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最后的58天》发布
全新角度讲述重庆黎明前的黑暗岁月
华龙网4月2日15时30分讯(记者 刘柳 实习生 刘岱松)传承红岩文化精神,坚定革命文化自信,今(2)日上午,由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委托作家李乔亚创作的长篇小说《最后的58天》在红岩村召开新书发布会,本书将在清明节前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发行。
历经6次修改 3次专家审读 小说讴歌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最后的58天》以重庆渣滓洞监狱两牢房为主要故事舞台,描述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1月27日国民党反动派制造大屠杀这58天中,狱外地下党和民主人士的艰苦斗争、解放大军烽火连天的战场,刻画了在黎明前最黑暗的当口,共产党人面对酷刑、诱惑、死亡,团结带领狱中难友与敌人进行了斗争,讴歌了革命志士坚定的理想信仰和浩然正气。
《最后的58天》实体书展示。实习生 刘岱松 摄
发布会上,红岩历史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最后的58天》在创作之际便得到了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历经6次修改、3次专家审读,得到了市内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为进一步扩大红岩精神感染力,发挥好红色传统,红岩历史博物馆还将于4月4日在歌乐山烈士陵园举行签名售书活动,并常年在景区销售该书,并联合新华书店、农村书屋推广该书,让更多市民能接触到那段岁月。
《最后的58天》没有《红岩》的影子
作为同样描述渣滓洞狱中斗争的作品,《最后的58天》难免被拿来与经典革命文学《红岩》比较。在接受华龙网记者采访时,李乔亚表示,《红岩》无论思想和艺术都是一座丰碑,但《最后的58天》没有《红岩》的影子。
“在创作《最后的58天》时,其内心的障碍就是《红岩》,”李乔亚坦言,他从小看《红岩》长大,更明白不能简单地去模仿、演绎《红岩》中的情节,“《红岩》是一座无法逾越的丰碑。”那如何将这段历史写出新意呢?李乔亚便在突出人物故事的特色、个性上下功夫。同时,《最后的58天》的架构设计、人物定性、叙事手法都是才用了全新的创作思路,本书并没有简单的男一号、女一号,而是着重刻画地下党员、难友、民主党派人士的群体表现,“群体的心态行为更能彰显一种精神和力量,一种天下归心的正义感召。”李乔亚说道。
作家李乔亚讲述创作思路。实习生 刘岱松 摄
“新中国成立以来,反映白公馆、渣滓洞革命先烈斗争事迹的文学作品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在引领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发挥了巨大作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风尚形成。”作为《最后的58天》的作品总策划,红岩联线党委书记朱军表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人们更需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推出《最后的58天》,就是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注入新的正能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