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脱贫攻坚进行时】深山“土货”怎么销?武隆电商扶贫送出致富的味道

来源:华龙网-重庆商报2017-09-01

寻味武隆O2O馆内展示的当地特产 记者 孙磊 摄

电商平台来火炉镇收购脆桃 记者 孙磊 摄

    “龙宝塘三通湾,十年耕种九年淹,大人饿得咕咕叫,细娃饿得惊叫唤……”

    这是对当时武隆仙女山镇龙宝塘村的真实写照。

    如今这座位于武隆西北角的小山村,在山水之间找到了致富的机会。每年这里迎接超过万人的游客前来避暑游玩。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初视察重庆时指出,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脱贫摘帽要坚持成熟一个摘一个,既防止不思进取、等靠要,又防止揠苗助长、图虚名。

    近些年武隆以电商为支点,撬动旅游和农业两大产业与电商融合,撑起了扶贫重担。

    深山“土货”飞进百姓家

    最近,武隆火炉镇的“仙女脆桃”可谓是火热了一把,除了武隆本地,很多外地人都知道“仙女脆桃”,而且口碑都是极好,吃过的人没有一个不说好吃的。

    不过,就是这么好吃的桃子,最开始却只能在本地销售,一斤价格卖不到几块钱。不仅是脆桃,由于武隆位于武陵山与大娄山交界处,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当地农产品资源丰富,拥有羊角豆干、芙蓉江野鱼、有机茶叶、高山蔬菜、晶丝苕粉、鳅田稻等大量特色产品。但山高坡陡,也导致很多农产品卖不出去,这是制约山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如何给“土货”找买家?这是摆在武隆人面前的难题。随着武隆扶贫攻坚战役开始,武隆因地制宜出台22项脱贫政策,实施十大攻坚行动。

    申建忠是火炉镇筏子村种桃大户。申建忠告诉记者,过去筏子村的脆桃虽然在武隆很有名气,但是路不好走,也没什么品牌,销量并不太好。“但是自从登上‘寻味武隆’平台,脆桃的销量一下就变好了。

    记者了解到,“寻味武隆”正是武隆着力打造的农村电商品牌之一。实际上,通过这样的电商平台,武隆的各种农村土货迅速走出深山,来到了千家万户的桌上,而且卖出了以前不敢想的价格。

    “从今年7月到现在,在网上已经陆续卖出了2万多斤脆桃,每斤15元。”谈到收成,申建忠兴奋地表示。火炉镇负责人坦言,通过电商平台的辐射效应,很多商人甚至慕名来到这里买桃子。

    脆桃的成功,实际上只是武隆依托电商发展农业的一个缩影。据统计,目前该区共整合电商品牌36个,建成186个农村电商服务点,实现乡村电商全覆盖。

    农商游全面融合促扶贫

    “鸭江镇位于武隆西北部,有百年传承的鸭平吹打和鸭江老咸菜……”在仙女山游客接待中心“寻味武隆”O2O体验馆——风情武隆区块,一块块介绍武隆各地风情的大幅照片格外引人注目,生动诠释了武隆农、商、旅融合发展的电商思维。

    这个面积达2500平方米的体验馆,建于2015年,是武隆电商与产业融合的典型样本。据悉,武隆区电商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是这个体验馆的平台运营商,主要负责旅游电商的运营和孵化。该公司拥有线上线下两个平台,整合了武隆吃、喝、玩、乐、游、购、娱等各种旅游要素,重点打造文化武隆、味觉武隆、中国特产、武隆馆、风情武隆等。

    寻味武隆O2O馆总经理陈明亿介绍,通过整合在线旅游、文体在线、线上订票、酒店预订、特产网购、美食订餐等信息,把武隆的美食美景全部呈现到消费者面前。游客在这里不仅能品味地道的武隆美食,还可以通过图像视频或模拟装置,深入了解产品的制作工艺,以及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

    “目前,体验馆已上线乡村馆5个,认证商家51家,整合品牌36个,上线销售单品1561个。”陈明亿表示,游客在这里不仅能品味地道的武隆美食,还可获取旅游资讯,选择心仪的旅游目的地,旅游结束后,再通过电商购买特产。

    据介绍,去年“双十二”期间,“寻味武隆”联动26个乡镇,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对农特产品进行打捆营销,大洞河蜂蜜、平桥莲藕粉、土坎苕粉、白云土鸡蛋、后坪雪莲果等农特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今年“双11”平台将进一步加强农特产品的营销。

