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效果·大型系列报道】现代版的“愚公移山”:一个山村的守望(中篇)
导航
<

【看效果·大型系列报道】现代版的“愚公移山”:一个山村的守望(中篇)

来源:华龙网2018-10-25

上篇回顾:1995年,城口县委、县政府筹资,由乡政府提供炸药,村民集资购买柴油发动机、岩石打孔钻机、空压机等机械设备,按每户的人口出工出劳,开始建设中溪公路,誓把天堑变通途。

参加施工的群众,有壮劳力,也有驼背的老人,有背着孩子的妇女。经过三年时间的“苦战”,村民们终于修建了一座长约4.5米宽,14公里长的泥结石路,联通了中溪乡与外界。

“中溪公路修通了,老柏树的公路,我们也一定能修通!”2003年,老柏树的群众自己集资修路,一家出几百,有的出了几千,买机器,买炸药,买工具,在群山中坚韧不拔,靠勤劳的双手,一点一点在从山崖“抠”出一条险路。

贫穷依然在,修路的愿望还在继续。

正在修路的老柏树村民接受记者的采访。通讯员 符燕 摄

守望通途村民之盼

老柏树的村民们“抠”出来的骡马路虽然险,但毕竟也是路,总比没有路好。

村民的生活物资,靠这条骡马路得到了补给。出山的通道,也靠这条骡马路延伸。

村民们发现,用骡马驮运货物价格可不低,农林产品的运出和生产生活物资的运入成本极大。60元/100公斤,是当时的运输标准,这个价格对村民来说,是难以承受的。为了省钱、节约成本,村民们就自己肩挑背扛,走在这条险路上何其艰辛。

贫穷依然在。

修建沿双公路时,村民用手“抠”出一条路。视频截图 城口电视台提供

“把原有的骡马路拓宽,修建畅通的水泥公路”,这是村民们最大的愿望。

沿河乡的庞启渊曾是北坡村的“第一书记”,无数次穿着胶鞋,用脚步丈量老柏树的山路,被村民称为“胶鞋书记”。

“近一半道路在悬崖上开凿而成,且有大量半隧道和一个山洪冲击点,崎岖的山路严重影响着村民的生命安全。”每次到城口县城开会,庞启渊都会诉说老柏树的出行路况,诉说在山里人的愿望,被人调侃为“现代祥林嫂”。

政府部门在大山中为老柏树村民修建的“突围”之路。记者 李天春 摄

守望愿景政府帮助

2015年,交通部门对路线进行初测后认为,老柏树地质结构复杂,在原有道路基础上进行拓宽,对生态破坏大,资金投入大,施工难度大,建议以村民整体搬迁代替修建公路。

但村民们不愿搬迁,是故土难离的乡愁,更是搬迁后住房、生活无保障的担忧。

许多老人说,不走,就是死,也要在老柏树!

穿过隧道,通往老柏树的公路已经硬化。记者 李天春 摄

80多户贫困户、200多人“困”在大山深处,政府部门为此很揪心:老柏树的贫穷面貌,必须要改变;村民艰苦的出山之路,必须想法“突围”。

城口县委、县政府对老柏树的公路问题非常重视,曾有3位县领导深入老柏树走访调研。城口县级部门和沿河乡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更是若干次进山走访,与群众多次交流沟通。

为彻底解决老柏树群众出行问题,立足于群众诉求、脱贫实际需要,2016年6月,城口县召开县委常委会,决定预计投资2200万元,为老柏树修建公路,改变路线、打通隧道,彻底解决困扰村民多年的道路交通问题。

今年年底,通往老柏树的公路将峻工。记者 李天春 摄

这个消息让村民们喜不自禁。

当年11月,老柏树道路扩建工程正式启动。

村民参与修路的热情高涨。村民张前文已年过花甲,积极参与修路,垒石、打杂,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情,他都愿意干。

