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巴渝纪事】民间人士筹资挖掘大足玉龙老街历史 只为那乡音乡情乡愁

来源:华龙网2018-03-30

    华龙网3月30日15时讯(首席记者 雷其霖 通讯员 谭显全)近日,重庆市大足区首部由民间人士自筹资金、自发挖掘整理、抢救地方历史文化,并形成专著的《玉龙记忆》一书正式出版。该书还原了大足区玉龙镇近千年的历史真貌,书中记录了玉龙的乡音乡情乡愁,是一部典型的乡村历史考究资料。

玉龙老街传统文化 通讯员 喻刚友 摄

    跻身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玉龙老街文化不能消失

    2016年6月,大足区玉龙镇玉峰村以村落形成较早,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其淳朴的民风、传统的生活方式使得传统村落古建筑风貌、民风民俗得以完整保留而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如何进一步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村落?”2016年夏天,该书执行主编曾广洪与大足区玉龙镇人姚永富偶然谈到破旧的玉龙老街、正在消失的传统手工技艺时感慨万千。

    “玉峰社区能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和玉龙老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姚永富说,“如果再不以文字记载与传承,玉龙老街的历史将会成为一片空白。”

玉龙老街传统文化 通讯员 喻刚友 摄

    邀摄影家画家担纲主创

    24人团队一致决定写书

    编撰一本记载历史的书,工作量非常大,单枪匹马肯定不行,于是他们四处物色人才,选择具备某方面的长处的24位玉龙籍人士进入编委会,他们中有老摄影家喻刚友、老画家胡代勋等名家。

    以此为契机,又发动一批玉龙籍的民间人士,一起开展抢救保护玉龙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动。大家经过反复商量后,一致同意以出书的形式对衰落的老街、即将消失的传统文化等予以记载与传承,这本书名为《玉龙记忆》。

    “当时没有高大上的奢望,只想仅仅以白板的形式记载。”曾广洪说,“后来随后编撰工作的深入,渐渐的由量变到质变,才有了现在的《玉龙记忆》这本书。”

玉龙老街传统文化 通讯员 喻刚友 摄

    走村串户打探玉龙典故

    历时近一年半13易其稿

    “我的家乡在玉龙山脚下的新华村,童年的我常常与小伙伴们在溪中戏水、摸鱼、淘拾煤块……这样的经历出自于重庆医科大学教授陈全,他是土生土长的玉龙镇人。

    清华大学研究生杨波在《故乡点滴》道出了童年的记忆:记得当时电视机还算“珍稀动物”时候,村里只有一户人家有一台黑白电视机,每到晚上播出《西游记》时,几乎是全村父老乡亲都挤在公路边看得津津有味……

    《乡愁难却话玉龙》《难却的乡愁》《童趣乡情》|《家乡感怀》《故乡断想》、《玉龙山情未了》等玉龙籍人士的亲笔回忆录,打造了“乡愁难却”。

    曾广洪告诉记者,“玉龙以前几百年来是以采矿、打铁、铸造、玻璃等手段谋生,仅留存的资料非常稀缺。”

    24位民间自发的编委会成员,经过一年的调研和走访,冒酷暑、战严寒,深入村社、企业,进行了上百次民间采访,先后走访了健在的耄耋老人,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档案,捕捉有关玉龙的历史文化。

    经过近一年半的努力,《玉龙记忆》经过13次修改最终成稿。《玉龙记忆》集史料、考证、散记、口述、图片为一体,力求达到“资治、教化、存史、感悟、回忆、欣赏”目的。

玉龙老街传统文化 通讯员 喻刚友 摄

    公益之举曾遭质疑讥讽

    “众筹”出书留住历史

    “因为是民间的自发行为,在操作中遇到了不少问题。”曾广洪表示,由于人手不够,精力有限没办法进行地毯式的逐村逐社逐户调查了解情况,难免要错失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在了解过程中还会遭人质疑,甚至被人讥讽,有的采访遭人拒绝。

    在刚刚开始面临着没有出版资金窘境时,82岁高龄的编委会成员胡代勋当场表示,不足的部份,由他个人全部出资,他当场捐赠了1.2万元。他们为家乡的公益性举措,得到了玉龙镇党委政府的鼓励与大力支持,也得到玉龙籍在外工作的人士解囊相助。

    该书编委曾昭凯表示,相信《玉龙记忆》一书定会既为玉龙人回味过去的历史,不忘初衷,牢记根本,又会憧憬未来,给玉龙这个“中国生态休闲旅游特色名镇”、“重庆最美小镇”以及玉峰这个“中国传统村落”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玉龙老街传统文化 通讯员 喻刚友 摄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巴渝纪事】民间人士筹资挖掘大足玉龙老街历史 只为那乡音乡情乡愁

