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蔬果住“高楼”有“房号” 万州农业有“智慧”点击手机可全程溯源
华龙网7月30日9时讯(见习记者 陈星)蔬菜住“高楼”,番茄无土栽培,一台手机就能搞定整个生产。今(30)日,天气依然炎热。在重庆市万州区甘宁镇的同鑫蔬菜大观园,盛夏的阳光直射田间,灌渠里涓涓细流浸润泥土,菜苗破土而出,沟垄之间,绿意盎然、蛙叫虫鸣。与传统的农业种植方法不同的是,这里的蔬果生长充满“智慧”。
回乡跨界种地变 “菜王”
同鑫蔬菜大观园的打造出自卢长坤之手。
7月29日,在烈日下,卢长坤在同鑫蔬菜大观园查看蔬菜长势情况。今年55岁的他,当过铁道兵,干过推销员,后来又承包国营针织厂的服装车间。如今,他又跨界投身农业产业化发展,干起了蔬菜种植,被当地人称为“菜王”。
上世纪90年代末,卢长坤开始关注农村扶贫。
“当时我带着一帮生意伙伴去参与农村扶贫,给一家贫困户送种猪时,对方冒了一句,‘送这玩意儿,还不如直接送钞票,我还得喂它。’”贫困户的一句话,深深刺痛了他。
经过长达一个多星期的思考,卢长坤决定干脆自己搞农业,带动村民致富效果更好。
1997年,卢长坤揣着从成衣厂带出来的400万元,到九龙村承包了200多亩土地,开始了第一次农业创业冒险。经过几个月的准备,一个3000多平米的智能温室连片大棚跃然眼前。园内种植了黄瓜、番茄、辣椒、大白菜等常规蔬菜,成为万州区的首个蔬菜农业园。
在创办蔬菜农业园之前,卢长坤特意作了市场调查,规划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路径,以 “公司+经纪人+农户”的独特模式,改变了以往老模式的种种弊端。
2013年6月,卢长坤又将农业的“战场”转战到了甘宁镇,建起了如今的同鑫现代农业甘宁园。
如今,卢长坤已经深耕农业20余载,同鑫现代农业甘宁园逐步建成万州最大的蔬菜流通企业。
蔬菜住“楼房”有“房号”
在同鑫现代农业大观园内,记者看到,平常菜市场常见的油麦菜、生菜、西兰花等蔬菜就像人们住高楼一样,住在了一层层阶梯式、盆架式布置栽培的管道上。每一个不同的“高楼”造型前都挂着一个牌子,就像是每家每户的“房号”。有的写着吊柱式气雾栽培,有的写着方形立柱水雾栽培,还有A字型矩形槽、链条式墙体。
卢长坤告诉记者,不同的名字代表着不同的栽培方式,“雾培技术蔬菜种植,是利用喷雾装置将营养液雾化为小雾滴状,直接喷射到植物根系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实现蔬菜住‘高楼’的立体栽培。”
卢长坤最为自豪的还是“无土培育”。在培育番茄的大棚内,记者看到,原本的土壤被棕黄色的丝状物代替,看起来很像椰子外壳上的长须。卢长坤透露,这是一种名为椰质的有机物质,可代替泥土,污染比泥土小,肥料保有量比泥土高了60%至70%,而且植物在成熟后,可直接达到国家对有机食品的标准。
“无土栽培的优点在于原料来源于自然,比土壤含有更多的矿物质,同时也避免了土壤给蔬菜带来的病虫灾害,有效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可提高作物产量和空间利用率。这些蔬菜瓜果长成后,不仅清洁卫生、口感好,而且因为生长周期短,能长时间保持鲜嫩不易老。” 卢长坤告诉记者,为了保证生态环保,农业园采用有机肥生物肥,用生物防治法来对抗病虫害,效果非常好。
一台手机搞定整个生产
“点种到采摘,整个农业生产通过一台手机就能‘搞定’。”卢长坤告诉记者,如今农业园已经实现了互联网上的“智慧农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全程记录农产品的生产、成长过程,消费者点击手机APP,即可全程“溯源”。
“每个园子的地里装有感应器,湿度和温度可以自动监测,工人只需要在电脑前操作一下,就能自动完成灌溉;地下铺有管道,灌溉用水还可以回收利用;园区里安装了30盏太阳能驱虫灯,可以安全环保地赶走害虫……”在卢长坤眼里,如今的农业广泛发展、多种经营,例如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都是“智慧农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和运用,他的园区正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电子商务,把农业产销直接送到千家万户。
在卢长坤的探索下,智慧农业在万州成为现实,而他创办的同鑫蔬菜大观园,也正成为万州农业的一张响亮名片,吸引万州周边及市内外农业企业到此参观学习取经。记者了解到,目前,同鑫蔬菜大观园园区年产蔬菜可以达到3亿多公斤,平均一年接待20万人游览参观。
小有成就的卢长坤,并没有忘记反哺社会。这些年,他先后接盘3家经营不善而引起社会矛盾的农业企业,为政府分了忧。同时,免费培训蔬菜种植技术人5000多人,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帮助长岭镇安溪村建起蔬菜产业园,用实际行动担当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
目前,卢长坤正致力于示范园委托建设的探索,帮助别人建设、指导、运行、管理农业示范园。“我希望能够把这些年深耕农业的成功经验分享给他人,让更多的人受惠于农业,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卢长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