    电商助武隆走上致富快车道

    秦超林今年51岁,家住武隆仙女山镇龙宝塘村,随着武隆旅游的发展,他也开启了生态农家乐,在农家乐周围种植了梨子、猕猴桃、葡萄等40多亩,每年纯收入超过了10万元。

    像秦超林一样,如今龙宝塘已经有45家农家乐,人均收入从2010年的6245元增长到2016年的14090元,全村贫困户从107户减少到3户。

    自2015年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武隆明确了“生态+精准扶贫”“旅游+精准扶贫”“电商+精准扶贫”“金融+精准扶贫”“股权+精准扶贫”五种扶贫模式,开始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电商等领域深度融合。这一步无疑走对了。今年以来,武隆电商交易额超过5亿元,同比增长近3倍,比去年同期翻了两番,这座美丽的小城,也理所当然的迈入了农村电商的新时代。

    为了发展电商,武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电子商务的战略走向和实施路径,并出台了《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扶持办法》等一系列重要文件。

    “仙女红”是乌龙指明的特产品牌。以前“仙女红”只能通过当地特产店销售,因为销售渠道单一,销售额一直提不上去。2016年,当地政府牵线搭桥,“仙女红”鲊海椒与“寻味武隆”电商馆正式“联姻”。由于电商馆采取O2O模式,既可以线下体验,又可以线上购买,且只收取交易额的5%作为服务费,这招很管用。仙女红的销售突然好起来,第一个月,“仙女红”销售额就增加了10多万元。之后,每月都大幅增长。

    “武隆电商发展主要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户受益’的模式,而电商品牌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武隆区相关负责人说,如今通过互联网 把武隆的旅游资源和特色资源推向更大的市场,对提升旅游知名度,加快扶贫进程,都具有重大意义。

    记者手记

    扶贫更需

    新思维

    “养儿不用教,武隆走一遭”,20年前,这句话是武隆贫困状态的真实写照。对于武隆而言,“扶贫攻坚”并不轻松。

    在云雾缭绕的仙女山腹地,武隆人垒土筑埂、开渠引灌,在千岭万壑里与恶劣的生存条件、自然环境,进行艰苦抗争的坚毅所折服。

    多年的扶贫开发,剩下的多半是“硬骨头”。新时期,更需要新思路。突破了传统的思维定式,苕粉还是那些苕粉,桃子还是原来的桃子,但认识变了,它不再是束缚和羁绊,而是潜力和优势。

    对武隆人而言,创新思维意味着,善于把解决扶贫攻坚的具体问题,与有效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成非常之事,必用非常之功。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考验着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扶贫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创新的思维与想法。

    车到山前必有路!这条致富路是需要运用大智慧去寻找的,更是需要信心和勇气。

    记者 吴金明 孙磊

点击进入专题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脱贫攻坚进行时】深山“土货”怎么销?武隆电商扶贫送出致富的味道

2017-09-01 11:17:28 来源: 0 条评论
【摘要】这座位于武隆西北角的小山村,在山水之间找到了致富的机会。每年这里迎接超过万人的游客前来避暑游玩。

寻味武隆O2O馆内展示的当地特产 记者 孙磊 摄

电商平台来火炉镇收购脆桃 记者 孙磊 摄

    “龙宝塘三通湾,十年耕种九年淹,大人饿得咕咕叫,细娃饿得惊叫唤……”

    这是对当时武隆仙女山镇龙宝塘村的真实写照。

    如今这座位于武隆西北角的小山村,在山水之间找到了致富的机会。每年这里迎接超过万人的游客前来避暑游玩。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初视察重庆时指出,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脱贫摘帽要坚持成熟一个摘一个,既防止不思进取、等靠要,又防止揠苗助长、图虚名。

    近些年武隆以电商为支点,撬动旅游和农业两大产业与电商融合,撑起了扶贫重担。

    深山“土货”飞进百姓家

    最近,武隆火炉镇的“仙女脆桃”可谓是火热了一把,除了武隆本地,很多外地人都知道“仙女脆桃”,而且口碑都是极好,吃过的人没有一个不说好吃的。

    不过,就是这么好吃的桃子,最开始却只能在本地销售,一斤价格卖不到几块钱。不仅是脆桃,由于武隆位于武陵山与大娄山交界处,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当地农产品资源丰富,拥有羊角豆干、芙蓉江野鱼、有机茶叶、高山蔬菜、晶丝苕粉、鳅田稻等大量特色产品。但山高坡陡,也导致很多农产品卖不出去,这是制约山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如何给“土货”找买家?这是摆在武隆人面前的难题。随着武隆扶贫攻坚战役开始,武隆因地制宜出台22项脱贫政策,实施十大攻坚行动。

    申建忠是火炉镇筏子村种桃大户。申建忠告诉记者,过去筏子村的脆桃虽然在武隆很有名气,但是路不好走,也没什么品牌,销量并不太好。“但是自从登上‘寻味武隆’平台,脆桃的销量一下就变好了。

    记者了解到,“寻味武隆”正是武隆着力打造的农村电商品牌之一。实际上,通过这样的电商平台,武隆的各种农村土货迅速走出深山,来到了千家万户的桌上,而且卖出了以前不敢想的价格。

