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营造魅力下半城 十八梯楼栋将有“身份证”
华龙网3月20日15时讯(记者 姜力菘)十八梯旧景焕发新光彩、白象街展现开埠风光、湖广会馆彰显移民文化,近日,记者从重庆市渝中区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管委会获悉,近年来,渝中区致力于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建设,让“母城”文化进一步贴近市民生活。
历史文化街区,就是重庆人口中的“下半城”,它覆盖朝天门、南纪门、七星岗三个街道,这里是重庆母城诞生地,蕴含丰富的历史文脉,开埠文化、移民文化、巴渝山水文化等多种文化类型在这里交融荟萃,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作为连接上半城与下半城的文化代表,十八梯是传承城市文脉、彰显“母城”品味的重要符号。记者了解到,2017年,渝中区启动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建设,在保护、传承的前提下,赋予其展览、文创、民宿等功能,使之成为文商旅城融合发展的典范。
“建成以后,这里每栋楼都将有身份证。”重庆十八梯文化发展公司总经理钟飞鹏介绍道,在建设过程中,十八梯的老梯坎将“原汁原味”地保留历史风貌,通过标注建筑特色、风格、历史等内容,让48栋老建筑都可以“讲故事”。
钟飞鹏说,在保留旧风光的同时,他们还将结合现代科技,采用高科技声光电展示的方式,让十八梯成为“十八景”,将汇聚于解放碑的外地游客吸引到“下半城。”
据了解,十八梯首开区预计在2018年底前实现营业,整个十八梯改造工程将在2020年前全面竣工。
和十八梯一样,为加快下半城产业发展和引导产业集聚,渝中区还将重点以白象街传统风貌区、湖广会馆及东水门历史文化街区等风貌集中区域,打造下半城历史文化风貌带集聚区。
记者了解到,湖广会馆及东水门历史文化街区将以湖广会馆移民文化建筑风貌为主体,形成湖广会馆移民文化主题区,发展移民文化旅游产业。以湖广会馆、东水门城墙为依托,以旅游、商业、历史遗迹展览、文化活动为主要功能,传承历史文脉,彰显文化特色。
白象街传统风貌区将以白象街开埠时期建筑风格为主体,形成开埠风情主题区,发展特色商业、旅游业、影剧院等。
在产业布局上,下半城历史文化风貌带集聚区将坚持以“三区二线”为空间布局,即根据湖广会馆、白象街、十八梯三个风貌区的不同特色,以解放东西路、长江滨江路为纽带,进一步挖掘文化新内涵、引进新商业业态、完善旅游设施,实现商旅文城融合发展,打造重庆都市旅游新的增长极。
“母城建设,可以把把老重庆的魅力转化为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管委会副书记甘乾彬说,2018年,下半城以“基础设施建设年”为主题,将致力十八梯、雷家坡立交、解放东西路拓宽改造等八项重点工作,计划总投资超过16.6亿元。未来的下半城,将依托历史和乡愁,还原一个原汁原味的重庆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