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天元”战(中)丨布局产业棋 好“棋”连台赢“天元”
相关阅读:
脱贫攻坚“天元”战(上)丨下好脱贫棋 这个“棋手”有“蜜”诀
核心提示:
围棋界有一项著名赛事——“天元”战。在重庆市巫溪县大宁河西溪河畔,也有一场“天元战”正在上演,她不仅形成了一盘精彩的棋局,还因为自己的名字叫天元乡,曾引来围棋大师切磋。
天元乡正在进行的“天元”战,叫做脱贫攻坚,围绕这个“棋眼”,这个深度贫困乡镇下出了一连串的产业妙棋。即日起,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推出《脱贫攻坚“天元”战》系列报道,从一个人脱贫致富的故事,到一个乡产业结构的调整,再到人居环境整治,群众精神面貌的变化等方面,深度解析天元乡脱贫攻坚这盘“棋”。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22日6时10分讯(记者 陈星 陈美西 冉长军)入春后的重庆巫溪天元乡,沉寂的大地苏醒,到处是农民耕种的身影。
香源村村民彭代平也没闲下来:种冬桃树、施肥、除草,忙得不亦乐乎。周围村民都说,彭代平 “像变了个人”。
地处大巴山区腹地的天元乡,是重庆市十八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贫穷,曾是当地人难以逃脱的宿命。
2017年以来,天元乡以产业振兴为发力点,按照“种养结合,以短养长”的产业扶贫思路,将“温饱型”粮食作物调整为“小康型”经济作物。
产业结构调整后的天元乡,激活了发展之“棋”。全乡粮经比由8:2调整为1:9,2019年,天元乡贫困发生率降至0.66 %。
布棋局:各村都有王牌产业
下围棋布局尤为重要,天元乡的布局之道,是让每一个村都有特色产业。
进入四月,天元乡处处春意盎然,时下正值春耕播种时节,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前段时间领回家冬桃苗已种下地,这几天彭代平正忙着除草管护。
要不是乡里领导多次登门走访,彭代平也不会种桃树。
今年一开年,乡里领导干部就到他家,多次讲产业扶贫政策,“软磨硬泡”下,彭代平心动了,“穷了一辈子,是到改变的时候了!”
彭代平主动给乡里的干部报了他的需求,领了400多株树苗,准备拿出5亩地来种。
然而,发展产业,对彭代平而言,曾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地处大巴山区腹地的天元乡,层峦叠嶂,沟壑纵横,九山一水一分田是它的“外貌”。
就是这仅有的“一分田”中,25°以上坡地占91%。由于区域闭塞,基础设施滞后,天元乡产业薄弱,以传统“三大坨”为主,粮经比高达8:2。
如何从根子上消除贫困?要靠产业“造血”。
在调整结构、振兴产业的道路上,天元乡一直在探索。
2017年9月,重庆市教委扶贫集团对口帮扶天元乡,天元乡脱贫攻坚三年规划随之出炉。
在市教委扶贫集团各成员单位专业、技术力量的支持下, 天元乡优化了产业空间布局,按照“1145”产业发展规划,围绕“一带一路五园六谷”的思路,调整四大主导产业空间布局。
思路既定,成效初显。
新华村打造了新华珍果园,规模种植百香果;宝坪村建成“年产50万袋食用菌基地”,打造冬桃基地200亩;象坪村成立托管代养中心,重点解决全乡失能弱能群众及贫困户增收问题;新田村规模化发展中药材、中蜂等产业;香源村带领村民建起魔芋基地,还引导村民规模化种植白芨……
产业布局起来,在大山里守望了一辈子的村民看到了希望。
象坪村村民万其均2018年前后三批养了500余头猪,卖完能收入100多万元;新田村村民周子微是养蜂能手,一年能收2000多斤蜂蜜,可卖几十万元;王道忠养了57只山羊,一家人越过了贫困线……
“我们的目标是实现‘五个一万’,也就是发展万亩中药材、万群中蜂、万头草食牲畜、万亩特色经果,人均增收1万元。”对此,天元乡党委书记林永充满信心。
原本“穷恶”的自然条件,如今成了天元乡脱贫攻坚最具发展潜力的优势资源。
谋棋变:村民找到心仪路子
布好棋局,接下来需要心智的持续输出。
产业布局是第一步,如何带动村民的能动性,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效益,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
当了一辈子农民,新华村村民龚道海从没想种地还有奖励。
去年国庆假期刚过完,龚道海手机收到了一笔资金到账的提示短信,这让他坐立不安。去银行查询后才得知,原来是政府汇来的鼓励资金。
龚道海家共有三口人,他和妻子靠种中药材和打零工维持生计。以前田地荒起没人种,现在国家政策好了,发展产业还有补助,龚道海想着法子种收益高的经济作物。
“以前怎样刨都刨不出个啥,现在地里长‘黄金’,我们更有干劲了。”龚道海说,如果市场行情好,凭借中药材,收入上万元不成问题。等今年中药材卖完,他还准备重新装修下房子,再扩大药材种植规模。
像龚道海一样得到政府补助的村民有很多。近年来,天元乡不断鼓励村民发展产业,凡是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都可享受政策上的红利。
除了政策鼓励,天元乡还为村民们上了“双保障”。
牛仔一头要几千元成本,羊仔、猪仔都要几百元。大规模养殖,万一发生大面积死亡农民岂不是遭了殃?这是很多农户担心的问题。为此,天元乡给出了解决办法:保险。
“贫困户的牲畜保险有政府全部承担,非贫困户自己只出25%的保费。”天元乡相关负责人说,为牲畜购买收益保险,双重保障让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效益。
政策一出,农户都鼓足了干劲,搞养殖的,种经济作物的,天元乡家家户户都选择了适合自家的发展路子。
新华村贫困户王道忠在乡政府的帮助下,以“借羊还羊”的方式养起了57只山羊,并在当年卖出了15只,获得纯收入7500元,一家人越过了贫困线。
“新华村能在2015年实现整村脱贫,靠的是利用山区的畜草资源发展山羊产业。”上述负责人说,新华村33户建卡贫困户中,有26户像王道忠这样靠养殖山羊增收,越过贫困线。
寻棋路:摈弃单干共拓渠道
围棋最忌讳单打独斗。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特色产业成为天元乡助力乡村振兴的“香饽饽”。
产业蓬勃发展,如何提高农产品专业化,解决产业点多面广、农户单打独斗应对市场的问题?
