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树形象 实绩惠民生】兰小兵:每天开着船围绕郭家沱转圈圈
人物素描
兰小兵,45岁,中共党员,市环卫集团水域环境有限公司水域环境3号清漂船轮机长。作为清漂船上的技术总管,兰小兵每天工作大部分时间是和15个操作手柄和4台柴油机打交道,操作船上收集舱、储存舱和机械抓手,对水面上的垃圾进行收集。
故事背景
11月2日,水域环境有限公司对新配置的全新自动清漂船进行试运行,新船技术总负责便是兰小兵。“目前无可代替,只能是他,让他先去带头摸透这些设备比较放心,之前水域环境3号也是他自己摸索操作技术和维修,摸索出一套操作流程。”水域环境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人物感言
“现在大家对环境越来越重视了,我们当然是希望通过努力,多跑一趟机舱,多跑一趟江面,让大家在江边散步的时候看到的江面是干净的、没有污染的。我希望通过我们每天在水面上兜兜转转,能给大家提供一个江清岸洁的环境。”兰小兵说。
重庆晚报记者上船体验清漂作业时,兰小兵正在操作设备,将船上储存舱里的垃圾转运至岸上的垃圾运输车上。
重庆主城区水域垃圾清漂保洁工作主要依靠清漂船作业来完成,江北区郭家沱停靠的水域环境3号,是一艘设施先进的全自动清漂船。收集、储存、转运等都是机械化操作,而兰小兵就是这些机械的“保姆”兼操作员。
每天围着水上垃圾打转
“最近捞上来的都是树枝、塑料、塑胶等,这些垃圾都比较轻,装满一舱也就几吨。夏天汛期的时候多是水白菜和水葫芦,那些要重一些。转运的时候储存舱和收集舱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太近了接近的地方垃圾要卡住,太远了垃圾要抛洒掉。”兰小兵一边介绍,一边熟练地拨动操作手柄。船长鲁仲仁配合挪动船的位置,将储存舱里的垃圾先运至收集舱,再倾倒至垃圾运输车上。
水域环境3号是重庆主城最先进的清漂船,除了基本的操作外,如何发挥这艘船的最大作用,便是兰小兵要钻研的工作。兰小兵之前是在一艘往返重庆到上海的货轮上工作,从机工做起慢慢做到了轮机长,2014年转到了清漂船上。
水域环境3号上有4台柴油机,其中两台主机为船提供动力。兰小兵作为轮机长,是全船机械、电力、电气设备的总负责人。将垃圾转运后,水域环境3号便开始在郭家沱的回水沱内打转:船长将船开至垃圾较为集中的一片水域,兰小兵操作控制手柄,将船头位置的收集舱一端伸入水中,打开传送带开关,水面上的垃圾开始随着传送带送进储存舱。在这个过程中,兰小兵和船长要相互配合,船要追着水面上的垃圾走。从远处看,水域环境3号不断打转,像一条贪吃蛇一样将水面的垃圾吃进储存舱。
把可做可不做的工作都做了
10月30日,重庆晚报记者再次登上水域环境3号清漂船跟访,这次船长换成了向世新,轮机长依然是兰小兵。
“他的工作很难代替,其实按照轮机长标准职责划分,他负责保持4台发动机正常运转就行,他不但做了轮机长的工作,还主动承担了清漂船收集设备操作以及设备养护的工作。”向世新介绍。除了操作收集舱和储存舱,兰小兵还要操作一个机械抓手。
记者发现,兰小兵主要通过15个操作手柄控制所有的设备,台前方是一个柴油机监控显示器,“光看这个不行,每隔半小时必须下机舱去查看。”兰小兵说,这是他对自己的特殊要求,“你也不知道上游什么时候要漂下来垃圾,船和设备要随时派得上用场。”
记者跟随兰小兵到发动机机舱,柴油机噪声轰鸣、震耳发聩。机舱高度只有1.5米左右,1.7米的兰小兵打着电筒弯腰进入。“主要是检查4台柴油机运转是否正常,看一下压力、水温、油温在不在正常范围,以及有没有漏液。”兰小兵说,其实在操作台通过视频监控也可以看到大致的运行情况,但下去检查会更放心。“轮机长做这种检查,一个小时一次也可以,两个小时一次也可以,半天一次也说得过去,但这种是预防性故障检查,不能出了问题再下去,那时就已经来不及了。所以我对自己要求半个小时检查一次,防患于未然,让清漂船随时可以进行清漂作业。”
每天中午,兰小兵和船长等几个人简单在船上吃过中饭,短暂休息后,又继续围着回水沱的垃圾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