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群众说】城口沿河乡的变迁③“泥腿书记”张策澜:身上有泥土 心中有百姓

【脱贫攻坚.群众说】城口沿河乡的变迁③“泥腿书记”张策澜:身上有泥土 心中有百姓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10-19

相关报道:

【脱贫攻坚.群众说】城口沿河乡的变迁① :驻乡工作队让贫困山村焕新颜

【脱贫攻坚·群众说】城口沿河乡的变迁②:迎红村来了个“土味儿”书记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19日14时44分讯(记者 陈星 路奥博 见习记者 袁舒含)“尽心履职,不负使命。”去年11月,在担任重庆市城口县沿河乡北坡村第一书记这天,张策澜在日记本的扉页上,写下了这八个字。

简单的八个字,表明的是他参与扶贫工作的态度和决心。

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沉下心思。驻村以来,张策澜真正做到了“身上有泥土、心中有百姓”。

在驻村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走访群众不下800余次,工作笔记写满了六个本子,因腿上总是沾满泥,村民们都亲切地称他“泥腿书记”。


张策澜在日记本的扉页上,写下了“尽心履职,不负使命”这八个字。记者 路奥博 摄

雪山里的牵挂

今年一月,城口温度骤降。连续下的几场大雪,让北坡村老柏树地区成了一个“白色孤岛”。

望着山上的皑皑白雪,张策澜坐立难安。

山里老人们的生活状况如何?水管是否冰冻?村民有没有水吃?这些问题在张策澜脑海打转。

1月6日清晨,张策澜和驻乡工作队的队员决定踏上进山的路。

山路狭窄、山高坡陡,有部分雪已经开始融化,道路泥泞不堪,让本来难走的山路又增添了许多危险。

路程艰远,车辆不能直达,张策澜一行人徒步将近4个小时才抵达村民雷友怀家。

“房屋又老又旧,家里摆设简陋,两个佝偻的老人蜷缩在屋内。只有燃着的地篝火,给这个简陋的家带来一点温暖和生气。”眼下的场景,让张策澜内心深受触动,眼角一下就湿润了。

张策澜入户了解村民的情况。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雷友怀是北坡村六社村民,今年70多岁,与老伴生活在一起,目前老两口为村里低保户,独自生活在深山里。

“没想到你们能来!党的干部好啊!”看到张策澜一行人冒着雨雪,翻山越岭来看望自己,雷友怀激动不已,用粗糙的双手握着张策澜,久久不放。

雷友怀期盼的眼神,以及发自肺腑的话语,让张策澜深知自己肩上担负的责任。

雷友怀是低保户,政策上没有为他们设立脱贫帮扶人,但是,张策澜把自己当成他们的帮扶人。

没有衣柜放衣物,为他买了布衣柜;粮油不足,就送油米上山;眼睛发炎,多次为他们送去眼药水……

在北坡村工作的这段时间,张策澜心里一直惦记着雷友怀老两口,数次和驻村工作队员去家里看望他们。

为解决雷友怀和片区群众水源不足、季节性缺水、蓄水池年久失修、水管老化严重等饮水问题。张侧澜带领驻村干部一起用双脚实地丈量了17个饮水问题点(户),与群众一起翻雪山、爬陡坡、钻野猪穿行过的荆棘刺笼,用尺子、竹竿一米米丈量水源地到群众家的距离。

目前,北坡村所有饮水问题已明确解决措施,对村级无法解决的饮水问题已申请由乡党委、政府统筹解决。

张策澜走访慰问群众。记者 路奥博 摄

清晨的准点报道

今年夏天,北坡村一社建卡贫困户谭化周家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从7月5日开始,每天早上9:30会准时抵达。他们不仅帮他打扫卫生、陈列家具、叠放被褥,还现场督促他和家人洗脸、换衣服,做好个人清洁。

