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患者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病有所医’,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10月19日,重医附一院党委书记许平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称,这让广大医务工作者深受鼓舞。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让患者有了实实在在获得感
“近年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让患者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许平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以患者为中心,让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得到了满足。
以重医附一院为例,医院党委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健康利益,开展了“一年一个主题,一年一个重点”的党建工作。
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让医院取得长足进步,先后涌现出党的十八大代表杨培增和党的十九大代表赵庆华,建成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7个,数量居全国医院第12位。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以及疑难杂症的诊治工作中也取得了突出成绩,在人民群众中赢得了良好口碑。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医疗卫生领域,同样存在着优质医疗资源不平衡的问题。”许平说,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我市通过医联体建设、远程诊疗、帮扶结对等形式,增强了基层群众的获得感。
早在2011年,重医附一院就率先拉开了我市医联体建设的序幕,如今已形成“1+3+13+5”的构架,即“以重医附一院院本部为核心,3家直属分院、13家医联体医院和5家市外医院”的医联体格局。
“我们会派专家下去坐诊,带动学科发展、培养人才等,为基层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许平说,下一步他们将做精做强医联体,让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下沉,逐步实现市民“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也让许平印象深刻。
许平说,今年9月9日,我市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正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一个多月来,改革呈现出“四升四降三满意”的趋势。“四升”即医院服务量稳步上升、医疗收入稳步上升、服务性收入占比上升、普通门诊就诊人次上升;“四降”即药占比下降、次均医疗费用下降、大型设备检查收入占比下降、专家门诊就诊人次下降;“三满意”即患者满意、医务人员满意、医院满意,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