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在行动 城口产业发展模式有“高招”“花菇扶贫车间”带领村民致富

来源:华龙网2018-07-02

    华龙网7月2日14时17分讯(见习记者 冉桐)地处大巴山腹地的城口县,是重庆的“北极”。说起城口,多数人都会想到“老、边、山、穷”,“九山半水半分田”更是对这里的生动写照。但高山险阻,并不能抵挡城口人“我敢脱贫”的勇气。近日,记者走进城口县修齐镇花坪村“花菇扶贫车间”,探访这个带动村民脱贫的生态产业。

大山里搭起的扶贫车间 见习记者 冉桐摄
扶贫车间里有5万袋花菇菌棒 见习记者 冉桐摄

    生态花菇产业带领村民脱贫

    花坪村地处城口县修齐镇西部,是修齐镇面积最大的行政村,也是修齐镇农林特色产业示范村。2016年,花坪村通过发展花菇产业,助力当地村民脱贫。

    “花坪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背风向阳,种植花菇再合适不过。” 修齐镇人大副主席谢柏军告诉记者,本地充足的水源条件和优良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就是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上这里社社公路通达,不用担心运输的问题。

    走进花坪村的“花菇扶贫车间”,记者看到不少村民忙碌的身影,村民们正在对大棚里的5万袋花菇菌棒进行细心管理,“再过两个多月,就迎来了收获的时节。”凌付玉今年64岁,是花坪村的建卡贫困户,她告诉记者,花菇的采摘期将一直持续到明年4月,村民们基本上每个月都有事情做。

9月份即将迎来花菇采摘期 城口县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凌付玉正在对菌棒进行管护 见习记者 冉桐摄

    “车间忙碌的时候能解决100多人的就业问题,今年这些鲜花菇的产量预计能达到10万斤,可以带来五六十万元的产值。”谢柏军告诉记者,可不要小看这小小的花菇,种植完花菇的菌袋不仅不会给环境带来任何负担,还能用作有机肥,是一个可良性循环的绿色产业。

    据了解,目前以花菇产销为核心的花菇“扶贫车间”,已先后落户修齐镇花坪、岚山、家园等8个村,种植花菇40万袋,年产干菇80万斤,纯利润将超过50万,带动8个村的数千建卡贫困户脱贫致富。

    村民摇身变股东 产业发展模式有“高招”

    花坪村“花菇扶贫车间”占地6亩,一次性建设成本约40万元,而建设成本正来源于当地的村民。凌付玉除了是“花菇扶贫车间”里的工人,还是这里的股东。

修齐镇花坪村“花菇扶贫车间” 见习记者 冉桐摄

    谢柏军介绍,修齐镇有858户建卡贫困户,以前按户均1000元扶贫资金直接补给贫困户,但是大多数村民直接将这笔钱用了,很少有人愿意用在发展产业上。

    从去年开始,花坪村动员当地建卡贫困户将1000元入股集体企业,政府通过产业扶贫政策补齐资金差口,然后引进龙头企业,对“花菇扶贫车间”进行代种、代管、代售。“这样既解决了种植技术上和生产不集中的问题,还进一步解决既销路的问题,免去了后顾之忧”谢柏军说。

排列整齐的菌棒 见习记者 冉桐摄

    记者了解到,城口通过“集体经济+公司+农户”的模式,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地、森林、农村剩余劳动力等资源。负责管理“花菇扶贫车间”的是城口县方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人陈正兵告诉记者,一袋菌棒成本大约7元,公司保证每袋有5元的保底收益,另有超出保底收益的利润,公司、村集体和农民还将按比例分红。

    “以前我们都是靠天吃饭,不知道该怎样发展产业。” 凌付玉说,“现在一年能拿到2000元的保底收益,在车间打工每月还有2000元左右的工资,生活比以前好过多了。”

    立足生态环境优势 城口将走农旅融合道路

    城口是“中国生态气候明珠”,享誉“大中华区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名县”“中国老年人宜居宜游县”“最具乡村旅游魅力县”等称号。据了解,除了发展农业带动脱贫,立足于城口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农业主导产业,修齐镇还在积极打造休闲小镇,开始向旅游产业发展。  

    “城口大山大水,处处都是风景,未来城口将走农旅融合的道路,吃上‘旅游饭’。”城口县委书记阚吉林透露,“城口将致力打造成最适合自驾游的地方,规划一批不同层次需求的旅游产品,来满足游客的需求。”

城口巴渝民宿的星空耀眼夺目 见习记者 冉桐摄

    据介绍,城口境内有各类动植物4855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97种,自然资源富集。城口有天麻、太白贝母等名贵中药材500多种,山地鸡、鸡鸣茶叶、城口蜂蜜等50余个产品获有机食品认证,被誉为“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中华蜜蜂之乡”,城口黄安坝景区也是市民热捧的自驾目的地。此外,山神漆器、城口老腊肉等已成为知名旅游商品。

自然环境优良的城口今后将走农旅融合道路 见习记者 冉桐摄

     未来,城口将立足“生态优势谋划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定位,按照“一乡一品,一村一色”发展思路,围绕城口十一个“大巴山森林人家集群片区”,大力实施村庄绿化、农村四旁植树。目前城口已完成 “大巴山森林人家集群片区”绿化4处,建成森林康养基地1处,“大巴山森林人家”已成为城口县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在行动 城口产业发展模式有“高招”“花菇扶贫车间”带领村民致富

