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0年】刘成淑:重庆企业家的巴中情怀
华龙网6月27日20时30分讯(记者 李天春)“四川巴中市是我的第二故乡,那山、那水、那景、那人,40年来一直梦牵梦绕。”今(27)日上午,重庆女企业家刘成淑参加了“2018四川巴中夏季旅游重庆推介会”。看到巴中发展得那么好,她感到非常欣慰,人在会场,心在巴中,思绪开始回到青葱岁月。
难舍的巴中情感
青春留不住,但是可以记忆岁月。
刘成淑,今年63岁,退休前是重庆一家大型企业的董事长。在她的一生记忆中,巴中占据了很大空间,那份难舍情感无法用语言表达。
1972年,刘成淑作为重庆青年的一员,扎根巴中(当时属达县地区管辖)巴洲玉山关公乡,融入当地生活。
1976年,刘成淑毕业后,分配在巴中医院妇产科工作。
从城市到农村,对于正值豆蔻年华的刘成淑来说,有很多不适应。当地村民把她当成女儿,在生活上给予很多照顾。质朴的情感在城市和乡村中穿越,织就了永恒感动的芳华岁月。
都说故土难忘,对于刘成淑而言,巴中是她的第二故乡,同样难忘。1990年,她调回重庆工作,心却永远留在那里。
巴中的扶贫之路
山水相依,情感相连。在刘成淑的记忆中,巴中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她在巴中生活和工作期间,由于交通不便,当地村民大都很贫困。
回到重庆工作后,刘成淑决定用实际行动帮助那些质朴的村民。她开始四处奔走,联系了曾在巴中生活、工作的人,群策群力自发成立爱心团队,走上了巴中扶贫之路。
“巴中贫困村民的孩子很优秀,那个贫困年代打着光脚板上学的情景记忆犹新。”刘成淑告诉记者,巴中是一个出人才的地方。她和爱心团队的人一道,每年都会对考上全国名校的贫困学生给予资助,几十年从未间断过。
从1995年开始,刘成淑定点帮扶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持续给予资助。在她资助的贫困生群体中,有一个考上大学,现在已是一家大型企业的管理者,这让她感到非常欣慰。
2012年,巴中没有高速,村级公路通车条件不好。刘成淑又个人出资为巴中恩阳区关公乡修建了村公路,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
2014年,巴中市有一个残疾村民被烧伤,在西南医院治疗期间,刘成淑又与爱心团队的人一起为其捐献爱心。那个村民治愈后回到农村开始养鸡鸭,刘成淑又联系爱心团队的人包购鸡鸭,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永远的感恩之心
因为感恩,所以怀念。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如今,巴中有了高速公路,机场也将在今年底竣工通航。“每年到巴中的时间至少有五六次,每一次都是怀着感恩之心前往”,刘成淑说,她看到第二故乡发生的巨变感到非常高兴,对巴中的感恩的心一直伴随着她。如今,只要她告诉当地的村民说要“回家”看看,村民们都很高兴,杀鸡宰鸭盛情款待。
“巴中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人文自然景观独特,是非常不错的旅游目的地。”与记者告别时,刘成淑忘不了推荐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