2018-03-30 16:54:25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3月30日15时讯(首席记者 雷其霖 通讯员 谭显全)近日,重庆市大足区首部由民间人士自筹资金、自发挖掘整理、抢救地方历史文化,并形成专著的《玉龙记忆》一书正式出版。该书还原了大足区玉龙镇近千年的历史真貌,书中记录了玉龙的乡音乡情乡愁,是一部典型的乡村历史考究资料。

玉龙老街传统文化 通讯员 喻刚友 摄

    跻身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玉龙老街文化不能消失

    2016年6月,大足区玉龙镇玉峰村以村落形成较早,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其淳朴的民风、传统的生活方式使得传统村落古建筑风貌、民风民俗得以完整保留而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如何进一步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村落?”2016年夏天,该书执行主编曾广洪与大足区玉龙镇人姚永富偶然谈到破旧的玉龙老街、正在消失的传统手工技艺时感慨万千。

    “玉峰社区能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和玉龙老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姚永富说,“如果再不以文字记载与传承,玉龙老街的历史将会成为一片空白。”

玉龙老街传统文化 通讯员 喻刚友 摄

    邀摄影家画家担纲主创

    24人团队一致决定写书

    编撰一本记载历史的书,工作量非常大,单枪匹马肯定不行,于是他们四处物色人才,选择具备某方面的长处的24位玉龙籍人士进入编委会,他们中有老摄影家喻刚友、老画家胡代勋等名家。

    以此为契机,又发动一批玉龙籍的民间人士,一起开展抢救保护玉龙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动。大家经过反复商量后,一致同意以出书的形式对衰落的老街、即将消失的传统文化等予以记载与传承,这本书名为《玉龙记忆》。

    “当时没有高大上的奢望,只想仅仅以白板的形式记载。”曾广洪说,“后来随后编撰工作的深入,渐渐的由量变到质变,才有了现在的《玉龙记忆》这本书。”

玉龙老街传统文化 通讯员 喻刚友 摄

    走村串户打探玉龙典故

    历时近一年半13易其稿

    “我的家乡在玉龙山脚下的新华村,童年的我常常与小伙伴们在溪中戏水、摸鱼、淘拾煤块……这样的经历出自于重庆医科大学教授陈全,他是土生土长的玉龙镇人。

    清华大学研究生杨波在《故乡点滴》道出了童年的记忆:记得当时电视机还算“珍稀动物”时候,村里只有一户人家有一台黑白电视机,每到晚上播出《西游记》时,几乎是全村父老乡亲都挤在公路边看得津津有味……

    《乡愁难却话玉龙》《难却的乡愁》《童趣乡情》|《家乡感怀》《故乡断想》、《玉龙山情未了》等玉龙籍人士的亲笔回忆录,打造了“乡愁难却”。

    曾广洪告诉记者,“玉龙以前几百年来是以采矿、打铁、铸造、玻璃等手段谋生,仅留存的资料非常稀缺。”

    24位民间自发的编委会成员,经过一年的调研和走访,冒酷暑、战严寒,深入村社、企业,进行了上百次民间采访,先后走访了健在的耄耋老人,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档案,捕捉有关玉龙的历史文化。

    经过近一年半的努力,《玉龙记忆》经过13次修改最终成稿。《玉龙记忆》集史料、考证、散记、口述、图片为一体,力求达到“资治、教化、存史、感悟、回忆、欣赏”目的。

玉龙老街传统文化 通讯员 喻刚友 摄

    公益之举曾遭质疑讥讽

    “众筹”出书留住历史

    “因为是民间的自发行为,在操作中遇到了不少问题。”曾广洪表示,由于人手不够,精力有限没办法进行地毯式的逐村逐社逐户调查了解情况,难免要错失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在了解过程中还会遭人质疑,甚至被人讥讽,有的采访遭人拒绝。

    在刚刚开始面临着没有出版资金窘境时,82岁高龄的编委会成员胡代勋当场表示,不足的部份,由他个人全部出资,他当场捐赠了1.2万元。他们为家乡的公益性举措,得到了玉龙镇党委政府的鼓励与大力支持,也得到玉龙籍在外工作的人士解囊相助。

    该书编委曾昭凯表示,相信《玉龙记忆》一书定会既为玉龙人回味过去的历史,不忘初衷,牢记根本,又会憧憬未来,给玉龙这个“中国生态休闲旅游特色名镇”、“重庆最美小镇”以及玉峰这个“中国传统村落”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玉龙老街传统文化 通讯员 喻刚友 摄
[责任编辑: 马小菁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