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收官看鸡鸣①|走出大山:一朵菇的产业扶贫之路
相关链接>>
核心提示:
城口鸡鸣乡是18个市级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在重庆市经信委扶贫集团及社会各界的倾情帮扶下,广大干部群众在穷山僻壤战天斗地,誓把旧貌换新颜。
今年,是决胜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鸡鸣乡贫困发生率由最初的26.9%到现在的全部脱贫。从即日起,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特别推出《大江大河话脊梁·脱贫收官看鸡鸣》系列融媒体报道,去深度解读鸡鸣乡的脱贫之路。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30日16时讯(记者 李天春 刘雪琴 路奧博)冬天来临,重庆城口县鸡鸣乡已经寒风凛冽。今(30)日上午,祝乐村的村民们正在香菇大棚里采摘香菇。小小香菇带来不错的收入温暖了整个山村,笑脸在村民们的脸上荡漾。产业扶贫,改变了偏僻山村的落后面貌。多收了“三五斗”的喜悦,让村民的精神世界亮堂起来。
巴掌田鸡窝地种植香菇
鸡鸣乡距城口县城80公里,海拔660米——2250米,呈“V”字形立于两山之间,素有城口“南大门”之称,也是城口环境最恶劣的地方之一。
鸡鸣乡很穷,穷到什么地步?
“老虎爬的岩,猴子走的路”,这就是鸡鸣乡的写照。穷不穷?不言而喻。全乡以“坪”命名的地方有13处,除了乡政府所在地是平地之外,没有一处平坦的地方,大多是巴掌田、鸡窝地,全乡找不出一处五六户人家聚居的地方。由此可见,全乡村民多么渴望生活在平坦的地方。
因为穷,村民们要么埋怨,要么自卑,情绪低落,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
2017年8月18日,鸡鸣乡被市委确定为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之一,市经济信息委帮扶集团20个成员单位定点帮扶。从那时候开始,战天斗地的脱贫攻坚战拉开帷幕。
张登国是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团总支书记。去年9月,他到鸡鸣乡祝乐村担任第一书记。
第一次到偏僻的山村,张登国只有一个感觉:“这个地方太穷,一定要想办法改变。”
穷则思变。村民们渴望脱贫,鸡鸣乡党委、政府谋变。在市经信委扶贫集团的帮扶下,鸡鸣乡因地制宜,在巴掌田、鸡窝地大力种植香菇,通过产业发展来激发村民们脱贫攻坚的斗志。
此举立竿见影。
今年41岁的王玉春,家住祝乐村六社,在大山深处住着三楼一底的房屋,养了五头生猪和一头母猪。今年5月1日,她建了5个大棚种植香菇,到目前已经卖了1万多元。生猪出栏后,还会有几万元的收入。
和王玉春一样,村民卢贤美也尝到香菇种植的甜头。
卢贤美建了9个大棚,是村里最多的一户村民,从9月建棚至今,香菇已经卖了2万多元,这让他喜出望外。明年,他打算再建几个大棚种植香菇,在鸡窝地“掘金”。
2020年入冬的第一场雪来得有些早。城口银装素裹,美丽的雪景刷爆朋友圈。
11月23日晚上,万籁俱寂,刺骨的雪风吹拂着宁静的山村。张登国坐在简陋的宿舍里,准备拟写《关于香菇智能化种植项目的建议》,希望通过智能化建设,让鸡鸣乡的脱贫产业有持续发展的后劲。
贫困户脱贫后开始潮玩
王玉春逢人一说一个笑。在此之前,她却是一副“苦瓜脸”。
2010年,她的丈夫因为一场车祸,花了40多万元,人是救活了,但是沉重的债务让一家人直不起腰。
“那个时候太苦了,穷得实在没有办法,追债的人三天两头上门,有时候急得想跳河。”王玉春回忆起当年困苦的情景直摇头。
李明伟扎根大山,在鸡鸣乡担任党委书记已经有9年时间,是全乡村民脱贫的见证者之一。
2015年,李明伟第一次到王玉春家走访。那时候,王玉春一家住的是土坯房,有一堵墙已经垮塌,猪圈和卧室连在一起,人畜混居臭不可闻,三个小孩挤在一张床上。
此情此景让李明伟动容,下决心对王玉春一家定点帮扶。
王玉春说,她第一次见到李明伟时,拉长脸面无表情地说:“我什么都不缺,就缺钱”,搞得两人不欢而散。
王玉春说的话明显带有情绪,李明伟能够理解,更加坚定了他的帮扶决心。
李明伟在第三次走访时,王玉春不再对他有抵触情绪,敞开心扉说出心里话:“我家的房子要垮了,最渴望有房住。”
按照扶贫政策,李明伟开始帮助王玉春修建房屋。他找了一个小老板,拉了一车水泥上山,当年就解决了王玉春的住房问题。
房子修好了,王玉春养猪慢慢还债。随着收入增多,她主动申请脱贫。
如今,王玉春还玩起抖音,刷微信朋友圈,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分享香菇生长、销售等方面的信息,慢慢蜕变成“潮玩”的新时代农民。
香菇种植全产业链形成
花菇市场需求大,是短、平、快的脱贫项目,鸡鸣乡瞄准这一着力点,大力推动香菇产业发展。
村民种植香菇的积性高涨,销路如何才能得到保证?鸡鸣乡返乡创业的村民陈云对此问题想得很透,他认为必须靠品质走市场之路,经受住消费者的考验,香菇产业才能持续发展,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找准了发展方向,陈云开始学习技术、引进设备,成立鲲鹏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采取“定单农业”的模式,对村民种植的香菇“照单全收”,保证了销路畅通,调动了村民们的种植积极性。
伴随着一车又一车的香菇出山,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笑脸也多起来。
如今,鸡鸣乡已在祝乐村已建成年产香菇100万斤、60万菌袋的香菇产业基地;在茶坪村建成15万菌袋的香菇产业基地,搭建100个香菇大棚(涉及农户31户,其中建卡贫困户16户),香菇产业年总产值达620万元。
在全力推进香菇产业的同时,通过自筹资金和市经信委扶贫集团的帮扶,鲲鹏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现在已建成菌袋生产、香菇烘干、冷冻库,扶贫车间也全面投产,形成了香菇菌袋生产、香菇种植、香菇加工销售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全产业链体系,为区域香菇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