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纪事]晒果子榨桐油 彭水苗寨藏着个“桐油爷爷”
华龙网3月23日16时18分讯(记者 欧武夷 特约通讯员 廖唯)曾经,地处渝东南彭水的桐油因产量高、质量好闻名国内外,曾是桐油第一县。如今,随着历史变迁,当地仅存极少数的榨油小作坊,能够熟练掌握榨桐油技艺的人已经为数不多。为探秘这项古老而传统的技艺,3月18日,笔者走进彭水万足镇廖家村,寻找关于桐油的故事。
阿依河畔 有个苗家榨油老人
位于阿依河畔的万足镇廖家村2组,是一个苗族氛围浓郁的寨子,72岁周洪锡就住在这里。他有着40年的榨桐油经历。整个寨子,只有周洪锡家有一台上世纪70年代的老式榨油机,所有的工具保存完好,仍然在坚持榨油。每年农历九月,彭水县的桐子树开始采摘,周洪锡跟村民们一样也要上山采摘桐子用于榨桐油。
先晒后蒸 桐籽制成油饼待用
周洪锡介绍,榨桐油要经过“晒子”、“破子”、“蒸粉”、“制饼”、“装饼”、“打油”等多道工序后才能榨出油。
刚采摘的桐子。通讯员 冉林 摄
把桐子采摘回来后堆在吊脚楼的屋里平铺开,在自然风的作用下,桐子外壳因水分逐渐减少而变黑。进入冬闲时节后,在屋里生一盆火,村民们就坐在旁边开始剥桐子,去掉壳,取里面的籽,叫油桐籽,也就是桐子树的种子,桐籽是榨油的主要材料。记忆中,剥桐子虽然只是手上活儿,但是很糊人,黑色的汁液沾满双手,十分不好洗。
剥出桐籽后,接下来就需要用炕灶蒸桐籽,炕灶是特制的,根据需要确定大小,呈长方形的土胚,下方是灶孔,里面用竹子铺成。把桐籽平铺在上面烧火蒸,蒸掉水分,使其干燥,一般需要两天时间。桐籽蒸干后用粉碎机打成粉,周洪锡说,没有粉碎机的年月就是用石磨进行磨粉,随后将打碎成粉的桐籽放入大薽子蒸熟。
接下来就是制作油饼,将四个油饼模具铁环重叠,稻草放进环内,用小薽子杵紧,把桐籽粉倒进薽子里再杵紧,取掉薽子后用脚踩实,取走两个铁环,把铁环四周的稻草向中间扎好,一个油饼就制作完成,用同样的方法制作下一个油饼,待做到32个油饼后,就可以开始榨油。
物理压榨 摇动手柄挤压出油
榨油前,先检查榨油机,主要是看油箱里有机油没,油箱里的机油很关键,关系到能否使机器产生压力,榨油机的原理就是通过人握住榨油机的手柄上下压,通过油泵产生压力挤压油饼让油溢出,为物理方法。
周洪锡介绍,先把32个油饼装在榨油机上,用双手握住手柄用力上下摇动,机器前端的挡板就向后端逐步推移,通过这样的挤压,油饼中的油就从四周慢慢滴到下面的油槽里,这时油饼就慢慢变薄,装油饼的槽的空间就变大,便可以接着添加油饼;当压力表上的数字到400时,就表示油饼中的油就榨干,油槽里的桐油通过尾部的缺口流到准备好的铁桶或者塑料桶里,放在阴凉处保存。
淘汰木榨 榨油机已用了45年
在没有机器榨油的年代,祖上是用木材制作榨油器具,先将油饼放在木槽里固定,在另一头打木钉木桩,通过挤压出油。
周洪锡介绍,木榨桐油更费体力,到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出现机器榨,1973年,他花了一千多元买了全寨子第一台榨油机。如今,这台机器已使用了45年,还没有“退役”,是周洪锡的心肝宝贝,伴随他见证了整个桐油产业的历史变迁。
村里的青石路被脚步磨去了棱角,变得光滑发亮,见证曾经的繁华;一个个背桶装满了桐油,在一步步的歇气中背到万足,通过码头集散,然后销往全国、销往世界。
“那时我一天都能背80斤桐油到万足场去卖,一斤能卖2元钱。”谈到卖桐油,周洪锡的妻子廖廷秀也深有体会。
如今,桐油风光不再,很多人上门想收购周洪锡的榨油机,但他坚决不卖,他想让榨油机继续承载着记忆、记录着历史。周洪锡透露,不榨油的时候,他会干点别的,日子还是过得。到了榨油季节,就榨点油,让这项手艺再多延续几年。
新闻纵深:
家有千根桐子孙不受穷
彭水曾是桐油第一大县
彭水境内生长桐子树,桐子树又名油桐树,是重要的工业油料植物,其果实桐子可以榨油,称为桐油。
桐油具有干燥快、比重轻、光泽度好、附着力强、耐热、耐酸、耐碱、防腐、防锈、不导电等特性用途极为广泛,是制造油漆、油墨的主要原料,大量用作建筑、机械、车船、渔具等的防水、防腐、防锈涂料,并可制作油布、油纸、肥皂、农药和医药用呕吐剂、杀虫剂等。
“家有千根桐,子孙不受穷。”这句俗语就反映了当时桐油对于老百姓的重要。
据《彭水县志》记载,清末及民国时期彭水县就开始全面栽种桐子树,1955年,彭水县收购桐油3755吨,人均11.50斤,居全国之冠。1960年,全国桐油生产现场会在彭水县召开,促进了桐油发展,常年产油3250吨以上,年产值近1000万元。上世纪70年代,油桐栽植趋于良种化、科学化,面积也有所增加。1985年,全县桐林面积达35万亩,产籽9250吨。销往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