在修路过程中,村民孙益明的家离公路相对近一些,他就把修路的工人请进屋,免费提供食宿。

“这路修好后,受益的是我们,我们肯定要出力。”孙益明说,政府出了那么多钱修路,村民们非常感激。

正在施工的隧道。记者 冉桐 摄

守望隧道曙光将现

由于地质太过复杂,多种岩层反复出现,施工难度很大,老柏树的公路扩建工程施工进度较慢。山体不稳,塌方、泥石流等经常发生,隧道洞口历经3次才成功开建。

10月12日,记者前往老柏树采访。盘旋而上的公路,印证了修路的艰难。在半山腰的隧道前,采访车停下来,隧道还在施工不能通行。

中午时分,村民杨华秀、康大碧等穿着筒靴、戴着安全帽,满脸灰尘地从隧道走出来。准备收工吃饭。

在记者面前,杨华秀讲述着修路的艰难故事,还“秀”了一下歌喉。

村民杨华秀讲述修路的故事,“秀”起歌喉。记者 冉桐 摄

“没有路的时候,上街赶场困难得很,搞副业也卖不到多少钱。”康大碧说,她的丈夫在外打工,她一直守在家中照顾老人和孩子,家里很困难。感谢政府出资修路,为村民做了一件大实事、大好事。她相信公路修好,家中喂养的肥猪和种植的中药材,可以顺畅地卖钱,全家人脱贫增收有望。

借助手机微弱的光,记者进入漆黑的隧道,源源不断的水在脚下流淌。800米长的路面正在施工,硬化面积将近一半,穿过隧道豁然开朗。在隧道的另一头,道路已经硬化,座落在半山腰上的村民房屋,构成了原生态的山村面貌,成为群山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中午时分,收工走出隧道的村民。记者 李天春 摄

沿河乡党委书记吴雪飞告诉记者,隧道将会在今年底全面贯通。届时,老柏树的交通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

村民们做了23年的梦,终于要成真了。

老柏树的交通问题解决了,这对于沿河乡的发展有哪些推动作用?带动村民持续增收的产业在哪些?详情请见明日推出的《现代版的“愚公移山”:一个村庄的守望(下篇)》。

文/记者 李春燕  卢勇刚  李天春 刘雪琴 见习记者 余春兰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热门推荐

重庆累计建成山城步道超600公里

一举高"粽"送考生 "蓝朋友"这个举动好暖

袁隆平"追星"学生证首公开

2023中国西部国际交通建设博览会在渝开幕

《最长一枪》定档9月6日

喜剧并不是少年的主色调

新闻 |  问政 |  资讯 |  百事通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今日重庆>
欢迎订阅重庆手机报 中国移动用户短信cqsjb10658000。重庆3G门户 手机登录 cq.3g.cn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看效果·大型系列报道】现代版的“愚公移山”:一个山村的守望(中篇)

2018-10-25 12:23 来源: 0 条评论

上篇回顾:1995年,城口县委、县政府筹资,由乡政府提供炸药,村民集资购买柴油发动机、岩石打孔钻机、空压机等机械设备,按每户的人口出工出劳,开始建设中溪公路,誓把天堑变通途。

参加施工的群众,有壮劳力,也有驼背的老人,有背着孩子的妇女。经过三年时间的“苦战”,村民们终于修建了一座长约4.5米宽,14公里长的泥结石路,联通了中溪乡与外界。

“中溪公路修通了,老柏树的公路,我们也一定能修通!”2003年,老柏树的群众自己集资修路,一家出几百,有的出了几千,买机器,买炸药,买工具,在群山中坚韧不拔,靠勤劳的双手,一点一点在从山崖“抠”出一条险路。

贫穷依然在,修路的愿望还在继续。

正在修路的老柏树村民接受记者的采访。通讯员 符燕 摄

守望通途村民之盼

老柏树的村民们“抠”出来的骡马路虽然险,但毕竟也是路,总比没有路好。

村民的生活物资,靠这条骡马路得到了补给。出山的通道,也靠这条骡马路延伸。

村民们发现,用骡马驮运货物价格可不低,农林产品的运出和生产生活物资的运入成本极大。60元/100公斤,是当时的运输标准,这个价格对村民来说,是难以承受的。为了省钱、节约成本,村民们就自己肩挑背扛,走在这条险路上何其艰辛。

