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脱贫攻坚看甘肃】"特色"成脱贫"亮色" 西和绣娘巧绣幸福生活

来源:华龙网2018-08-25

    华龙网8月25月11时30分讯(特派记者 陈星)乞巧是甘肃省西和县盛行的一种民俗活动,生活在这里的女人们,以心灵手巧的“巧娘娘”为崇拜偶像,创造出了属于自己唱不完的“乞巧歌”和世代相传的乞巧节。今(25)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种流传上千年的乞巧民俗活动,如今已经成了西和人脱贫致富的“新引擎”,曾经的妇女“赠品”已经变为增收“商品”,古老的“乞巧”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包集村全貌。中国甘肃网供图 华龙网发

    文旅融合 古老“乞巧”激活旅游产业

    在男耕女织的漫长岁月中,青春曼妙的姑娘们,用心灵感悟着巧娘娘,用灵巧的双手编织着自己的梦想。乞巧节的风俗在中国各地曾经广泛流传,但随着岁月流逝,多半都逐渐消亡在历史的烟云之中,西和的乞巧风俗却顽强地、原汁原味地传承了下来。西和县乞巧节因流传久远、程式完整、参与人数众多,成为我国古代乞巧民俗的“活化石”。

    西河县石堡镇包集村是乞巧文化的主要发端地之一,作为甘肃省列民俗文化村,包集村自古有民间组织祭巧活动的习俗,乞巧文化氛围非常浓厚,这里有专门的乞巧文化传习所,村上还有三位乞巧文化传承人。

    每年农历六月三十下午,村里的姑娘们都会穿戴盛装,列队整齐,挑上“巧娘娘”,端上香蜡纸品盘,在老年妇女的引导下来到河边举行迎巧仪式。7天时间里,她们载歌载舞、祭祀祈福,将美好祝福与女儿心事一同倾注,成为当地七夕传统节日的独特民俗。

    悠久的乞巧文化,孕育了该村妇女能编善织的传统技艺,妇女们精到的刺绣针织才艺,代代相传,并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历届“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以绣花枕头、鞋垫、各类手工编织的工艺品等为主的乞巧文化产品不断走俏。

    西和县石堡镇党委书记杨勇告诉记者,在今年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中,包集村每天都要接待5000多人次的游客,直接和间接创造的经济效益已达到30多万元。

    据了解,近年来,包集村秉持着“文化促产业发展、产业促文化繁荣”的理念,不断丰富乞巧文化内涵,创新乞巧文化传播方式。通过把乞巧文化发展与旅游产业开发相结合,大力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并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巧手脱贫 妇女“赠品”变增收“商品”

包集村刺绣示范基地。中国甘肃网供图 华龙网发

    旅游不仅给当地人带来生活的改善,还带动了旅游产品的不断升级。鞋垫、枕头、荷包、吊饰……在包集村妇女手工刺绣示范基地,记者在现场随处可见做工精美、针脚细腻、栩栩如生的绣品。

    杨勇透露,随着历届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传统手工刺绣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以绣花枕头、鞋垫等为主的乞巧文化产品不断走俏,刺绣产品正逐渐由妇女“赠品”转变为促进妇女增收的“商品”。

    “我做刺绣的活有6年了,一年能挣近2万元,比起之前务农种庄稼,收入增加了近10倍,我们有信心实现脱贫。”西和县石堡镇包集绣艺文化产业有限公司,61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张绒花一边做刺绣一边对记者说。

    在西和县包集村,和张绒花一样的农村妇女有很多,她们通过刺绣、草编等职业,在自家门口依靠灵巧双手致富增收。

    “以前我们就会做刺绣,但因为没有销路,谁也没有想到刺绣也能成为脱贫致富的路子。现在国家的政策非常好,驻村的党员、干部帮助我们找销路、卖产品,想不脱贫都难。” 张绒花说。

    记者了解到,包集村还通过充分发挥妇女长期从事手工编织的传统优势,在2014年年底由村支部牵头组建了手工编织协会。在此基础上,2015年12月,女能人吕小红发起12个股东组建了包集绣艺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辐射带动周边15村21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00多名农村妇女利用农闲时间从事刺绣、草编行业。

    杨勇告诉记者,今年7月,包集村还得到了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妈妈制造”专项基金资助,在包集村设立了“妈妈制造”合作社,带动不能外出打工的贫困妈妈们就地创业脱贫,并且还可以将传统工艺品推向市场,形成可持续的订单,不断推动妇女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包集村通过将传统乞巧文化与现代妇女事业的发展融合起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充分激发了全村广大女性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展现了乞巧文化的独特内涵。”杨勇告诉记者,下一步,包集村将继续按照按照“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公司+协会+农户”“党支部+养殖场+农户”等多种产业经营模式,强化“造血”功能,引导鼓励村民主动参与“脱贫攻坚”行动中来,大力培育多元产业,积极探索多种带贫模式,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让村民收入大幅提升,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脱贫攻坚看甘肃】"特色"成脱贫"亮色" 西和绣娘巧绣幸福生活

