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丰都:自强不息 贫困户供出大学生

来源:华龙网2018-08-01

    华龙网8月1日11时48分讯(通讯员 邓尧予)“能过上今天的好生活,全靠党和政府给我的帮助。”一直以来,丰都县龙孔镇金台村秦淑兰一家都是在外务工,靠在外打零工的收入维持生活并供养子女上学。2009年返乡养猪,2014年被纳为建卡贫困户,如今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辛勤耕耘,最终走出困境。

    为儿曾学孟母择邻处

    金台村离龙孔镇约六七公里,有村民3085人,秦淑兰一家住在金台村二组,按她自己的话说,自己“从小就是一个苦娃娃”。“那十几年,家里吃的是红薯和丝瓜,常常吃了上顿担心下顿。”秦淑兰说。

    走进秦淑兰家中,周围有三户人家,她家住在东南侧,是一栋平层砖瓦房。走进正堂,能看到中央用塑料袋堆满了猪饲料。46岁的女主人秦淑兰正清理着,见有来人后,秦淑兰急忙起身把记者引进屋内,最醒目的,要数堂屋墙上贴满的奖状。

    经了解得知,秦淑兰与她丈夫结婚已有20多年了,育有一儿一女。秦淑兰她们家在村里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靠着搞养殖、打工养活一大家子,但夫妻俩都想着要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有文化有知识的人。

    “2009年前,我们两口子带着娃儿在福建打工,但考虑到当时大儿子上初中了,就决定由我带着孩子回乡。”秦淑兰介绍,她大儿子小学成绩还不错,参加奥数比赛获得过奖,但是性格很调皮,常常到家里附近的游戏厅打游戏,为了让儿子能够把心思放到学习上,就决定带着孩子回乡就读。

    “在福建打工时,都是租的房子,周围都是一些游戏厅、麻将馆等娱乐地方,对于孩子的成长一点都没有益处。”秦淑兰说,孩子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是很重要的,为了让孩子拥有一个好的环境,宁愿少赚一点钱,她和丈夫商量决定,由秦淑兰带着孩子回到家乡,专心致志地管教孩子。

    秦淑兰带着孩子回到家乡之后,赚钱养家的重担就落在了丈夫一个人的身上,本就贫困的家庭更艰难了。“虽然苦是苦了一点,但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我无怨无悔。”秦淑兰说。

    用技巧发展养殖业

    2009年初,秦淑兰带上行囊回到家中,“当时回到家之后,家里一点家的模样都没有,家门口的泥巴地都长满了荒草。”秦淑兰告诉笔者,光是收拾房前屋后,给家里的地开荒,她就足足干了一个月。

    “当时我想着在养殖场工作过,有一定养殖经验,加上当时猪肉的行情好,所以决定发展养猪行业!”秦淑兰说。说干就干,秦淑兰拿出积蓄以及借来的10余万元,盖了一个养猪场。为了学习养猪技能,她参加镇上组织的培训,还去发展好的养猪场“试水”养猪学技术,慢慢地对养猪越来越有自信。

    走进秦淑兰家中的圈舍,笔者发现虽然天气较为闷热,但圈舍并没有太过浓郁的异味,反而弥漫着一股酸味。

    “我夏天每天都会冲刷圈舍,并注意保持通风,同时隔三差五还会用醋来熏下圈舍。”秦淑兰笑呵呵的说道,她会在猪圈中放一口锅,在锅里道上2-3瓶白醋,加热熏蒸,从而使猪圈空气中含有一定浓度的醋,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灭菌杀毒的作用,能有效防治疫情。

    “现在猪圈里存栏40头肥猪,但目前猪肉价格比较低,现在出栏的话要亏本。”秦淑兰说,她在静待时机。据了解,2015年至2016年期间,秦淑兰牢牢抓住猪肉价格上涨这一契机,两年出栏生猪170余头,净赚15万元。

    努力供出重点大学生

    秦淑兰家被纳为建卡贫困户的原因是“因学致贫”。“2014年猪肉行情不好,生猪一斤不到5块,儿子又马上要念大学了,经济压力一下就来了。”秦淑兰说,就在她一筹莫展的时候,县上的脱贫政策犹如及时雨般,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儿子小冉看到秦淑兰为了凑齐他的学费,起早贪黑地工作,即使生病了也不舍得花钱去看医生,于是小冉主动找到秦淑兰说:“妈妈, 我不念书了,我出去打工赚钱,那你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听到儿子的话,秦淑兰既气氛又感动,她严肃地对儿子说:“即使再苦再难,就算是砸锅卖铁我也要让你上大学,你把心给我放在肚子里,安心读书。”

    秦淑兰知道,脱贫不能“等靠要”。在继续大力发展养殖业的基础上,秦淑兰充分利用当地自产的玉米、红薯等原料来当做喂猪的饲料,减少了养殖成本。

    2015到2016年,猪肉价格持续向好,“生猪平均价格在7块以上,有段时间价格达到最高峰的10块。”秦淑兰表示,为了增加收入,她还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在房前屋后种起了藠头、花生,一到夏、秋季节,一笔接一笔的“零花钱”收入进账。今年,光是种藠头这一“业余爱好”就带来2千元的收益。

    2016年,秦淑兰家成功脱贫。“两年时间里,家里如愿脱了贫,儿子成功考上重庆交通大学,并且每年最多减免8000元学费,女儿也上了初中,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秦淑兰说。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丰都:自强不息 贫困户供出大学生