    “从今年7月到现在,在网上已经陆续卖出了2万多斤脆桃,每斤15元。”谈到收成,申建忠兴奋地表示。火炉镇负责人坦言,通过电商平台的辐射效应,很多商人甚至慕名来到这里买桃子。

    脆桃的成功,实际上只是武隆依托电商发展农业的一个缩影。据统计,目前该区共整合电商品牌36个,建成186个农村电商服务点,实现乡村电商全覆盖。

    农商游全面融合促扶贫

    “鸭江镇位于武隆西北部,有百年传承的鸭平吹打和鸭江老咸菜……”在仙女山游客接待中心“寻味武隆”O2O体验馆——风情武隆区块,一块块介绍武隆各地风情的大幅照片格外引人注目,生动诠释了武隆农、商、旅融合发展的电商思维。

    这个面积达2500平方米的体验馆,建于2015年,是武隆电商与产业融合的典型样本。据悉,武隆区电商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是这个体验馆的平台运营商,主要负责旅游电商的运营和孵化。该公司拥有线上线下两个平台,整合了武隆吃、喝、玩、乐、游、购、娱等各种旅游要素,重点打造文化武隆、味觉武隆、中国特产、武隆馆、风情武隆等。

    寻味武隆O2O馆总经理陈明亿介绍,通过整合在线旅游、文体在线、线上订票、酒店预订、特产网购、美食订餐等信息,把武隆的美食美景全部呈现到消费者面前。游客在这里不仅能品味地道的武隆美食,还可以通过图像视频或模拟装置,深入了解产品的制作工艺,以及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

    “目前,体验馆已上线乡村馆5个,认证商家51家,整合品牌36个,上线销售单品1561个。”陈明亿表示,游客在这里不仅能品味地道的武隆美食,还可获取旅游资讯,选择心仪的旅游目的地,旅游结束后,再通过电商购买特产。

    据介绍,去年“双十二”期间,“寻味武隆”联动26个乡镇,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对农特产品进行打捆营销,大洞河蜂蜜、平桥莲藕粉、土坎苕粉、白云土鸡蛋、后坪雪莲果等农特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今年“双11”平台将进一步加强农特产品的营销。

    电商助武隆走上致富快车道

    秦超林今年51岁,家住武隆仙女山镇龙宝塘村,随着武隆旅游的发展,他也开启了生态农家乐,在农家乐周围种植了梨子、猕猴桃、葡萄等40多亩,每年纯收入超过了10万元。

    像秦超林一样,如今龙宝塘已经有45家农家乐,人均收入从2010年的6245元增长到2016年的14090元,全村贫困户从107户减少到3户。

    自2015年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武隆明确了“生态+精准扶贫”“旅游+精准扶贫”“电商+精准扶贫”“金融+精准扶贫”“股权+精准扶贫”五种扶贫模式,开始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电商等领域深度融合。这一步无疑走对了。今年以来,武隆电商交易额超过5亿元,同比增长近3倍,比去年同期翻了两番,这座美丽的小城,也理所当然的迈入了农村电商的新时代。

    为了发展电商,武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电子商务的战略走向和实施路径,并出台了《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扶持办法》等一系列重要文件。

    “仙女红”是乌龙指明的特产品牌。以前“仙女红”只能通过当地特产店销售,因为销售渠道单一,销售额一直提不上去。2016年,当地政府牵线搭桥,“仙女红”鲊海椒与“寻味武隆”电商馆正式“联姻”。由于电商馆采取O2O模式,既可以线下体验,又可以线上购买,且只收取交易额的5%作为服务费,这招很管用。仙女红的销售突然好起来,第一个月,“仙女红”销售额就增加了10多万元。之后,每月都大幅增长。

    “武隆电商发展主要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户受益’的模式,而电商品牌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武隆区相关负责人说,如今通过互联网 把武隆的旅游资源和特色资源推向更大的市场,对提升旅游知名度,加快扶贫进程,都具有重大意义。

    记者手记

    扶贫更需

    新思维

    “养儿不用教,武隆走一遭”,20年前,这句话是武隆贫困状态的真实写照。对于武隆而言,“扶贫攻坚”并不轻松。

    在云雾缭绕的仙女山腹地,武隆人垒土筑埂、开渠引灌,在千岭万壑里与恶劣的生存条件、自然环境,进行艰苦抗争的坚毅所折服。

    多年的扶贫开发,剩下的多半是“硬骨头”。新时期,更需要新思路。突破了传统的思维定式,苕粉还是那些苕粉,桃子还是原来的桃子,但认识变了,它不再是束缚和羁绊,而是潜力和优势。

    对武隆人而言,创新思维意味着,善于把解决扶贫攻坚的具体问题,与有效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成非常之事,必用非常之功。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考验着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扶贫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创新的思维与想法。

    车到山前必有路!这条致富路是需要运用大智慧去寻找的,更是需要信心和勇气。

    记者 吴金明 孙磊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 李仙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