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书香满棠城阅读开“新花”

来源:华龙网2018-04-25

国学朗诵 记者黄舒摄

  国学朗诵 通讯员 黄舒 摄

书法家现场挥写“书香大足”记者黄舒摄

  书法家现场挥写“书香大足” 通讯员 黄舒 摄

  华龙网4月25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张玮 毛双)春光灿烂四月天,正是读书好时节。书声琅琅,书香浓浓。

  培根曾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浪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送给一代又一代。”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今年的主题是“弘扬传统文化共建书香重庆”。近年来,大足区的全民阅读活动以多种形式和载体,在培养广大市民“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推进阅读品牌培育、加快构建全民阅读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打造了一大批特色鲜明的阅读品牌项目。

  亮点一:多形式传承地方文化

  3月31日,图书馆一楼的电子阅览室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亲子阅读体验活动,15名儿童在家长的陪伴下,一起阅读关于中敖火龙的故事。阅读完后,孩子们还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共同手绘出一条条心中的中敖火龙模样。

  这是区图书馆以“中敖火龙”为主题举办的一场有关地方文化的亲子阅读体验活动。从今年3月起,区图书馆从本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入手,利用大足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陆续推出“传承地方文化亲子阅读体验”主题相关活动,而这只是图书馆关于传承地方文化的举措之一。

  大足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丰富的文化内涵,石刻文化、孝廉文化、五金文化、重汽文化、革命文化等是百万大足儿女的骄傲,为了更好地传承地方文化,区图书馆紧扣地方特色,计划开展系列活动。以文化进校园、亲子阅读、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为载体,让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2017年6月,区图书馆联合区委党史研究室等相关部门启动了大足革命历史图片展巡展。巡展以图片和文字说明的形式讲述了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12月13日大足解放这一百多年来,大足人民以及来足的仁人志士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而英勇斗争的历史。巡展活动陆续走进全区各机关、学校、社区、企业等,并掀起学习党史、牢记党史、永远跟党走的热潮,鼓舞和激励着大足儿女们埋头苦干、建设美好大足的愿望。

  “今后我们还会继续深挖本地文化,陆续开展将万古鲤鱼灯、龙水五金、铁山竹编等文化与阅读相结合的活动,让我们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区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系统整合本土资源,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更好地弘扬和传承地方特色,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亮点二:设立首个24小时城市书房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书店是城市的精神地标,而“24小时书房”就是这些精神地标中一盏不灭的明灯。今年1月,大足区首个24小时城市书房在宏声广场建成并对外开放,从此棠城市民的文化夜生活又多了一个诗意之地。

  这个24小时城市书房于2017年6月投资建设,总面积20余平米,拥有图书2000余册。

  24小时城市书房利用rfid技术实现无人值守图书馆,24小时服务广大读者,给大家提供24小时全天候阅读环境。选书借书还书都由读者自行完成,市民只需凭二代身份证或大足区图书馆读者证,就可在任意时间来读书。

  据了解,为了方便读者借书,该书房还配置了自助借还书机、电子图书借阅机、电子报刊阅读机等设施。城市书房已和区图书馆实现了统借统还。市民一次最多可以借5本,借书期限为30天,到期后可免费续借一次。

  “我们就是要在暗夜为读者呈现一片光明。”区图书馆负责人表示,在实体书店遭遇电商冲击举步维艰、读者阅读电子化趋势明显的大环境下,开一家24小时不打烊的书店,是因为“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培养大众的阅读习惯,引领城市的阅读风尚,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哪怕深夜只有一位读者,我们的坚守也是有意义的。”

  24小时城市书房开放以来,受到众多市民追捧。截至目前,已有500余人次到书房看书,上百人来书房借书。

  亮点三:大力推广数字阅读

  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流量资费的下降,让阅读变得更加触手可及,越来越多的人或主动或被动地加入全民阅读的大浪潮,与他人的社交、购物、生活、出行、工作等行为,都离不开阅读的参与。

  《2016年度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2016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已超过3亿,市场规模到120亿。成年国民通过手机阅读时间最长,达到每天74.4分钟,较上年增加12.19分钟,人均互联网阅读时间为每天57. 22分钟。

