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网红”养成记——听“开县春橙”讲故事

来源:华龙网2018-04-16

  华龙网4月16日13时讯(首席记者 张雅萍 通讯员 李成明)最近,重庆市开州区的“开县春橙”以“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项目的身份在中央电视台8个频道分别亮相,每天20次的轮流播放量让全国人民都记住了“开县春橙”的名字,随着媒体的持续关注,“开县春橙”都快卖断货啦!接下来,让我们听听“开县春橙”讲述自己的“奋斗故事”。

  “开县春橙”花果同树奇观。通讯员 叶娟 摄

  艰辛成长 我历经浮沉志不灭

  别小看我是一个橘子,说起来,我还是有点历史,也大有来头。早在一千多年前,我曾作为皇家贡品,走进了宫廷,让家乡拥有“桔乡”之美称。

  不过,我真正形成规模,走出家乡,为千家万户的生活增添一道美味,还得从上世纪50年代说起。上世纪50年代,我的名字叫“红橘”,主要生长在开州长沙、赵家等地的低山上,由于价格偏低,农民伯伯也懒得管我,任由我自生自灭。

  上世纪50年代后,随着我的价格上升,农民伯伯水稻田、肥土地里,全都栽上了我。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帅乡,我也迎来了涅槃重生,长沙镇的果农们将原来的红橘树砍掉,从外地引进了锦橙,从而我又有了新的名字“锦橙”,上世纪90年代,锦橙又变成了脐橙,在2000年后,我的家乡开始种植碰柑,而如今,血橙、纽荷尔等品种又进入了果农的果园。

  说起我的故事,不得不提家住长沙镇锦橙社区的陈明权,年近八旬的他年轻时就靠嫁接柑橘树起家的。

  陈明权原来是柑橘合作社的工人,他经历了柑橘树从兴起到兴盛再到现在的火爆,“虽然我家现在没有多少柑橘树,但我是从嫁接柑橘树起家的。”陈明权说,他们夫妻俩都是工人,每个月挣不了多少钱,但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他每天去给村民嫁接柑橘树。通过夫妻俩的努力,他们修建了房子,并且开了一家小店,生意搞得红红火火的。“现在每天被柑橘林围着,感觉无比的亲切。”陈明权说。

  由于我生长地的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大巴山南麓、长江三峡腹地,这些地方不但地形平坦、土层深厚肥沃酸碱适度,更有着三里河等河流的常年哺育,让我拥有足够的水分,但又不缺甘甜,所以我十分受人青睐,不仅成为开州本地市民的最爱,还远销北京、广东、上海、辽宁等地。

  “那时候排队卖柑橘的大军好壮观哦!”长沙镇福城村党支部书记张善海回忆起那时场景,依然记忆犹新,“上世纪90年代,每天早上从陕西等地开来拉柑橘的货车,一排排整齐地停放在福城村公路沿线。”勤劳的村民们用自制的竹筐挑着柑橘前来装车。尽管十分辛苦,靠着卖柑橘的福城村人渐渐摆脱了贫困,养大了孩子、建起了新房。

  工人正在将“开县春橙”装车外运。通讯员 叶娟 摄

  叫响品牌 我卖出了好价钱

  时间过得很快,我的“朋友圈”也渐渐扩大,北京、广东、上海有了我的身影,甚至我还走向了国外。但是我依然不开心:既然大家那么喜欢我,为什么我连个名字都没有,一件漂亮的外衣也没有?

  近年来,随着柑橘的名气越来越大,销售越来越好,从事柑橘种植的大户也逐渐多了起来,丰乐街道黄陵村田美美果园老板田学美就是其中一人,之前他在城区承包工地当老板,却放弃火红的生意回到村里,开垦荒山,流转土地,种植柑橘。看着父辈们辛苦种植、卖柑橘,一年也赚不了几个钱,有的外地柑橘,品质和口感还不如开州本地的,市场价格却高出几倍。就在田学美为打造柑橘品牌困惑之际,开州区委、区政府一系列品牌打造措施给他带来了希望。

  近年来,开州围绕以科技打造“中国锦橙第一县”的战略目标,组织科研攻关、试验示范,形成了优质果品苗木园、良种母本园、高产示范园“三园一体”结构,建起了以长沙镇为中心的20个乡镇生产基地,引进、推广锦橙、夏橙等名优特新品种品系50多个,大力发展种植了“开县春锦橙”“开县春脐橙”“开县春血橙”,W默科特等一系列晚熟优质柑橘。

