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在重庆大地上】“家门口的学校越办越好,没必要再去城里择校了”
看看南川是如何破题城乡教育一体化困局的

来源:华龙网—重庆商报2017-08-10

  书院中学的大课间活动,孩子们在表演篮球操。图片由南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学生们在太极选修课学习太极拳

  南川三中舞蹈班室外形体课

  让每个孩子沐浴教育均衡的春风,从加大力度保障优先发展战略,到全面落实课程改革建设,再到实施教师走教和交流制度……一系列强有力举措让南川区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式发展。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来渝视察时强调,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特别是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全面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民生需求,织就密实的民生保障网。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把好学校建在老百姓的家门口、让好老师留在学生身边、让每个生命都绽放精彩……这是南川对老百姓的承诺。公平的教育资源,公平的入学机会,让南川教育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开阔。

  扩建改建 交钥匙工程新增学位万余个

  眼下正是高温天气,但是在南川区九鼎山小学的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这是一所即将投入使用的新学校。到今年9月,这里将迎来一批小学生入学。“九鼎山小学招生后,将有效缓解南川城区的隆化三小、隆化六小、隆化七小三所小学压力。”南川区教委副主任王灿表示。

  与此同时,隆化三小扩建工程现场建设如火如荼。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建设力度的加大,进城人员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进城就读,隆化三小入学就读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学校原有的规模、设施已远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南川区于去年底启动隆化三小扩建工程,完工后,2000余名学生将拥有充足的校舍和活动场地。

  “九鼎山小学和隆化三小,仅仅是南川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王灿介绍,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口向城区及中心集镇涌入,导致南川城区及中心集镇学位紧缺、大班额突出,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普遍薄弱等问题。“再筹措资金10.8亿余元,用于补足校舍场地和教育装备两大短板。”南川给出了这样的有力回应,包括九鼎山小学、新城区初中、书院中学、隆化二小等新建、迁建、改扩建项目陆续动工。数据显示,2016年南川区新建、迁建城区学校5所,改扩建城区和中心集镇学校7所,并实行“交钥匙”工程。

  目前,隆化一小A区、北师大南川附校一期均已竣工投用,增加城区学位5000余个。其余在建工程将于2017年9月全部竣工投用。届时,累计新增城区及中心集镇学位1万余个,将有效缓解大班额问题。

  校际合作 缩小办学差异缓解入学矛盾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人口变动趋势和群众教育需求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南川教育出现了城镇师资紧缺、农村学校师资及学位富余的新问题。

  “我们意识到,择校问题的根本就是选择优质教育资源、选择优质师资的问题,如果不能有效提升农村师资水平,大批农村学生将涌入城区,城区及中心集镇建再多的学校也解决不了学位不足的问题。”王灿介绍,南川区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农村学校师资水平的提升作为缓解入学矛盾的关键。

  一方面,通过全面开展干部教师轮岗交流,充实了农村地区薄弱学校、薄弱学科力量,最大限度缓解了农村教师结构性缺编矛盾。另一方面,通过招聘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毕业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区外引进等方式,新增教师234人,使全区教育人力资源进一步得到优化。

  优化师资队伍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南川区积极探索融合办学、集团办学、捆绑帮扶办学等模式,区内优质校与薄弱校结成18对帮扶对子,3所学校和主城优质学校结对,“新校弱校”、“名校 弱校”的帮扶模式,有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扩展。

  木凉镇中心校是一所典型的乡村学校,在帮扶结对中与隆化一小等3所学校开展结对帮扶,通过“影子教师”跟训实践,一起跟班听课、随班上课,参与到班级管理、学科教研等活动中。在为期一年的交流活动中,教师们表示收获颇丰。该校教师熊常敏表示:“通过跟岗交流,让我教育视野更加开阔,特别是在如何更加有效地管理班级等方面收获很多。”

  结对发展、影子研修等方式让农村教师快速成长,极大地提升了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最近一次南川区综合目标考核中,木凉镇中心校还获得全区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的优异成绩。这样的学校不是个例,有的学校甚至出现生源回流现象。家长们感叹:“家门口的学校越办越好,没有必要再去城里择校了。”

  老师走教 资源共享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今年初,马嘴实验学校专职音乐老师和体育老师均调离本校,可急坏了杨忠福校长等一班人,这意味着全校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八个班级无专业音乐、美术老师上课。

  学校正一筹莫展的时候,南川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提出,可以以片区为单位,采用走教的方式,弥补个别学校学科教师的不足,实现资源共享。

  东城教育管理中心根据马嘴实验学校的具体情况,便在片区八所学校内为该校物色美术和音乐老师,经过学校推荐,本人自愿,分别推荐了隆化五小的重庆市级美术骨干教师何云翔同志和隆化八小优秀音乐教师曾德贤同志到马嘴实验学校开展走班教学,两位老师在做好学校本职工作的同时,一个星期利用一天的时间到马嘴实验学校进行教学,同时对该校的老师进行培训。