2018-07-02 14:25:46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7月2日14时17分讯(见习记者 冉桐)地处大巴山腹地的城口县,是重庆的“北极”。说起城口,多数人都会想到“老、边、山、穷”,“九山半水半分田”更是对这里的生动写照。但高山险阻,并不能抵挡城口人“我敢脱贫”的勇气。近日,记者走进城口县修齐镇花坪村“花菇扶贫车间”,探访这个带动村民脱贫的生态产业。

大山里搭起的扶贫车间 见习记者 冉桐摄
扶贫车间里有5万袋花菇菌棒 见习记者 冉桐摄

    生态花菇产业带领村民脱贫

    花坪村地处城口县修齐镇西部,是修齐镇面积最大的行政村,也是修齐镇农林特色产业示范村。2016年,花坪村通过发展花菇产业,助力当地村民脱贫。

    “花坪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背风向阳,种植花菇再合适不过。” 修齐镇人大副主席谢柏军告诉记者,本地充足的水源条件和优良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就是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上这里社社公路通达,不用担心运输的问题。

    走进花坪村的“花菇扶贫车间”,记者看到不少村民忙碌的身影,村民们正在对大棚里的5万袋花菇菌棒进行细心管理,“再过两个多月,就迎来了收获的时节。”凌付玉今年64岁,是花坪村的建卡贫困户,她告诉记者,花菇的采摘期将一直持续到明年4月,村民们基本上每个月都有事情做。

9月份即将迎来花菇采摘期 城口县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凌付玉正在对菌棒进行管护 见习记者 冉桐摄

    “车间忙碌的时候能解决100多人的就业问题,今年这些鲜花菇的产量预计能达到10万斤,可以带来五六十万元的产值。”谢柏军告诉记者,可不要小看这小小的花菇,种植完花菇的菌袋不仅不会给环境带来任何负担,还能用作有机肥,是一个可良性循环的绿色产业。

    据了解,目前以花菇产销为核心的花菇“扶贫车间”,已先后落户修齐镇花坪、岚山、家园等8个村,种植花菇40万袋,年产干菇80万斤,纯利润将超过50万,带动8个村的数千建卡贫困户脱贫致富。

    村民摇身变股东 产业发展模式有“高招”

    花坪村“花菇扶贫车间”占地6亩,一次性建设成本约40万元,而建设成本正来源于当地的村民。凌付玉除了是“花菇扶贫车间”里的工人,还是这里的股东。

修齐镇花坪村“花菇扶贫车间” 见习记者 冉桐摄

    谢柏军介绍,修齐镇有858户建卡贫困户,以前按户均1000元扶贫资金直接补给贫困户,但是大多数村民直接将这笔钱用了,很少有人愿意用在发展产业上。

    从去年开始,花坪村动员当地建卡贫困户将1000元入股集体企业,政府通过产业扶贫政策补齐资金差口,然后引进龙头企业,对“花菇扶贫车间”进行代种、代管、代售。“这样既解决了种植技术上和生产不集中的问题,还进一步解决既销路的问题,免去了后顾之忧”谢柏军说。

排列整齐的菌棒 见习记者 冉桐摄

    记者了解到,城口通过“集体经济+公司+农户”的模式,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地、森林、农村剩余劳动力等资源。负责管理“花菇扶贫车间”的是城口县方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人陈正兵告诉记者,一袋菌棒成本大约7元,公司保证每袋有5元的保底收益,另有超出保底收益的利润,公司、村集体和农民还将按比例分红。

    “以前我们都是靠天吃饭,不知道该怎样发展产业。” 凌付玉说,“现在一年能拿到2000元的保底收益,在车间打工每月还有2000元左右的工资,生活比以前好过多了。”

    立足生态环境优势 城口将走农旅融合道路

    城口是“中国生态气候明珠”,享誉“大中华区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名县”“中国老年人宜居宜游县”“最具乡村旅游魅力县”等称号。据了解,除了发展农业带动脱贫,立足于城口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农业主导产业,修齐镇还在积极打造休闲小镇,开始向旅游产业发展。  

    “城口大山大水,处处都是风景,未来城口将走农旅融合的道路,吃上‘旅游饭’。”城口县委书记阚吉林透露,“城口将致力打造成最适合自驾游的地方,规划一批不同层次需求的旅游产品,来满足游客的需求。”

城口巴渝民宿的星空耀眼夺目 见习记者 冉桐摄

    据介绍,城口境内有各类动植物4855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97种,自然资源富集。城口有天麻、太白贝母等名贵中药材500多种,山地鸡、鸡鸣茶叶、城口蜂蜜等50余个产品获有机食品认证,被誉为“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中华蜜蜂之乡”,城口黄安坝景区也是市民热捧的自驾目的地。此外,山神漆器、城口老腊肉等已成为知名旅游商品。

自然环境优良的城口今后将走农旅融合道路 见习记者 冉桐摄

     未来,城口将立足“生态优势谋划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定位,按照“一乡一品,一村一色”发展思路,围绕城口十一个“大巴山森林人家集群片区”,大力实施村庄绿化、农村四旁植树。目前城口已完成 “大巴山森林人家集群片区”绿化4处,建成森林康养基地1处,“大巴山森林人家”已成为城口县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

[责任编辑: 王庆炼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