在天元乡的“天谷元乡”商贸公司仓库可以找到答案。重庆天谷元乡商贸有限公司去年6月成立,“股东”由天元乡宝坪村、天元村、吉龙村等9个行政村联合成立,专门负责统筹辖区内农产品的销售。
天元乡党委书记林永坦言,天元乡的农特产品销售依托 “短期靠线下,长期靠市场”的两步走工作思路。
从短期来看,主要依靠市教委扶贫集团力量,以消费扶贫为主的方式解决现存农产品销售问题。市教委驻乡工作队负责联系对接产品需求,并反馈有关信息。天谷元乡商贸公司负责统一组织农产品存储、运输、直供购买单位。目前,扶贫集团各成员单位累计购买各类农特产品700余万元。
从长期来看,坚持“线上线下”销售同步发展。一方面利用“天谷元乡”线上平台、“天谷元乡”天猫旗舰店,开展线上销售。另一方面是在市区、高校以及对口帮扶相关单位建立“天谷元乡”线下体验店、社区商超等,让天元优质农产品进入市场、走出大山。
2017年,香源村村民老刘的蜂蜜产了1000多斤。望着这些甜蜜罐子,老刘笑在脸上,急在心里:怎么卖的完?
时任驻村第一书记傅伟得知情况后,联系重庆渝教科贸集团,请专业人士对蜂蜜产品进行全新的包装设计,利用相关渠道将其蜂蜜推荐进超市,并利用“一亩田”等电商平台,多方发布其销售信息……
不到两个月,老刘的1000多斤蜂蜜就卖完了,收入八九万元。
老刘不是个例。据统计,2019年底,天元乡消费扶贫销售农产品金额达1045.18万元,带贫1452户,贫困户人均增收3700元以上,增幅61%。
观棋道:劲往一处使摘“穷帽”
贫困的本质在于人的贫困。
曾经的天元乡,积累物质贫困的同时,贫困人口也陷入了脱贫意愿和能力双双不足的困境。调整产业结构、振兴乡村,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不是件容易的事。
通过党建引领、真情帮扶、扎实规划等形式,天元乡不断引导群众转变观念,不少群众已由过去的“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转变。
天元乡新田村平均海拔1600多米,村民刘金平、杜永香老两口在山上的老房子里一住就是30多年。
“土坯房,茅草顶,墙上裂缝大到家里孩子可以钻进钻出。”说到当年的窘况,69岁的刘金平感慨颇多。
2017年底,老两口搬到现在的新房子,79平方米,自家掏的钱不到两万元。闲不住的老两口,在新家边上开了30多亩荒地,全部种上云木香、独活和党参等中药材,还养了几箱蜜蜂。
“2018年,光中药材就卖了两万多元,再加蜂蜜、猪和毛竹,能有4万元左右的收入。”日子过得安稳了,老两口一合计,在2018年10月的村民大会上,主动申请退出建卡贫困户。
“党和政府把房子这个大事帮我们解决了,剩下的事情就得靠我们自己了。”说起申请退出的缘由,刘金平神情严肃,“最看不来没志气的人,帮你盖好了房子,难道被子也要给你铺好?”
党的政策好,更要努力向前跑。想方设法摘“穷帽”成了群众的一致认识。
在香源村村委会办公室,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注意到,该乡为贫困群众量身定制了脱贫方案:引导刘才成用扶贫政策贷款买回10头黄牛,大约一年半后,每头黄牛可售卖出1万余元;帮助彭代平种下近2亩白芨,鲜白芨每公斤价格可达150元,每亩可产约800斤,一年下来可收入上万元;患病的万纯元劳动不便,就指导他开网店,卖土蜂蜜、腊肉……
因户因人施策,实事求是天元乡每一户贫困户都有自己专属的精准扶贫码。
如今,同一块地,经过产业结构调整,天元乡“拼盘”出了不一样的产业效益。
去年,天元乡农村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00元,增幅在15%以上,其中贫困户人均增收在3700元以上,增幅达到61%。全乡粮经比由2017年底的8:2调整为1:9。
下好了产业发展这盘“棋”,天元乡全面脱贫指日可待,乡村振兴满盘皆活。
天元乡相关负责人坦言,下一步,天元乡还将深化农旅融合,抓实抓好乡村旅游发展。深入挖掘“刘氏庄园”“顶寨”等历史遗迹,结合乡村振兴精准打造万春桃花源,新田森林人家、宝坪山村印象等乡村旅游品牌。着力塑造“宁河元乡、康养小镇”特色旅游品牌,早日建成“旅游风情小镇”。
视频来源:巫溪县天元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