  “走教形式的开展,也为我们探索出一条全新的路子,特别是这种城乡学校之间开展的走教活动,既是一种资源共享,又是一种特殊的“均衡”,为城乡教学一体化提供了参考和可能。”南川区东城片区教管中心主任张承刚介绍,马嘴实验学校的走教是一种实现城乡学校教师资源共享的模式。“而东胜小学为了实现中心校与村小的教师资源共享,也探索了另外一种校内走教的模式。”

  东胜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辖区内有中心校一所,村校一所,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年龄老年化,艺体学科师资缺乏,特别是村校无专职英语及艺体学科教师,课程实施效果较差,教学质量不高。由于村校缺乏艺体老师,教导处在排课时,对英语、体育、音乐等学科老师的课程实行中心校、村校跨校排课,中心校艺体教师到村校上课,实行辖区内各校教育资源的共享,保证了课程的开齐上足和实施质量。通过校内中心校与村小的教师走教,学校连续三年获得第一名,中心校和村小组队参加各种比赛获得奖励。

  声音

  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农村教育需求萎缩,教育资源的梯度转移,导致城区及中心集镇教育供给不足,造成了严重的结构性矛盾。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过去的教育改革,更多的是解决老百姓‘有学上’的问题。”王灿介绍,在当前教育结构性矛盾突出的现状中,南川更多关注如何缓解城镇优质资源集聚与农村教育短板突出的矛盾。“我们意识到,解决优质资源的区域调度,就是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灵魂”。”

  为此,南川区采取了多项举措。仅在教育投入上,过去的3年就达到了32.58亿元,2017年初再投入8751万元,用于全区学校运动场软化及新建学校装备配置;2016年通过走教、支教、轮岗交流等方式调度教师400余人……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通过增强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缓解结构性矛盾,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也让教育为区域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添砖加瓦。大量农民工进城,城郊、工业园区等人口集聚,随迁子女的入学需求相应加大。南川区早在2014年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出台了相应政策:流入地无条件接纳随迁子女就近入学。

  重报集团中央厨房 出品

  记者 罗永攀 李析力 实习生 龙伟豪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在重庆大地上】“家门口的学校越办越好,没必要再去城里择校了”
看看南川是如何破题城乡教育一体化困局的

2017-08-10 11:43:06 来源: 0 条评论
【摘要】一方面,通过全面开展干部教师轮岗交流,充实了农村地区薄弱学校、薄弱学科力量,最大限度缓解了农村教师结构性缺编矛盾。学校正一筹莫展的时候,南川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提出,可以以片区为单位,采用走教的方式,弥补个别学校学科教师的不足,实现资源共享。

  书院中学的大课间活动,孩子们在表演篮球操。图片由南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学生们在太极选修课学习太极拳

  南川三中舞蹈班室外形体课

  让每个孩子沐浴教育均衡的春风,从加大力度保障优先发展战略,到全面落实课程改革建设,再到实施教师走教和交流制度……一系列强有力举措让南川区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式发展。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来渝视察时强调,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特别是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全面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民生需求,织就密实的民生保障网。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把好学校建在老百姓的家门口、让好老师留在学生身边、让每个生命都绽放精彩……这是南川对老百姓的承诺。公平的教育资源,公平的入学机会,让南川教育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开阔。

  扩建改建 交钥匙工程新增学位万余个

  眼下正是高温天气,但是在南川区九鼎山小学的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这是一所即将投入使用的新学校。到今年9月,这里将迎来一批小学生入学。“九鼎山小学招生后,将有效缓解南川城区的隆化三小、隆化六小、隆化七小三所小学压力。”南川区教委副主任王灿表示。

  与此同时,隆化三小扩建工程现场建设如火如荼。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建设力度的加大,进城人员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进城就读,隆化三小入学就读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学校原有的规模、设施已远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南川区于去年底启动隆化三小扩建工程,完工后,2000余名学生将拥有充足的校舍和活动场地。

  “九鼎山小学和隆化三小,仅仅是南川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王灿介绍,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口向城区及中心集镇涌入,导致南川城区及中心集镇学位紧缺、大班额突出,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普遍薄弱等问题。“再筹措资金10.8亿余元,用于补足校舍场地和教育装备两大短板。”南川给出了这样的有力回应,包括九鼎山小学、新城区初中、书院中学、隆化二小等新建、迁建、改扩建项目陆续动工。数据显示,2016年南川区新建、迁建城区学校5所,改扩建城区和中心集镇学校7所,并实行“交钥匙”工程。

  目前,隆化一小A区、北师大南川附校一期均已竣工投用,增加城区学位5000余个。其余在建工程将于2017年9月全部竣工投用。届时,累计新增城区及中心集镇学位1万余个,将有效缓解大班额问题。

