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南岸迎龙打造四季垄耕开心农场 荒地变成市民“菜篮子”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7-11-03

 

  11月2日,南岸区迎龙镇北斗村,村民正在开心农场里除草。记者郑宇 摄

  11月2日,初冬的太阳暖洋洋。在南岸区迎龙镇北斗村四季垄耕开心农场,几位村民正趁好天气在地里除草、摘菜。

  这是迎龙镇四季垄耕开心农场发展的第四个年头,当地通过流转整合土地资源,将荒地集中起来,形成了适度规模的蔬菜经营体系,并通过市民认种的方式提高附加值,原来一文不名的荒地如今亩产值达到2万元,身价倍增。

  “这里就在城区旁边,打工很方便,早两年,村民大多出去打工了,土地就闲置下来。”四季垄耕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光合指着种满蔬菜的土地说道。

  好生生的地就这样荒废了。当时,“网上偷菜”风靡,于是村支书和村主任灵机一动:我们这里离城区这么近,交通便捷,何不搞一个现实版的“开心农场”呢?

  说干就干:该村先是成立专业合作社,然后流转土地,再发动村民进行栽种,一个新兴的农业项目就此发展起来。

  “村集体以每亩每年1300元的价格从村民手里流转了150亩地,然后再返聘50余名村民作为产业工人,统一购进种子、农资等进行规范的技术指导。土地的性质没变,但由于有了一定规模,再加上对接了市场,身价当然就不一样了。”赵光合说。

  在对接市场方面,合作社引入了“社区支持农业”的模式:他们将一亩土地分成十份,每份以2000元/年的价格吸引市民认种,每周为认种土地的市民提供6斤以上的当季蔬菜,使先种后卖的传统农业经营变为了先卖后种的订单农业——这样一来,尽管种的只是蔬菜,但亩产值却达到了2万元。目前在四季垄耕开心农场认种的市民及单位达到300余户,仅此一项就为当地带来60万元/年的收入。

  村集体有了收入来源,老百姓也得到了实惠。现在,村集体每年拿出资金,为全村1621人补贴医保费用,村里的学生考上了大学、80岁以上的老人过生日,村里都要进行奖励或补助。“土地就是我们的命根子,过去我们自种自收,现在我们则是在土地上打工,月工资2000元,收入比过去还高。”59岁的村民唐安光说。

  北斗村村支书杨孝刚则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十九大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让他们感觉找到了方向,也坚定了发展的信心。下一步,他们将加大设施农业的发展力度,种植蓝莓、草莓等高附加值的精品农业,不断提升盈利能力,壮大集体经济,让大家的土地得到更好的利用。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南岸迎龙打造四季垄耕开心农场 荒地变成市民“菜篮子”

2017-11-03 10:21:11 来源: 0 条评论

 

  11月2日,南岸区迎龙镇北斗村,村民正在开心农场里除草。记者郑宇 摄

  11月2日,初冬的太阳暖洋洋。在南岸区迎龙镇北斗村四季垄耕开心农场,几位村民正趁好天气在地里除草、摘菜。

  这是迎龙镇四季垄耕开心农场发展的第四个年头,当地通过流转整合土地资源,将荒地集中起来,形成了适度规模的蔬菜经营体系,并通过市民认种的方式提高附加值,原来一文不名的荒地如今亩产值达到2万元,身价倍增。

  “这里就在城区旁边,打工很方便,早两年,村民大多出去打工了,土地就闲置下来。”四季垄耕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光合指着种满蔬菜的土地说道。

  好生生的地就这样荒废了。当时,“网上偷菜”风靡,于是村支书和村主任灵机一动:我们这里离城区这么近,交通便捷,何不搞一个现实版的“开心农场”呢?

  说干就干:该村先是成立专业合作社,然后流转土地,再发动村民进行栽种,一个新兴的农业项目就此发展起来。

  “村集体以每亩每年1300元的价格从村民手里流转了150亩地,然后再返聘50余名村民作为产业工人,统一购进种子、农资等进行规范的技术指导。土地的性质没变,但由于有了一定规模,再加上对接了市场,身价当然就不一样了。”赵光合说。

  在对接市场方面,合作社引入了“社区支持农业”的模式:他们将一亩土地分成十份,每份以2000元/年的价格吸引市民认种,每周为认种土地的市民提供6斤以上的当季蔬菜,使先种后卖的传统农业经营变为了先卖后种的订单农业——这样一来,尽管种的只是蔬菜,但亩产值却达到了2万元。目前在四季垄耕开心农场认种的市民及单位达到300余户,仅此一项就为当地带来60万元/年的收入。

  村集体有了收入来源,老百姓也得到了实惠。现在,村集体每年拿出资金,为全村1621人补贴医保费用,村里的学生考上了大学、80岁以上的老人过生日,村里都要进行奖励或补助。“土地就是我们的命根子,过去我们自种自收,现在我们则是在土地上打工,月工资2000元,收入比过去还高。”59岁的村民唐安光说。

  北斗村村支书杨孝刚则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十九大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让他们感觉找到了方向,也坚定了发展的信心。下一步,他们将加大设施农业的发展力度,种植蓝莓、草莓等高附加值的精品农业,不断提升盈利能力,壮大集体经济,让大家的土地得到更好的利用。

[责任编辑: 李仙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