2018-08-01 11:52:32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8月1日11时48分讯(通讯员 邓尧予)“能过上今天的好生活,全靠党和政府给我的帮助。”一直以来,丰都县龙孔镇金台村秦淑兰一家都是在外务工,靠在外打零工的收入维持生活并供养子女上学。2009年返乡养猪,2014年被纳为建卡贫困户,如今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辛勤耕耘,最终走出困境。

    为儿曾学孟母择邻处

    金台村离龙孔镇约六七公里,有村民3085人,秦淑兰一家住在金台村二组,按她自己的话说,自己“从小就是一个苦娃娃”。“那十几年,家里吃的是红薯和丝瓜,常常吃了上顿担心下顿。”秦淑兰说。

    走进秦淑兰家中,周围有三户人家,她家住在东南侧,是一栋平层砖瓦房。走进正堂,能看到中央用塑料袋堆满了猪饲料。46岁的女主人秦淑兰正清理着,见有来人后,秦淑兰急忙起身把记者引进屋内,最醒目的,要数堂屋墙上贴满的奖状。

    经了解得知,秦淑兰与她丈夫结婚已有20多年了,育有一儿一女。秦淑兰她们家在村里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靠着搞养殖、打工养活一大家子,但夫妻俩都想着要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有文化有知识的人。

    “2009年前,我们两口子带着娃儿在福建打工,但考虑到当时大儿子上初中了,就决定由我带着孩子回乡。”秦淑兰介绍,她大儿子小学成绩还不错,参加奥数比赛获得过奖,但是性格很调皮,常常到家里附近的游戏厅打游戏,为了让儿子能够把心思放到学习上,就决定带着孩子回乡就读。

    “在福建打工时,都是租的房子,周围都是一些游戏厅、麻将馆等娱乐地方,对于孩子的成长一点都没有益处。”秦淑兰说,孩子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是很重要的,为了让孩子拥有一个好的环境,宁愿少赚一点钱,她和丈夫商量决定,由秦淑兰带着孩子回到家乡,专心致志地管教孩子。

    秦淑兰带着孩子回到家乡之后,赚钱养家的重担就落在了丈夫一个人的身上,本就贫困的家庭更艰难了。“虽然苦是苦了一点,但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我无怨无悔。”秦淑兰说。

    用技巧发展养殖业

    2009年初,秦淑兰带上行囊回到家中,“当时回到家之后,家里一点家的模样都没有,家门口的泥巴地都长满了荒草。”秦淑兰告诉笔者,光是收拾房前屋后,给家里的地开荒,她就足足干了一个月。

    “当时我想着在养殖场工作过,有一定养殖经验,加上当时猪肉的行情好,所以决定发展养猪行业!”秦淑兰说。说干就干,秦淑兰拿出积蓄以及借来的10余万元,盖了一个养猪场。为了学习养猪技能,她参加镇上组织的培训,还去发展好的养猪场“试水”养猪学技术,慢慢地对养猪越来越有自信。

    走进秦淑兰家中的圈舍,笔者发现虽然天气较为闷热,但圈舍并没有太过浓郁的异味,反而弥漫着一股酸味。

    “我夏天每天都会冲刷圈舍,并注意保持通风,同时隔三差五还会用醋来熏下圈舍。”秦淑兰笑呵呵的说道,她会在猪圈中放一口锅,在锅里道上2-3瓶白醋,加热熏蒸,从而使猪圈空气中含有一定浓度的醋,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灭菌杀毒的作用,能有效防治疫情。

    “现在猪圈里存栏40头肥猪,但目前猪肉价格比较低,现在出栏的话要亏本。”秦淑兰说,她在静待时机。据了解,2015年至2016年期间,秦淑兰牢牢抓住猪肉价格上涨这一契机,两年出栏生猪170余头,净赚15万元。

    努力供出重点大学生

    秦淑兰家被纳为建卡贫困户的原因是“因学致贫”。“2014年猪肉行情不好,生猪一斤不到5块,儿子又马上要念大学了,经济压力一下就来了。”秦淑兰说,就在她一筹莫展的时候,县上的脱贫政策犹如及时雨般,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儿子小冉看到秦淑兰为了凑齐他的学费,起早贪黑地工作,即使生病了也不舍得花钱去看医生,于是小冉主动找到秦淑兰说:“妈妈, 我不念书了,我出去打工赚钱,那你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听到儿子的话,秦淑兰既气氛又感动,她严肃地对儿子说:“即使再苦再难,就算是砸锅卖铁我也要让你上大学,你把心给我放在肚子里,安心读书。”

    秦淑兰知道,脱贫不能“等靠要”。在继续大力发展养殖业的基础上,秦淑兰充分利用当地自产的玉米、红薯等原料来当做喂猪的饲料,减少了养殖成本。

    2015到2016年,猪肉价格持续向好,“生猪平均价格在7块以上,有段时间价格达到最高峰的10块。”秦淑兰表示,为了增加收入,她还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在房前屋后种起了藠头、花生,一到夏、秋季节,一笔接一笔的“零花钱”收入进账。今年,光是种藠头这一“业余爱好”就带来2千元的收益。

    2016年,秦淑兰家成功脱贫。“两年时间里,家里如愿脱了贫,儿子成功考上重庆交通大学,并且每年最多减免8000元学费,女儿也上了初中,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秦淑兰说。

[责任编辑: 李淼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