7月9日开始,则是两天到三天去一次。直到现在,他们仍然每周会不定时去一次。

他们就是北坡村驻村工作队的成员,张策澜就是其中之一。

为何要如此频繁地造访?张策澜说,他在一次走访时了解到,谭化周由于个人习惯不好,家里脏乱差,这种状况不仅会影响一家人的健康,还会影响下一代的成长。


北坡村很多村民家车子不能直达,张策澜需要翻山越岭步行看望贫困户。记者 刘雪琴 摄

扶贫工作,输血不如造血。但是,比教会“造血”更重要的,那就是扶起贫困群众的“精气神”。

为了把帮扶工作做实做深,北坡村率先落实以“看得整洁、吃得健康、睡得舒服”为主要内容的“三得”整治工作。

三个月以来,张策澜围绕谭化周家里的厨房、厕所、床铺以及生活习惯等,开展卫生清洁、居住环境改善、不良生活习惯转变等整治活动。不仅组织院坝会开展家庭卫生的宣传、讲解,还带领工作队同志走进谭化周家里,对家俱陈列、厨房用具摆放、卫生间清洁、被褥叠放等进行现场指导。

“张书记和干部们尽心尽职的指导,让我很感动,自己再不改变就说不过去了。”驻村工作队的数十次走访,谭化周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了,慢慢开始改变了坏习惯。

现在,谭化周家在卫生整洁方面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基本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张策澜和贫困户一起围炉而坐,其乐融融。记者 刘雪琴 摄

深山里的希望之“鸽”

张策澜踏入北坡村第一脚时,他首先关注的就是村里的产业发展。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然而北坡村产业基础薄弱,村集体经济未能激活,农民家庭依靠产业增收比重平均不足20%,根本谈不上产业致富。

“脱贫必须有产业、致富必须靠产业,没有持续产业,一切都是空谈!”这是张策澜由衷的观点。为此,张策澜与村支两委干部一起经过深入分析与研究,在有效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探寻“向空间要效益”的产业路子:发展多层笼式鸽子养殖。

肉鸽养殖不是空穴来风,张策澜前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先后到四川、陕西、山东、新疆和重庆武隆考察。

北坡村山多、人稀、地少、海拔高、空气好, 周围环境安静环保,有利于肉鸽养殖。这让张策澜坚定了发展肉鸽产业的决心,并计划建立1个基地带动数个小规模化的农户进行养殖,肉鸽选址北坡村四社。

蜿蜒的水泥路通到了村民家门口。记者 路奥博 摄

对于未来肉鸽产业的发展模式,张策澜充满信心。张策澜透露,肉鸽将采用电子商务方式,开展网上直接下单,或在商社集团下属门店进行下单,销售鲜货和预包装熟食品。同时,还将与方圆一小时圈的特色餐饮企业联合开发鸽子的主要菜品,并为他们供应鸽子。共同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鸽子餐饮连经营片区,形成具有知名度的品牌效应。

“万事具备,只等公路贯通。”张策澜说,四社公路贯通,肉鸽就将正式试点;“北坡飞鸽、一飞冲天”,这是张策澜的豪天壮语。

肉鸽产业的布局,让在山脚开民宿的周明英看到了新的希望。

周明英说,北坡村将打造河坝旅游+漂流的旅游线路,以景观河堤作为度假主题,沿途的餐饮店都属于“鸽子配送一个小时圈”,届时会有更多的游客来北坡来,也会带动当地的消费。

精准脱贫攻坚战进入决战决胜、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距离完成脱贫目标、实现全村摘帽的时间节点越来越近,这一年来,张策澜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积极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张策澜在地里查看白芨的长势情况。记者 陈星 摄

在张策澜的带头推动下,一些看得见的成效正在北坡村形成蝶变效应。

目前,北坡村入户人行路项目、电网改造项目正有序推进;扶贫车间已建设完成;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主体工程已完成50%;各社公路施工顺畅,公路通达建设已惠及村内90%常住人口……

如今的北坡村,山梁上,蜿蜒的水泥路通到了村民家门口;蓄水池里,清澈甘甜的饮用水通过管道输送到村民家灶头;坡地上,笋竹、木耳等产业项目呈现出勃勃生机……一曲希望之“鸽”正在深山奏响。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脱贫攻坚.群众说】城口沿河乡的变迁③“泥腿书记”张策澜:身上有泥土 心中有百姓

