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作家全景式反映朝鲜战争纪实作品
《中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今日首发
华龙网8月1日21时50分讯(见习记者 岳芷亦)1953年7月27日,伴随着《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朝鲜半岛在经历了残酷的战争洗礼后终于迎来了和平。岁月的车轮向前推进,历史也应被铭记。今(1)日,正值“八·一”建军节,由江津作家罗学蓬独立撰写的战争纪实文学著作《中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在江津区江公享堂文化大院举行了新书首发式,该书将带领读者重新进入当年的烽火硝烟和时局变迁之中。
罗学蓬,1952年生,从20世纪初80年代初便活跃于中国文坛。他的作品主要关注历史,尤其是军事史,著有《中国远征军》《最后的国门》《蚂蚁部队》《东方隆美尔》等20余部长篇作品,曾获“四川省文学奖”、“重庆市文学奖”。
据悉,《中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一书分上、下两卷,共计80万字。全书以中国人的视角,从宏观到微观地解读了朝鲜战争,还原出曾经震撼人心的历史画面,刻画了一个个血肉丰满的人物,流露出深切的人文情怀。
“在如今的和平年代去回望那段历史,我希望记录下枪林弹雨中每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故事,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朝鲜战争中当之无愧的主角。”在《中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新书首发式现场,作者罗学蓬向记者讲述着自己的创作动机。
作为长期关注近代史军事战争题材的冷战史爱好者,罗学蓬却发现如今图书市场上关于朝鲜战争的书籍基本上是出自国外军事作者的翻译版本。
“读者们能读到美国、日本、韩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唯独鲜能读到我们中国人自己眼中的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这场战争中打出了威望和志气,也做出了惨痛的牺牲,我们需要自己发声来铭记这段历史。”罗学蓬强调,《中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是一本以国人的视角还原历史岁月的纪实作品。
为了收集丰富的史料,罗学蓬在创作初期采访了参加过朝鲜战争的当事人、查阅大量历史解密档案,历时3年的创作周期,这位年逾六旬的老人最终用80万字的专著向那段峥嵘岁月致敬。
在现场,罗学蓬也分享了一些自己最记忆深刻的篇章和英雄事迹:长津湖之战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零下三十度的恶劣环境下奋勇抗战;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江津“好男儿”谭炳云在战争中狙击敌人进攻的英勇表现……战争的紧迫,繁重的追击,关于朝鲜战争的记忆跃然纸上,现场观众为之动容。
在新书首发式的尾声,曾亲身经历了朝鲜战争的江津籍老兵——来自江津鼎山街道仙池村的罗荣老先生也向大家讲述了枪林弹雨中的往事,助阵新书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