  校际合作 缩小办学差异缓解入学矛盾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人口变动趋势和群众教育需求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南川教育出现了城镇师资紧缺、农村学校师资及学位富余的新问题。

  “我们意识到,择校问题的根本就是选择优质教育资源、选择优质师资的问题,如果不能有效提升农村师资水平,大批农村学生将涌入城区,城区及中心集镇建再多的学校也解决不了学位不足的问题。”王灿介绍,南川区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农村学校师资水平的提升作为缓解入学矛盾的关键。

  一方面,通过全面开展干部教师轮岗交流,充实了农村地区薄弱学校、薄弱学科力量,最大限度缓解了农村教师结构性缺编矛盾。另一方面,通过招聘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毕业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区外引进等方式,新增教师234人,使全区教育人力资源进一步得到优化。

  优化师资队伍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南川区积极探索融合办学、集团办学、捆绑帮扶办学等模式,区内优质校与薄弱校结成18对帮扶对子,3所学校和主城优质学校结对,“新校弱校”、“名校 弱校”的帮扶模式,有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扩展。

  木凉镇中心校是一所典型的乡村学校,在帮扶结对中与隆化一小等3所学校开展结对帮扶,通过“影子教师”跟训实践,一起跟班听课、随班上课,参与到班级管理、学科教研等活动中。在为期一年的交流活动中,教师们表示收获颇丰。该校教师熊常敏表示:“通过跟岗交流,让我教育视野更加开阔,特别是在如何更加有效地管理班级等方面收获很多。”

  结对发展、影子研修等方式让农村教师快速成长,极大地提升了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最近一次南川区综合目标考核中,木凉镇中心校还获得全区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的优异成绩。这样的学校不是个例,有的学校甚至出现生源回流现象。家长们感叹:“家门口的学校越办越好,没有必要再去城里择校了。”

  老师走教 资源共享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今年初,马嘴实验学校专职音乐老师和体育老师均调离本校,可急坏了杨忠福校长等一班人,这意味着全校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八个班级无专业音乐、美术老师上课。

  学校正一筹莫展的时候,南川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提出,可以以片区为单位,采用走教的方式,弥补个别学校学科教师的不足,实现资源共享。

  东城教育管理中心根据马嘴实验学校的具体情况,便在片区八所学校内为该校物色美术和音乐老师,经过学校推荐,本人自愿,分别推荐了隆化五小的重庆市级美术骨干教师何云翔同志和隆化八小优秀音乐教师曾德贤同志到马嘴实验学校开展走班教学,两位老师在做好学校本职工作的同时,一个星期利用一天的时间到马嘴实验学校进行教学,同时对该校的老师进行培训。

  “走教形式的开展,也为我们探索出一条全新的路子,特别是这种城乡学校之间开展的走教活动,既是一种资源共享,又是一种特殊的“均衡”,为城乡教学一体化提供了参考和可能。”南川区东城片区教管中心主任张承刚介绍,马嘴实验学校的走教是一种实现城乡学校教师资源共享的模式。“而东胜小学为了实现中心校与村小的教师资源共享,也探索了另外一种校内走教的模式。”

  东胜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辖区内有中心校一所,村校一所,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年龄老年化,艺体学科师资缺乏,特别是村校无专职英语及艺体学科教师,课程实施效果较差,教学质量不高。由于村校缺乏艺体老师,教导处在排课时,对英语、体育、音乐等学科老师的课程实行中心校、村校跨校排课,中心校艺体教师到村校上课,实行辖区内各校教育资源的共享,保证了课程的开齐上足和实施质量。通过校内中心校与村小的教师走教,学校连续三年获得第一名,中心校和村小组队参加各种比赛获得奖励。

  声音

  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农村教育需求萎缩,教育资源的梯度转移,导致城区及中心集镇教育供给不足,造成了严重的结构性矛盾。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过去的教育改革,更多的是解决老百姓‘有学上’的问题。”王灿介绍,在当前教育结构性矛盾突出的现状中,南川更多关注如何缓解城镇优质资源集聚与农村教育短板突出的矛盾。“我们意识到,解决优质资源的区域调度,就是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灵魂”。”

  为此,南川区采取了多项举措。仅在教育投入上,过去的3年就达到了32.58亿元,2017年初再投入8751万元,用于全区学校运动场软化及新建学校装备配置;2016年通过走教、支教、轮岗交流等方式调度教师400余人……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通过增强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缓解结构性矛盾,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也让教育为区域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添砖加瓦。大量农民工进城,城郊、工业园区等人口集聚,随迁子女的入学需求相应加大。南川区早在2014年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出台了相应政策:流入地无条件接纳随迁子女就近入学。

  重报集团中央厨房 出品

  记者 罗永攀 李析力 实习生 龙伟豪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 汤丹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