2018-08-25 11:35:25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8月25月11时30分讯(特派记者 陈星)乞巧是甘肃省西和县盛行的一种民俗活动,生活在这里的女人们,以心灵手巧的“巧娘娘”为崇拜偶像,创造出了属于自己唱不完的“乞巧歌”和世代相传的乞巧节。今(25)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种流传上千年的乞巧民俗活动,如今已经成了西和人脱贫致富的“新引擎”,曾经的妇女“赠品”已经变为增收“商品”,古老的“乞巧”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包集村全貌。中国甘肃网供图 华龙网发

    文旅融合 古老“乞巧”激活旅游产业

    在男耕女织的漫长岁月中,青春曼妙的姑娘们,用心灵感悟着巧娘娘,用灵巧的双手编织着自己的梦想。乞巧节的风俗在中国各地曾经广泛流传,但随着岁月流逝,多半都逐渐消亡在历史的烟云之中,西和的乞巧风俗却顽强地、原汁原味地传承了下来。西和县乞巧节因流传久远、程式完整、参与人数众多,成为我国古代乞巧民俗的“活化石”。

    西河县石堡镇包集村是乞巧文化的主要发端地之一,作为甘肃省列民俗文化村,包集村自古有民间组织祭巧活动的习俗,乞巧文化氛围非常浓厚,这里有专门的乞巧文化传习所,村上还有三位乞巧文化传承人。

    每年农历六月三十下午,村里的姑娘们都会穿戴盛装,列队整齐,挑上“巧娘娘”,端上香蜡纸品盘,在老年妇女的引导下来到河边举行迎巧仪式。7天时间里,她们载歌载舞、祭祀祈福,将美好祝福与女儿心事一同倾注,成为当地七夕传统节日的独特民俗。

    悠久的乞巧文化,孕育了该村妇女能编善织的传统技艺,妇女们精到的刺绣针织才艺,代代相传,并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历届“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以绣花枕头、鞋垫、各类手工编织的工艺品等为主的乞巧文化产品不断走俏。

    西和县石堡镇党委书记杨勇告诉记者,在今年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动中,包集村每天都要接待5000多人次的游客,直接和间接创造的经济效益已达到30多万元。

    据了解,近年来,包集村秉持着“文化促产业发展、产业促文化繁荣”的理念,不断丰富乞巧文化内涵,创新乞巧文化传播方式。通过把乞巧文化发展与旅游产业开发相结合,大力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并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巧手脱贫 妇女“赠品”变增收“商品”

包集村刺绣示范基地。中国甘肃网供图 华龙网发

    旅游不仅给当地人带来生活的改善,还带动了旅游产品的不断升级。鞋垫、枕头、荷包、吊饰……在包集村妇女手工刺绣示范基地,记者在现场随处可见做工精美、针脚细腻、栩栩如生的绣品。

    杨勇透露,随着历届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传统手工刺绣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以绣花枕头、鞋垫等为主的乞巧文化产品不断走俏,刺绣产品正逐渐由妇女“赠品”转变为促进妇女增收的“商品”。

    “我做刺绣的活有6年了,一年能挣近2万元,比起之前务农种庄稼,收入增加了近10倍,我们有信心实现脱贫。”西和县石堡镇包集绣艺文化产业有限公司,61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张绒花一边做刺绣一边对记者说。

    在西和县包集村,和张绒花一样的农村妇女有很多,她们通过刺绣、草编等职业,在自家门口依靠灵巧双手致富增收。

    “以前我们就会做刺绣,但因为没有销路,谁也没有想到刺绣也能成为脱贫致富的路子。现在国家的政策非常好,驻村的党员、干部帮助我们找销路、卖产品,想不脱贫都难。” 张绒花说。

    记者了解到,包集村还通过充分发挥妇女长期从事手工编织的传统优势,在2014年年底由村支部牵头组建了手工编织协会。在此基础上,2015年12月,女能人吕小红发起12个股东组建了包集绣艺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辐射带动周边15村21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00多名农村妇女利用农闲时间从事刺绣、草编行业。

    杨勇告诉记者,今年7月,包集村还得到了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妈妈制造”专项基金资助,在包集村设立了“妈妈制造”合作社,带动不能外出打工的贫困妈妈们就地创业脱贫,并且还可以将传统工艺品推向市场,形成可持续的订单,不断推动妇女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包集村通过将传统乞巧文化与现代妇女事业的发展融合起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充分激发了全村广大女性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展现了乞巧文化的独特内涵。”杨勇告诉记者,下一步,包集村将继续按照按照“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公司+协会+农户”“党支部+养殖场+农户”等多种产业经营模式,强化“造血”功能,引导鼓励村民主动参与“脱贫攻坚”行动中来,大力培育多元产业,积极探索多种带贫模式,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让村民收入大幅提升,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

[责任编辑: 杜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