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在重庆大地上】搭上“互联网+”快车:奉节脐橙富了一方人 土货在家变现金
奉节县竹坪村,蒋小明的丈夫在喂鸡。 记者 谢聘 摄
9月20日,奉节县朱衣镇仙女村,金书华站在柏油公路上,看着漫山遍野翠绿的脐橙树以及已压弯树枝的累累硕果,心里一阵澎湃:这又是一个丰收年。去年,靠着家里10亩地的脐橙树,他家里收入了20多万元,而其中七成都是线上销售。
去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视察时指出,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脱贫摘帽要坚持成熟一个摘一个,既防止不思进取、等靠要,又防止揠苗助长、图虚名。
搭上“互联网+”快车,不但让奉节脐橙走向了全国,果农们收入逐年增加。电商也在全县各个乡村深入扎根,腊肉、土鸡蛋、蜂蜜、洋芋……这些当地的土特产通过线上销售热销到北上广深,土货变成了现金。
七成线上销售 10亩脐橙年入20余万
仙女村距离奉节县城大约半个小时的车程,村子沿着长江蜿蜒而建。这里的环境适合种植脐橙,个大味儿甜,是奉节脐橙的一大产地,长江边上的山头上,都种满了脐橙树。
金书华是村里的脐橙种植大户,年过花甲的他一身黝黑的皮肤,精气神很好,说起话来中气十足。去年,金书华靠着家里的10亩地脐橙,赚了20多万元。
“70%是靠网上卖的,卖的好还卖起价了。”金书华说,女儿在江苏上班,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了售卖脐橙的消息。去年春节前,江苏一家企业老板就通过微信联系购买了几百件送给员工,“一件20斤,118元,卖给那个老板就卖了十几万元。”
“2013年以前,我们都是挑到江边去卖,辛苦也卖不起价。”金书华说,现在线上销售十分便利,脐橙打包后让快递公司直接上门拉货寄送,不用自己再费劲运送。村里人种脐橙都富起来了,最差的家庭一年至少有10万的收入。
电商深入乡村
土货在家就能变现金
在奉节,不仅脐橙搭上了电商这趟快车,各种土货农产品也通过电商平台变现,成为了农民们最直接的收益。
9月20日中午,奉节县竹坪村,蒋小明和丈夫来到屋后的山上,为养殖的200只乌鸡喂食后,从鸡圈里摸出了十几个鸡蛋。再过两天,这些收集起来的鸡蛋就将通过电商平台,送到千里之外的广州、上海。
“蔡老板一般隔几天就会上门来收,我们不用出门,就可以把鸡蛋换成现金。”蒋小明说,他家养的200只鸡,最多一天可以捡七八十个蛋,一个月可以收入2000多元。
他口中的“蔡老板”,是“农村淘宝”竹坪村服务站的蔡茂林。这个服务站在全国都具有知名度,开业交易额达到150万元,还获得了2015年农村淘宝双十一预售爆款王。
2016年,蔡茂林和村民又一起在村里搞起养殖合作社。前期将鸡苗发给贫困户养殖,等到母鸡开始下蛋,以1元/枚的价格回收。公鸡长大后,以80元/只回收。收来的鸡蛋,蔡茂林再通过淘宝、微信等方式卖到主城,甚至北上广深。
除了乌鸡和鸡蛋,当地的腊肉、洋芋、蜂蜜、红薯粉这些土货也通过电商平台,卖到了全国。去年,蒋小明通过售卖家里的土蜂蜜,又收入了1万多元。
打造“互联网+”强县
8条物流线通达全部乡镇
“全县有8条物流线,覆盖了全部30多个乡镇、街道。”奉节县商务局局长刘光华介绍,奉节县目前有农村淘宝、淘实惠、京东三家大型电商平台入驻。截至今年8月底,在县工商局登记注册的电商市场主体共有482家(其中企业257家,个体工商户225家),各类网店1800余家,从业人员5200余人,农特产品加工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有51家(共获得生产许可证55个)。其中,今年新增电商市场主体148家(企业25家,个体工商户123家)。同时,全县有一定规模物流快递企业38家,从业人员417人,营业面积6500平方米,平均每天固定到奉车辆38辆,今年1~8月快递进出口比为2.91:1(进口量:366.7万件,出口量:125.96万件),业务总量同比增长52.08%,在渝东北地区排第一。
据悉,今年1~8月奉节网销商品前10位分别为:奉节脐橙、高山腊肉、乡坛子系列佐餐小菜、牛肉干、月饼、鸡蛋、干土豆块(片)、蜂蜜、粉条、家具。
刘光华表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奉节脐橙网络销售额正在逐年递增。“2015年线上卖了6000吨,2016年线上卖了2.4万吨,今年应该会持续增多。”刘光华说,县里正在全力推动奉节脐橙上行,还专门设置了奉节脐橙网络营销奖励,网销量达到2000吨以上,就会获得100万元的奖金。
“我县还正在全力创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刘光华介绍,目前奉节县正在从产业园建设、快递物流企业整合、物流通道建设、信息化建设等多方面全力打造“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商强县。
记者 谢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