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精准脱贫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强调“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市委五届三次全会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作为“八项战略行动计划”之一,着力使重庆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并作出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行动部署。未来应将绿色发展理念“注入”精准脱贫工作,在绿色生态经济发展中实现精准脱贫,在精准脱贫中发展绿色生态经济。
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在精准脱贫全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绿色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是深刻体现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大理念。要加强贫困地区精准脱贫的顶层设计,将新的发展理念嵌入区域精准脱贫制度体系、体制机制设计中,构建绿色关联型、生态导向型精准脱贫发展规划体系,长远规划、合理调整、科学布局区域经济生产空间、社会生活空间、绿色生态空间。精准识别体现公正透明、精准管理体现节约高效、精准考核体现低碳节能,在精准脱贫全过程中贯穿“环保、低碳、节能”的绿色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的要求,为精准脱贫注入强大活力。
此外,精准脱贫各类主体应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一是政府充分发挥作用,制定出台绿色产业脱贫行动计划、绿色生活行动计划等一系列具有指导性、针对性的创新计划和制度安排,形成“谋篇布局远、实施操作细、实践落地实”的工作基调。二是企业充分依托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在精准脱贫产业中深度挖掘绿色资源的市场价值,在绿色生态保护中提升精准脱贫的“含绿量”。三是居民主体自觉培育绿色生活和消费观念,提倡衣、食、住、行、游、购等各方面绿色环保,推动绿色型消费、绿色化出行,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精准脱贫全区域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精准脱贫横联东中西部各区域、纵贯省市县乡村各层级,生态资源多样、发展差异大,需分类甄别、分域施策。一是生态资源匮乏地区要着力调整脱贫产业结构和布局,向绿色产业、科技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由“灰”转“绿”、由“黑”变“绿”,加强环境综合治理。二是生态资源丰富地区,要深入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紧紧围绕当地绿色生态的最大优势,做大做强特色绿色生态农业,做精做深绿色加工制造业,做实做细绿色现代服务业。将绿色环境变为绿色要素,向绿色要发展红利,推动精准脱贫提档升级;将绿色资源变为绿色资本,向绿色要市场红利,推动精准扶贫向自主脱贫转换;将绿色生态变为绿色生活,向绿色要民生红利,推动精准脱贫与生态文明同轨同向。
同时,完善体制机制,精准脱贫全视野体现绿色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一是构建完善政策体系和市场体系。鼓励企业主体根据自身优势创新绿色科技,融通技术革新、要素配置和产品转化的市场对接和准入机制;创新绿色财政、绿色税收、绿色金融及绿色投融资脱贫机制以及相关发展补贴、补偿政策,平衡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二是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及责任考核体系。探索构建科学合理、包容公平的“绿色脱贫指数”,分析和评价脱贫的实际效果,用目标责任制考核地方政府的工作。三是构建绿色脱贫和乡村振兴相关联的发展机制。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成效,为绿色脱贫增添新的内生动力。
(作者单位:重庆国际投资咨询集团智库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