  数字阅读时代已经来临,而大足区的数字阅读建设早在2014年已经开始。

  2014年6月,区图书馆的电子借阅机亮相区党政办公中心。用手机扫一下借阅机上的二维码,安装移动图书馆的客户端即可阅读3000册的经典书籍。借阅机上有小说传记、经典名著等12大类。每月根据阅读量,更新150册书籍。

  除了硬件建设,区图书馆还在微信公众号、3d亲子互动阅读活动等融入推广数字阅读。

  “3d亲子互动阅读活动也是大足区‘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图书馆负责人介绍,大足区是全市第一家拥有ar3d全息绘本电子读物的图书馆,以亲子互动的方式,融入数字阅读,增加了儿童对于阅读的兴趣,促进儿童参与阅读的主动性,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据统计,仅2017年,图书馆就举办类似这样的数字阅读、体验活动达数十次,数千名学生和家长参与了互动阅读活动。

  亮点四:“爱心图书”温暖农村娃

  与城市孩子大阅读量、高阅读支出相比,许多农村孩子和家庭相距甚远。

  “你听,笔一点这个音符,就有声音……”2017年的儿童节,宝兴镇六瓦小学三年级的赵纯琼收到区图书馆送来的点读绘本后兴奋地说:“我从来没见过,太好玩,太有趣了!”

  赵纯琼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很少给她买书,绘本之类的书籍更是从来没给她买过。

  点读绘本对于很多城里的孩子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偏远村小的农村娃们却很少接触。

  “那是点读绘本互动活动首次在大足区举行,选择农村小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区图书馆负责人介绍,除了让孩子体验“绘本阅读”的快乐,他们还给六瓦小学的孩子们送上了爱心图书。

  中敖镇永和村小有三个年级,51名学生,3名老师,7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2017年,区图书馆向该校赠送上百本图书,内容包括童话故事、优秀作文选、青少年观念能力培训等。同时,永和村小还成为了区图书馆的图书流通点,区图书馆将不定期对该校的图书进行轮换。

  二年级学生陈光文,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和姐姐很少能有买书的机会。他想看课外书籍,唯一的方法就是到学校的图书馆。自从区图书馆将该校纳入图书流通点后,陈光文阅读书籍的数量多了,频率也高了。

  “赠送爱心图书,在偏远学校设立图书流通点,都是为了培养广大农村孩子的阅读习惯,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区图书馆负责人透露,最近几年,赠送“爱心图书”的活动已经在全区范围内的村小广泛开展,受到学校、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

  亮点五:书籍流动让阅读更方便

  4月20日上午,位于万古镇的第三小学成为区图书馆的图书流通点。今后,区图书馆将不定期地对该校的图书进行轮换。

  据了解,2016年以来,全区已建成20多个图书流通点,这些流通点覆盖了学校、军队、社区等。针对不同的群体,图书种类也各有不同。

  “通过几年发展,这些图书流通点对‘全民阅读’活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广和宣传作用。”区图书馆负责人表示,每个图书流通点的图书数量在100到200本之间,一个季度根据流通点的情况,适时进行图书流动。

  图书流通点的设立给远郊市民看书提供了便利。除了流通点,区图书馆还将流动图书车开到百姓身边。据悉,每年每个月,区图书馆的流动图书车都会在全区范围内,不定期地开展活动。2017年,流动图书车的足迹遍布27个镇街。

  此外,大足区建成的公共图书馆馆总分馆制也让书籍得到有效流动,大大提高了借阅率。

  “图书只在图书馆里,并不能发挥它的真正价值。”区图书馆负责人介绍,大足区的公共图书馆建设分为总馆和分馆,所有场馆使用统一的规章制度、统一的购书经费调度、统一文献采访和编目、统一数字资源提供和统一的服务标准。区内任何一家公共图书馆分馆的图书借阅管理软件和设备都与总馆一样。实行总分馆制后,大足区建立了全区联合编目中心,实现了全区公共图书馆文献编目的标准化,全区各馆之间实现了一馆办证、多馆借书、多馆还书、通借通还功能。

  据悉,目前全区已建成27个街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总分馆建设比例达100%。本报笔者张玮毛双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书香满棠城阅读开“新花”