  为打响柑橘品牌,开州区聚全力重点打造的柑橘产业区域公用品牌“开县春橙”。 以“春锦橙”“春脐橙”“春血橙”“春橘橙”等多个品系的“开县春橙”在2010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获准注册登记为地理标志产品商标,同年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华名果”称号,2012年被市工商局评定为著名商标,2013年被市农委评为最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2014年通过中国农产品品牌研究中心评估,“开县春橙”品牌价值达到4.98亿元。

  终于,我有了自己的名字——“开县春橙”,在市场上,我的身价也翻番了,很多人都夸我:“小小橙子卖出了肉价钱。”去年,“开县春橙”总产值7.75亿元,占开州区柑橘产值的77.5%,远销北京、上海、广东、江西、云南、四川等地,出口越南、俄罗斯等国家。

  开州汉丰湖畔的果园。通讯员 叶娟 摄

  央视助力 我名满全国闯世界

  前段时间,开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显智在重庆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隆重的介绍了我;近段时间,我又上中央电视台,一下子让我在全国家喻户晓,迅速成了“网红”。

  记得那是3月29日上午,中央电视台“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项目新闻发布会暨重庆市产品签约仪式在重庆举行,“开县春橙”作为全市4个特色农产品宣传品牌之首,由中央电视台率先在4月1日开始持续在CCTV1、CCTV2、CCTV3、CCTV4、CCTV7、CCTV8、CCTV9、CCTV13八个频道播出、每天20次。央视的强档推出,让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迅速飙升,我一下子成了抢手货,前来订购的货车都排到村口了。

  我再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乡村振兴战略在家乡开州落地生根,我又搭乘上了新经济、互联网、田园综合体发展的新时代快车。我心中的那个美啊,简直无以言表。我深信,通过央视的强力宣传和网络给力,我很快会走向全国,闯荡全世界。

  “柑橘卖得好,受益的是老百姓。”福城村村民郭国银是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在没有发展柑橘产业之前,一家人日子过得十分紧巴。这些年,他发展了10亩果园,年纯收入达7万多元。“小洋楼已经装修好,家里什么都不缺,今年可以买辆小汽车。”憧憬未来美好生活,郭国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相信我,相信我的村民、我的村!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加油!最后,我打个“广告”:借乡村振兴之东风,我的生长地必将变成一个旅游胜地,欢迎亲们都来村里一游,欣赏花果同树美丽景观,现场体验采摘乐趣!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网红”养成记——听“开县春橙”讲故事

2018-04-16 13:11:16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4月16日13时讯(首席记者 张雅萍 通讯员 李成明)最近,重庆市开州区的“开县春橙”以“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项目的身份在中央电视台8个频道分别亮相,每天20次的轮流播放量让全国人民都记住了“开县春橙”的名字,随着媒体的持续关注,“开县春橙”都快卖断货啦!接下来,让我们听听“开县春橙”讲述自己的“奋斗故事”。

  “开县春橙”花果同树奇观。通讯员 叶娟 摄

  艰辛成长 我历经浮沉志不灭

  别小看我是一个橘子,说起来,我还是有点历史,也大有来头。早在一千多年前,我曾作为皇家贡品,走进了宫廷,让家乡拥有“桔乡”之美称。

  不过,我真正形成规模,走出家乡,为千家万户的生活增添一道美味,还得从上世纪50年代说起。上世纪50年代,我的名字叫“红橘”,主要生长在开州长沙、赵家等地的低山上,由于价格偏低,农民伯伯也懒得管我,任由我自生自灭。

  上世纪50年代后,随着我的价格上升,农民伯伯水稻田、肥土地里,全都栽上了我。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帅乡,我也迎来了涅槃重生,长沙镇的果农们将原来的红橘树砍掉,从外地引进了锦橙,从而我又有了新的名字“锦橙”,上世纪90年代,锦橙又变成了脐橙,在2000年后,我的家乡开始种植碰柑,而如今,血橙、纽荷尔等品种又进入了果农的果园。

  说起我的故事,不得不提家住长沙镇锦橙社区的陈明权,年近八旬的他年轻时就靠嫁接柑橘树起家的。

  陈明权原来是柑橘合作社的工人,他经历了柑橘树从兴起到兴盛再到现在的火爆,“虽然我家现在没有多少柑橘树,但我是从嫁接柑橘树起家的。”陈明权说,他们夫妻俩都是工人,每个月挣不了多少钱,但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他每天去给村民嫁接柑橘树。通过夫妻俩的努力,他们修建了房子,并且开了一家小店,生意搞得红红火火的。“现在每天被柑橘林围着,感觉无比的亲切。”陈明权说。

