操作者,不摆拍,只能进行抓拍。还不能干涉建设者们的操作,只能顺其自然地拍摄。

  寸滩大桥施工现场,夕阳下的建设者。吴崇顺 摄

  言而有信 他与建设者的友谊仍在继续

  “吴师傅,谢谢你帮我记录了我打工的最后旅程,这可能是打工的最后一天,过完年,我就自己当老板了。”2017年的一个清晨,一名重庆潼南的建设者给吴崇顺发来了短信,邀请他到自己即将开业的农业种植基地玩耍。

  九年拍摄下来,吴崇顺交到了很多施工队的朋友,这些建设者们到了新的项目工程地,也马上告诉他。当他得知原来在重庆施工的工程队到广东虎门跨度世界第一的虎门二桥和一桥后,他还专程自费去了广东进行拍摄,并在回来后照旧将照片洗好快递给建设者们。

  吴崇顺专程前往广东虎门拍摄的建设者照片。吴崇顺 摄

  “建设者是伟大的,他们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功不可没,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尊敬。”多年拍摄,吴崇顺感觉最深的就是,要想把建设者这个题材拍摄好,首先就要从心底去尊重建设者,去关心建设者,而且要做到言而有信。

  “十九大的召开,为我们的未来展开了更加壮美的蓝图,也给我们指出了前进和努力的方向。”吴崇顺告诉华龙网记者,作为一个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也要对社会有所担当,虽然已经74岁高龄,但他会继续深入地将“建设者”这个题材拍摄下去。

[责任编辑: 石月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