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长江行] 文旅融合发展 荣昌陶逐渐散发魅力
华龙网5月18日8时25分讯(记者 刘柳)“这看起来简单的泡菜坛子,没想到做起来竟这么难……”昨(17)日,“美丽中国长江行——共舞长江经济带·生态篇”网络主题活动媒体记者走进重庆市荣昌区安陶小镇,跟着陶艺师傅亲手体验了一把“玩泥巴”。
荣昌陶瓷历史悠久
“金竹山,瓦子滩,十里河床陶片片。窑火烧亮半边天,窑公吆喝悍声远。”这流传几百年的民谣,是对古时荣昌陶器生产盛况的真实写照。
重庆荣昌陶器和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广西钦州坭兴陶一起合称中国四大名陶。100多年前就销售到东南亚地区,现在是整个西南地区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据了解,荣昌陶器主要出产于荣昌安富街道,陶土资源丰富,仅沿着安富街道鸦屿山脉一线,就有一条长约25公里、宽2.5-4.5公里的优质陶土矿带,由这种优质、独特的紫砂类红、白陶土炼制而成的荣昌陶,胎薄、质坚、类瓷,素有“泥精”之美誉。
陶艺大师技艺精湛
“这小坛子太可爱了!”展示厅里响起记者们的惊叹声。圆润的小肚子、梨形的身材、精致的开口……这只获得2013年中国美术陶瓷技艺大赛陶瓷造型技艺金奖的迷你版小坛子出自当地非遗传承人刘吉芬之手。
在采访团的请求下,刘师傅现场展示了他精湛的手艺,泥胚飞转,不到3分钟,一个袖珍坛子毛胚就展现在记者眼前,看得现场记者们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可哪想到,这一个个看起来简单的小坛子、小碗,竟难倒了在场的记者们。陶泥的湿度要合适,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陶泥的中心要找准,否则做出来的坛子是歪的;手的力度也要合适,还要控制好方向……
在机械化、自动化、规模化制陶的今天,刘吉芬始终坚持用荣昌安富出产的陶土,手工拉胚,开片、配釉、烧窑来制作荣昌陶器。在荣昌,不乏像这样刘吉芬以陶为业,以陶兴业的工艺大师,他们选择落户荣昌,充分运用当地的陶资源促进荣昌陶可持续发展。
文旅融合促进荣昌陶产业发展
近年来,荣昌陶产业遵循“生态优先 绿色优先”发展思路,陶产业聚集效应逐渐凸显。通过建设安陶小镇,走绿色发展之路,挖掘特色产业,以陶产业为依托,并以此为核心,延伸产业链条,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独特产业生态。
在建设“安陶小镇”过程中,荣昌深度挖掘当地陶文化、移民文化、古驿站文化等历史文化,在对老街修旧如旧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提炼与创新,墙体、屋面、立柱等在不影响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保留原貌和使用原来的材料。目前,这条400多米的老街已变成“陶宝古街”,陶瓷铺、打铁铺等各种商铺林立。
“以文强旅、以旅兴文,文旅融合共促发展,正在荣昌成为现实。目前,安陶小镇被列为重庆研学旅行示范基地,荣昌区也因为打造非遗之城被列为重庆研学旅行目的地。”荣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荣昌建设打造长江经济带上的“非遗之城”,将继续在文旅产业中深度融合非遗文化因子,以大文化、大旅游、大产业实现大融合的文旅产业,加快建设成都、重庆两大都市周末休闲体验游目的地,“为荣昌加快崛起于成渝经济带、打造‘成渝城市群新兴战略支点’提供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