2019-10-19 14:58:04 来源:

相关报道:

【脱贫攻坚.群众说】城口沿河乡的变迁① :驻乡工作队让贫困山村焕新颜

【脱贫攻坚·群众说】城口沿河乡的变迁②:迎红村来了个“土味儿”书记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19日14时44分讯(记者 陈星 路奥博 见习记者 袁舒含)“尽心履职,不负使命。”去年11月,在担任重庆市城口县沿河乡北坡村第一书记这天,张策澜在日记本的扉页上,写下了这八个字。

简单的八个字,表明的是他参与扶贫工作的态度和决心。

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沉下心思。驻村以来,张策澜真正做到了“身上有泥土、心中有百姓”。

在驻村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走访群众不下800余次,工作笔记写满了六个本子,因腿上总是沾满泥,村民们都亲切地称他“泥腿书记”。


张策澜在日记本的扉页上,写下了“尽心履职,不负使命”这八个字。记者 路奥博 摄

雪山里的牵挂

今年一月,城口温度骤降。连续下的几场大雪,让北坡村老柏树地区成了一个“白色孤岛”。

望着山上的皑皑白雪,张策澜坐立难安。

山里老人们的生活状况如何?水管是否冰冻?村民有没有水吃?这些问题在张策澜脑海打转。

1月6日清晨,张策澜和驻乡工作队的队员决定踏上进山的路。

山路狭窄、山高坡陡,有部分雪已经开始融化,道路泥泞不堪,让本来难走的山路又增添了许多危险。

路程艰远,车辆不能直达,张策澜一行人徒步将近4个小时才抵达村民雷友怀家。

“房屋又老又旧,家里摆设简陋,两个佝偻的老人蜷缩在屋内。只有燃着的地篝火,给这个简陋的家带来一点温暖和生气。”眼下的场景,让张策澜内心深受触动,眼角一下就湿润了。

张策澜入户了解村民的情况。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雷友怀是北坡村六社村民,今年70多岁,与老伴生活在一起,目前老两口为村里低保户,独自生活在深山里。

“没想到你们能来!党的干部好啊!”看到张策澜一行人冒着雨雪,翻山越岭来看望自己,雷友怀激动不已,用粗糙的双手握着张策澜,久久不放。

雷友怀期盼的眼神,以及发自肺腑的话语,让张策澜深知自己肩上担负的责任。

雷友怀是低保户,政策上没有为他们设立脱贫帮扶人,但是,张策澜把自己当成他们的帮扶人。

没有衣柜放衣物,为他买了布衣柜;粮油不足,就送油米上山;眼睛发炎,多次为他们送去眼药水……

在北坡村工作的这段时间,张策澜心里一直惦记着雷友怀老两口,数次和驻村工作队员去家里看望他们。

为解决雷友怀和片区群众水源不足、季节性缺水、蓄水池年久失修、水管老化严重等饮水问题。张侧澜带领驻村干部一起用双脚实地丈量了17个饮水问题点(户),与群众一起翻雪山、爬陡坡、钻野猪穿行过的荆棘刺笼,用尺子、竹竿一米米丈量水源地到群众家的距离。

目前,北坡村所有饮水问题已明确解决措施,对村级无法解决的饮水问题已申请由乡党委、政府统筹解决。

张策澜走访慰问群众。记者 路奥博 摄

清晨的准点报道

今年夏天,北坡村一社建卡贫困户谭化周家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从7月5日开始,每天早上9:30会准时抵达。他们不仅帮他打扫卫生、陈列家具、叠放被褥,还现场督促他和家人洗脸、换衣服,做好个人清洁。