  由于我生长地的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大巴山南麓、长江三峡腹地,这些地方不但地形平坦、土层深厚肥沃酸碱适度,更有着三里河等河流的常年哺育,让我拥有足够的水分,但又不缺甘甜,所以我十分受人青睐,不仅成为开州本地市民的最爱,还远销北京、广东、上海、辽宁等地。

  “那时候排队卖柑橘的大军好壮观哦!”长沙镇福城村党支部书记张善海回忆起那时场景,依然记忆犹新,“上世纪90年代,每天早上从陕西等地开来拉柑橘的货车,一排排整齐地停放在福城村公路沿线。”勤劳的村民们用自制的竹筐挑着柑橘前来装车。尽管十分辛苦,靠着卖柑橘的福城村人渐渐摆脱了贫困,养大了孩子、建起了新房。

  工人正在将“开县春橙”装车外运。通讯员 叶娟 摄

  叫响品牌 我卖出了好价钱

  时间过得很快,我的“朋友圈”也渐渐扩大,北京、广东、上海有了我的身影,甚至我还走向了国外。但是我依然不开心:既然大家那么喜欢我,为什么我连个名字都没有,一件漂亮的外衣也没有?

  近年来,随着柑橘的名气越来越大,销售越来越好,从事柑橘种植的大户也逐渐多了起来,丰乐街道黄陵村田美美果园老板田学美就是其中一人,之前他在城区承包工地当老板,却放弃火红的生意回到村里,开垦荒山,流转土地,种植柑橘。看着父辈们辛苦种植、卖柑橘,一年也赚不了几个钱,有的外地柑橘,品质和口感还不如开州本地的,市场价格却高出几倍。就在田学美为打造柑橘品牌困惑之际,开州区委、区政府一系列品牌打造措施给他带来了希望。

  近年来,开州围绕以科技打造“中国锦橙第一县”的战略目标,组织科研攻关、试验示范,形成了优质果品苗木园、良种母本园、高产示范园“三园一体”结构,建起了以长沙镇为中心的20个乡镇生产基地,引进、推广锦橙、夏橙等名优特新品种品系50多个,大力发展种植了“开县春锦橙”“开县春脐橙”“开县春血橙”,W默科特等一系列晚熟优质柑橘。

  为打响柑橘品牌,开州区聚全力重点打造的柑橘产业区域公用品牌“开县春橙”。 以“春锦橙”“春脐橙”“春血橙”“春橘橙”等多个品系的“开县春橙”在2010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获准注册登记为地理标志产品商标,同年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华名果”称号,2012年被市工商局评定为著名商标,2013年被市农委评为最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2014年通过中国农产品品牌研究中心评估,“开县春橙”品牌价值达到4.98亿元。

  终于,我有了自己的名字——“开县春橙”,在市场上,我的身价也翻番了,很多人都夸我:“小小橙子卖出了肉价钱。”去年,“开县春橙”总产值7.75亿元,占开州区柑橘产值的77.5%,远销北京、上海、广东、江西、云南、四川等地,出口越南、俄罗斯等国家。

  开州汉丰湖畔的果园。通讯员 叶娟 摄

  央视助力 我名满全国闯世界

  前段时间,开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显智在重庆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隆重的介绍了我;近段时间,我又上中央电视台,一下子让我在全国家喻户晓,迅速成了“网红”。

  记得那是3月29日上午,中央电视台“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项目新闻发布会暨重庆市产品签约仪式在重庆举行,“开县春橙”作为全市4个特色农产品宣传品牌之首,由中央电视台率先在4月1日开始持续在CCTV1、CCTV2、CCTV3、CCTV4、CCTV7、CCTV8、CCTV9、CCTV13八个频道播出、每天20次。央视的强档推出,让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迅速飙升,我一下子成了抢手货,前来订购的货车都排到村口了。

  我再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乡村振兴战略在家乡开州落地生根,我又搭乘上了新经济、互联网、田园综合体发展的新时代快车。我心中的那个美啊,简直无以言表。我深信,通过央视的强力宣传和网络给力,我很快会走向全国,闯荡全世界。

  “柑橘卖得好,受益的是老百姓。”福城村村民郭国银是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在没有发展柑橘产业之前,一家人日子过得十分紧巴。这些年,他发展了10亩果园,年纯收入达7万多元。“小洋楼已经装修好,家里什么都不缺,今年可以买辆小汽车。”憧憬未来美好生活,郭国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相信我,相信我的村民、我的村!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加油!最后,我打个“广告”:借乡村振兴之东风,我的生长地必将变成一个旅游胜地,欢迎亲们都来村里一游,欣赏花果同树美丽景观,现场体验采摘乐趣!

[责任编辑: 石月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