2018-04-25 06:30:38 来源: 0 条评论

国学朗诵 记者黄舒摄

  国学朗诵 通讯员 黄舒 摄

书法家现场挥写“书香大足”记者黄舒摄

  书法家现场挥写“书香大足” 通讯员 黄舒 摄

  华龙网4月25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张玮 毛双)春光灿烂四月天,正是读书好时节。书声琅琅,书香浓浓。

  培根曾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浪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送给一代又一代。”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今年的主题是“弘扬传统文化共建书香重庆”。近年来,大足区的全民阅读活动以多种形式和载体,在培养广大市民“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推进阅读品牌培育、加快构建全民阅读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打造了一大批特色鲜明的阅读品牌项目。

  亮点一:多形式传承地方文化

  3月31日,图书馆一楼的电子阅览室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亲子阅读体验活动,15名儿童在家长的陪伴下,一起阅读关于中敖火龙的故事。阅读完后,孩子们还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共同手绘出一条条心中的中敖火龙模样。

  这是区图书馆以“中敖火龙”为主题举办的一场有关地方文化的亲子阅读体验活动。从今年3月起,区图书馆从本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入手,利用大足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陆续推出“传承地方文化亲子阅读体验”主题相关活动,而这只是图书馆关于传承地方文化的举措之一。

  大足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丰富的文化内涵,石刻文化、孝廉文化、五金文化、重汽文化、革命文化等是百万大足儿女的骄傲,为了更好地传承地方文化,区图书馆紧扣地方特色,计划开展系列活动。以文化进校园、亲子阅读、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为载体,让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2017年6月,区图书馆联合区委党史研究室等相关部门启动了大足革命历史图片展巡展。巡展以图片和文字说明的形式讲述了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12月13日大足解放这一百多年来,大足人民以及来足的仁人志士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而英勇斗争的历史。巡展活动陆续走进全区各机关、学校、社区、企业等,并掀起学习党史、牢记党史、永远跟党走的热潮,鼓舞和激励着大足儿女们埋头苦干、建设美好大足的愿望。

  “今后我们还会继续深挖本地文化,陆续开展将万古鲤鱼灯、龙水五金、铁山竹编等文化与阅读相结合的活动,让我们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区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系统整合本土资源,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更好地弘扬和传承地方特色,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亮点二:设立首个24小时城市书房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书店是城市的精神地标,而“24小时书房”就是这些精神地标中一盏不灭的明灯。今年1月,大足区首个24小时城市书房在宏声广场建成并对外开放,从此棠城市民的文化夜生活又多了一个诗意之地。

  这个24小时城市书房于2017年6月投资建设,总面积20余平米,拥有图书2000余册。

  24小时城市书房利用rfid技术实现无人值守图书馆,24小时服务广大读者,给大家提供24小时全天候阅读环境。选书借书还书都由读者自行完成,市民只需凭二代身份证或大足区图书馆读者证,就可在任意时间来读书。

  据了解,为了方便读者借书,该书房还配置了自助借还书机、电子图书借阅机、电子报刊阅读机等设施。城市书房已和区图书馆实现了统借统还。市民一次最多可以借5本,借书期限为30天,到期后可免费续借一次。

  “我们就是要在暗夜为读者呈现一片光明。”区图书馆负责人表示,在实体书店遭遇电商冲击举步维艰、读者阅读电子化趋势明显的大环境下,开一家24小时不打烊的书店,是因为“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培养大众的阅读习惯,引领城市的阅读风尚,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哪怕深夜只有一位读者,我们的坚守也是有意义的。”

  24小时城市书房开放以来,受到众多市民追捧。截至目前,已有500余人次到书房看书,上百人来书房借书。

  亮点三:大力推广数字阅读

  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流量资费的下降,让阅读变得更加触手可及,越来越多的人或主动或被动地加入全民阅读的大浪潮,与他人的社交、购物、生活、出行、工作等行为,都离不开阅读的参与。

  《2016年度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2016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已超过3亿,市场规模到120亿。成年国民通过手机阅读时间最长,达到每天74.4分钟,较上年增加12.19分钟,人均互联网阅读时间为每天57. 22分钟。

