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父母,又如何孝敬父母,这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命题。在当下这样张扬个性的时代,“孝敬父母”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不少人那里,其实也遭遇了不少的困惑和迷茫。一个人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去孝敬父母,为人父母又应该如何对待子女,让子女对父母之孝成为发自内心的情感涌流。

六类人群易成“啃老族”

       目前我国有30%左右的成年人仍部分或全部需要父母供养。有的成年人主动放弃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详细】

“常回家看看”成“奢望”

        重庆市首例“常回家看看”为诉讼请求的赡养纠纷案在长寿区开庭。80岁的长寿区新市镇堰耳沱村村民张桂芳与4个子女对簿公堂。【详细】

工作一年 没给过父母一分钱

        今年春节,工作了半年的阿阳回家,带回去的是公司发的一袋大米。“到现在一年了,没给父母一分钱。”他说。【详细】

 
        想回家却没假期:“我倒是想回家,也特别想念爸爸妈妈,但实在没有时间回去啊。”小杨无奈地说,他工作3年时间了,每年仅在春节回去一次【详细】
        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城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没有时间和金钱去行孝道【详细】
        年轻夫妇忙工作 无暇带孩子:“我们也曾经考虑过,让一个人辞职专门带孩子,但是仔细想想,养孩子要钱,还房贷要钱,平时生活花费也不小,一个人挣钱完全不够用。没有办法,只能把孩子托付给老人带,毕竟他们已经退休,有时间也有精力。” 【详细】

        被父母催婚:不管父母的智商、见识、能力、财富如何,一旦子女过了法定结婚年龄还没动静,他们会自动切换到逼婚模式【详细】

        观念不同 孝心变惊吓:家住渝北区的郑璐本想趁国庆长假,把父母接来“享享清福”,带他们过过都市生活,体验体验美食、娱乐、保养。但没想到,郑璐精心准备的一连串惊喜活动却变成了父母眼中的惊吓,一家人闹出了许多囧事。【详细】

        节省父母开支:将家中长辈的手机费用挂在自己的手机号码下一并支付,开通亲情网,让他们不要担心话费的支出;并把长辈的水电气费用自己的银行卡自动支付。
        定期打个电话:及时定期的打个电话和父母聊聊天,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担心什么。通过聊天得到有效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安慰。
        关注父母健康和心理情绪:老人现在最缺失的就是与子女的情感交流。“人际交流与时间量成正比。不见面的时间越多,关系就越疏远。过去,很多家庭都是两三代人同堂,天天见面。现如今,即使一周打一次电话,但给予老人的总体心理慰藉量还是在减少。
        ”随着年龄增长,老人会觉得自我价值得不到体现,容易产生不安全感。”因此,子女不该把父母当成“老小孩”,而是要培养出“成人对成人”的关系。
        学会勤请示勤汇报:平常和父母讲些有趣的事、家里的事、过去的事,不但能勾起老人的回忆,多几分温馨之余还防止老人患老年痴呆症。
        挤时间回家看看:回家后尽量多陪陪父母,少一次应酬,多一次交流。只要你和谁能说的开,周围的朋友都会理解的。
        公司给员工父母发工资:该公司按照一定标准给员工的父母发放的工资,是代替员工尽孝道的一种企业行为。
父母对子女的爱浓烈无私,源自天性。而子女对父母的爱却是一个需要不断培养、不断锤炼的过程,这种爱显然又无比重要,因为它是一个人道德的基础,一个人都不爱自己的父母,更遑论爱他人。所以,培养出不孝敬父母的孩子,做父母的首先应该反思,而培养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不光是为人父母者的福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详细】
很多青年人不会孝敬自己的父母,主要就是因为自己还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只能依靠父母,不想走出被父母照顾的这个“温室”。你离开父母不代表说你不理父母了,从此自己顾自己,再也不听父母的话了。离开父母,最重要是锻炼成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人,就是我们要能独立的活着,学会为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任,建立自己的家庭,关爱自己的亲人,做一个成熟、负责的人。 【详细】
我们与父母的距离,在通信发达的今天,不是天涯海角的问题,而是他们天天牵挂你,你的牵挂他们却感受不到。如果有心,天天都可以孝顺父母,让他们感到幸福。如果无心,放了假又能怎样。不要拿没时间要放假说事,先问问自己父母在你心里排什么位置。【详细】
内容编辑:武竞立   页面设计/框架搭建:陈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