7月9日开始,则是两天到三天去一次。直到现在,他们仍然每周会不定时去一次。

他们就是北坡村驻村工作队的成员,张策澜就是其中之一。

为何要如此频繁地造访?张策澜说,他在一次走访时了解到,谭化周由于个人习惯不好,家里脏乱差,这种状况不仅会影响一家人的健康,还会影响下一代的成长。


北坡村很多村民家车子不能直达,张策澜需要翻山越岭步行看望贫困户。记者 刘雪琴 摄

扶贫工作,输血不如造血。但是,比教会“造血”更重要的,那就是扶起贫困群众的“精气神”。

为了把帮扶工作做实做深,北坡村率先落实以“看得整洁、吃得健康、睡得舒服”为主要内容的“三得”整治工作。

三个月以来,张策澜围绕谭化周家里的厨房、厕所、床铺以及生活习惯等,开展卫生清洁、居住环境改善、不良生活习惯转变等整治活动。不仅组织院坝会开展家庭卫生的宣传、讲解,还带领工作队同志走进谭化周家里,对家俱陈列、厨房用具摆放、卫生间清洁、被褥叠放等进行现场指导。

“张书记和干部们尽心尽职的指导,让我很感动,自己再不改变就说不过去了。”驻村工作队的数十次走访,谭化周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了,慢慢开始改变了坏习惯。

现在,谭化周家在卫生整洁方面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基本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张策澜和贫困户一起围炉而坐,其乐融融。记者 刘雪琴 摄

深山里的希望之“鸽”

张策澜踏入北坡村第一脚时,他首先关注的就是村里的产业发展。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然而北坡村产业基础薄弱,村集体经济未能激活,农民家庭依靠产业增收比重平均不足20%,根本谈不上产业致富。

“脱贫必须有产业、致富必须靠产业,没有持续产业,一切都是空谈!”这是张策澜由衷的观点。为此,张策澜与村支两委干部一起经过深入分析与研究,在有效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探寻“向空间要效益”的产业路子:发展多层笼式鸽子养殖。

肉鸽养殖不是空穴来风,张策澜前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先后到四川、陕西、山东、新疆和重庆武隆考察。

北坡村山多、人稀、地少、海拔高、空气好, 周围环境安静环保,有利于肉鸽养殖。这让张策澜坚定了发展肉鸽产业的决心,并计划建立1个基地带动数个小规模化的农户进行养殖,肉鸽选址北坡村四社。

蜿蜒的水泥路通到了村民家门口。记者 路奥博 摄

对于未来肉鸽产业的发展模式,张策澜充满信心。张策澜透露,肉鸽将采用电子商务方式,开展网上直接下单,或在商社集团下属门店进行下单,销售鲜货和预包装熟食品。同时,还将与方圆一小时圈的特色餐饮企业联合开发鸽子的主要菜品,并为他们供应鸽子。共同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鸽子餐饮连经营片区,形成具有知名度的品牌效应。

“万事具备,只等公路贯通。”张策澜说,四社公路贯通,肉鸽就将正式试点;“北坡飞鸽、一飞冲天”,这是张策澜的豪天壮语。

肉鸽产业的布局,让在山脚开民宿的周明英看到了新的希望。

周明英说,北坡村将打造河坝旅游+漂流的旅游线路,以景观河堤作为度假主题,沿途的餐饮店都属于“鸽子配送一个小时圈”,届时会有更多的游客来北坡来,也会带动当地的消费。

精准脱贫攻坚战进入决战决胜、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距离完成脱贫目标、实现全村摘帽的时间节点越来越近,这一年来,张策澜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积极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张策澜在地里查看白芨的长势情况。记者 陈星 摄

在张策澜的带头推动下,一些看得见的成效正在北坡村形成蝶变效应。

目前,北坡村入户人行路项目、电网改造项目正有序推进;扶贫车间已建设完成;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主体工程已完成50%;各社公路施工顺畅,公路通达建设已惠及村内90%常住人口……

如今的北坡村,山梁上,蜿蜒的水泥路通到了村民家门口;蓄水池里,清澈甘甜的饮用水通过管道输送到村民家灶头;坡地上,笋竹、木耳等产业项目呈现出勃勃生机……一曲希望之“鸽”正在深山奏响。

[责任编辑: 董霞]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