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坚定文化自信,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7-12-1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实质,并将之坚决贯彻到实践中,对于回答新课题、完成新任务、开创新局面、成就新作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要不忘初心,奋力推进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创新。先进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把握社会规律、引导社会发展、反映社会本质所形成的,经得起实践检验并被社会认同的文化成果。马克思主义就是兼具科学性与革命性、完整性与开放性、继承性与创造性、人民性与人类性的先进文化。在它的指引下,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为己任。一路走来,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带领广大人民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历史方位,走出了一条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道路。毫无疑问,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根本上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维护文化安全、提升文化形象、扩大文化影响、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为我们在新时代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创新的新征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要永葆恒心,致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从时间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五千余年而未曾中断;从空间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于中华大地而辐射四面、泽被八方;从内容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兼容并蓄的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博大精深的宗教哲学、完备自洽的道德伦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优势,就在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人几千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枝之花,全面小康社会的精神文化内涵就会大打折扣。在新时代,我们必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立足当代文化的基础上弘扬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提高文化认同感、文化亲和力、文化凝聚力、文化自信力,不断增强国家的文化实力与人民的文化底气,挺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脊梁。

  要坚定决心,接力传承红色文化。传承中国红色文化,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其关键在于把握革命文化的核心理念——红色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历史条件下的再现、创新与升华。我们党在九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培育形成的各种红色精神,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红色精神既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传统价值理念,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成为激励与鼓舞全体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的强大思想武器、精神支柱与道德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明确要求广大党员干部铭记与传承“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根守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不管历史如何发展、时代怎样变幻,红色文化都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必须坚定信念和决心,“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让它“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要勠力同心,协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科学研判世界文化发展态势和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前景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新思想、新倡议,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望,反映了人类共同发展的诉求。这一理念是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中国表达,既蕴涵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观念”,又吸纳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人类共同价值,充分展现了一个文明古国的文化自信,一个世界大国的文化担当。在追求和平、共享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文明多样、共存共荣的世界大势不可逆的今天,中国将顺应潮流、顺势而为,积极倡导并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永远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为人类文明进步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作者系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坚定文化自信,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017-12-14 12:06:00 来源: 0 条评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实质,并将之坚决贯彻到实践中,对于回答新课题、完成新任务、开创新局面、成就新作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要不忘初心,奋力推进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创新。先进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把握社会规律、引导社会发展、反映社会本质所形成的,经得起实践检验并被社会认同的文化成果。马克思主义就是兼具科学性与革命性、完整性与开放性、继承性与创造性、人民性与人类性的先进文化。在它的指引下,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为己任。一路走来,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带领广大人民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历史方位,走出了一条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道路。毫无疑问,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根本上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维护文化安全、提升文化形象、扩大文化影响、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为我们在新时代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创新的新征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要永葆恒心,致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从时间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五千余年而未曾中断;从空间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于中华大地而辐射四面、泽被八方;从内容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兼容并蓄的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博大精深的宗教哲学、完备自洽的道德伦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优势,就在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人几千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枝之花,全面小康社会的精神文化内涵就会大打折扣。在新时代,我们必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立足当代文化的基础上弘扬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提高文化认同感、文化亲和力、文化凝聚力、文化自信力,不断增强国家的文化实力与人民的文化底气,挺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脊梁。

  要坚定决心,接力传承红色文化。传承中国红色文化,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其关键在于把握革命文化的核心理念——红色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历史条件下的再现、创新与升华。我们党在九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培育形成的各种红色精神,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红色精神既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传统价值理念,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成为激励与鼓舞全体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的强大思想武器、精神支柱与道德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明确要求广大党员干部铭记与传承“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根守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不管历史如何发展、时代怎样变幻,红色文化都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必须坚定信念和决心,“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让它“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要勠力同心,协力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科学研判世界文化发展态势和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前景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新思想、新倡议,表达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望,反映了人类共同发展的诉求。这一理念是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中国表达,既蕴涵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观念”,又吸纳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人类共同价值,充分展现了一个文明古国的文化自信,一个世界大国的文化担当。在追求和平、共享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文明多样、共存共荣的世界大势不可逆的今天,中国将顺应潮流、顺势而为,积极倡导并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永远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为人类文明进步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作者系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 李仙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