  数字阅读时代已经来临,而大足区的数字阅读建设早在2014年已经开始。

  2014年6月,区图书馆的电子借阅机亮相区党政办公中心。用手机扫一下借阅机上的二维码,安装移动图书馆的客户端即可阅读3000册的经典书籍。借阅机上有小说传记、经典名著等12大类。每月根据阅读量,更新150册书籍。

  除了硬件建设,区图书馆还在微信公众号、3d亲子互动阅读活动等融入推广数字阅读。

  “3d亲子互动阅读活动也是大足区‘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图书馆负责人介绍,大足区是全市第一家拥有ar3d全息绘本电子读物的图书馆,以亲子互动的方式,融入数字阅读,增加了儿童对于阅读的兴趣,促进儿童参与阅读的主动性,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据统计,仅2017年,图书馆就举办类似这样的数字阅读、体验活动达数十次,数千名学生和家长参与了互动阅读活动。

  亮点四:“爱心图书”温暖农村娃

  与城市孩子大阅读量、高阅读支出相比,许多农村孩子和家庭相距甚远。

  “你听,笔一点这个音符,就有声音……”2017年的儿童节,宝兴镇六瓦小学三年级的赵纯琼收到区图书馆送来的点读绘本后兴奋地说:“我从来没见过,太好玩,太有趣了!”

  赵纯琼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很少给她买书,绘本之类的书籍更是从来没给她买过。

  点读绘本对于很多城里的孩子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偏远村小的农村娃们却很少接触。

  “那是点读绘本互动活动首次在大足区举行,选择农村小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区图书馆负责人介绍,除了让孩子体验“绘本阅读”的快乐,他们还给六瓦小学的孩子们送上了爱心图书。

  中敖镇永和村小有三个年级,51名学生,3名老师,7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2017年,区图书馆向该校赠送上百本图书,内容包括童话故事、优秀作文选、青少年观念能力培训等。同时,永和村小还成为了区图书馆的图书流通点,区图书馆将不定期对该校的图书进行轮换。

  二年级学生陈光文,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和姐姐很少能有买书的机会。他想看课外书籍,唯一的方法就是到学校的图书馆。自从区图书馆将该校纳入图书流通点后,陈光文阅读书籍的数量多了,频率也高了。

  “赠送爱心图书,在偏远学校设立图书流通点,都是为了培养广大农村孩子的阅读习惯,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区图书馆负责人透露,最近几年,赠送“爱心图书”的活动已经在全区范围内的村小广泛开展,受到学校、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

  亮点五:书籍流动让阅读更方便

  4月20日上午,位于万古镇的第三小学成为区图书馆的图书流通点。今后,区图书馆将不定期地对该校的图书进行轮换。

  据了解,2016年以来,全区已建成20多个图书流通点,这些流通点覆盖了学校、军队、社区等。针对不同的群体,图书种类也各有不同。

  “通过几年发展,这些图书流通点对‘全民阅读’活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广和宣传作用。”区图书馆负责人表示,每个图书流通点的图书数量在100到200本之间,一个季度根据流通点的情况,适时进行图书流动。

  图书流通点的设立给远郊市民看书提供了便利。除了流通点,区图书馆还将流动图书车开到百姓身边。据悉,每年每个月,区图书馆的流动图书车都会在全区范围内,不定期地开展活动。2017年,流动图书车的足迹遍布27个镇街。

  此外,大足区建成的公共图书馆馆总分馆制也让书籍得到有效流动,大大提高了借阅率。

  “图书只在图书馆里,并不能发挥它的真正价值。”区图书馆负责人介绍,大足区的公共图书馆建设分为总馆和分馆,所有场馆使用统一的规章制度、统一的购书经费调度、统一文献采访和编目、统一数字资源提供和统一的服务标准。区内任何一家公共图书馆分馆的图书借阅管理软件和设备都与总馆一样。实行总分馆制后,大足区建立了全区联合编目中心,实现了全区公共图书馆文献编目的标准化,全区各馆之间实现了一馆办证、多馆借书、多馆还书、通借通还功能。

  据悉,目前全区已建成27个街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总分馆建设比例达100%。本报笔者张玮毛双

[责任编辑: 董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