贫穷依然在。

修建沿双公路时,村民用手“抠”出一条路。视频截图 城口电视台提供

“把原有的骡马路拓宽,修建畅通的水泥公路”,这是村民们最大的愿望。

沿河乡的庞启渊曾是北坡村的“第一书记”,无数次穿着胶鞋,用脚步丈量老柏树的山路,被村民称为“胶鞋书记”。

“近一半道路在悬崖上开凿而成,且有大量半隧道和一个山洪冲击点,崎岖的山路严重影响着村民的生命安全。”每次到城口县城开会,庞启渊都会诉说老柏树的出行路况,诉说在山里人的愿望,被人调侃为“现代祥林嫂”。

政府部门在大山中为老柏树村民修建的“突围”之路。记者 李天春 摄

守望愿景政府帮助

2015年,交通部门对路线进行初测后认为,老柏树地质结构复杂,在原有道路基础上进行拓宽,对生态破坏大,资金投入大,施工难度大,建议以村民整体搬迁代替修建公路。

但村民们不愿搬迁,是故土难离的乡愁,更是搬迁后住房、生活无保障的担忧。

许多老人说,不走,就是死,也要在老柏树!

穿过隧道,通往老柏树的公路已经硬化。记者 李天春 摄

80多户贫困户、200多人“困”在大山深处,政府部门为此很揪心:老柏树的贫穷面貌,必须要改变;村民艰苦的出山之路,必须想法“突围”。

城口县委、县政府对老柏树的公路问题非常重视,曾有3位县领导深入老柏树走访调研。城口县级部门和沿河乡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更是若干次进山走访,与群众多次交流沟通。

为彻底解决老柏树群众出行问题,立足于群众诉求、脱贫实际需要,2016年6月,城口县召开县委常委会,决定预计投资2200万元,为老柏树修建公路,改变路线、打通隧道,彻底解决困扰村民多年的道路交通问题。

今年年底,通往老柏树的公路将峻工。记者 李天春 摄

这个消息让村民们喜不自禁。

当年11月,老柏树道路扩建工程正式启动。

村民参与修路的热情高涨。村民张前文已年过花甲,积极参与修路,垒石、打杂,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情,他都愿意干。

在修路过程中,村民孙益明的家离公路相对近一些,他就把修路的工人请进屋,免费提供食宿。

“这路修好后,受益的是我们,我们肯定要出力。”孙益明说,政府出了那么多钱修路,村民们非常感激。

正在施工的隧道。记者 冉桐 摄

守望隧道曙光将现

由于地质太过复杂,多种岩层反复出现,施工难度很大,老柏树的公路扩建工程施工进度较慢。山体不稳,塌方、泥石流等经常发生,隧道洞口历经3次才成功开建。

10月12日,记者前往老柏树采访。盘旋而上的公路,印证了修路的艰难。在半山腰的隧道前,采访车停下来,隧道还在施工不能通行。

中午时分,村民杨华秀、康大碧等穿着筒靴、戴着安全帽,满脸灰尘地从隧道走出来。准备收工吃饭。

在记者面前,杨华秀讲述着修路的艰难故事,还“秀”了一下歌喉。

村民杨华秀讲述修路的故事,“秀”起歌喉。记者 冉桐 摄

“没有路的时候,上街赶场困难得很,搞副业也卖不到多少钱。”康大碧说,她的丈夫在外打工,她一直守在家中照顾老人和孩子,家里很困难。感谢政府出资修路,为村民做了一件大实事、大好事。她相信公路修好,家中喂养的肥猪和种植的中药材,可以顺畅地卖钱,全家人脱贫增收有望。

借助手机微弱的光,记者进入漆黑的隧道,源源不断的水在脚下流淌。800米长的路面正在施工,硬化面积将近一半,穿过隧道豁然开朗。在隧道的另一头,道路已经硬化,座落在半山腰上的村民房屋,构成了原生态的山村面貌,成为群山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中午时分,收工走出隧道的村民。记者 李天春 摄

沿河乡党委书记吴雪飞告诉记者,隧道将会在今年底全面贯通。届时,老柏树的交通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

村民们做了23年的梦,终于要成真了。

老柏树的交通问题解决了,这对于沿河乡的发展有哪些推动作用?带动村民持续增收的产业在哪些?详情请见明日推出的《现代版的“愚公移山”:一个村庄的守望(下篇)》。

文/记者 李春燕  卢勇刚  李天春 刘雪琴 见习记者 余春兰

[责任编辑: 石月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