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推动城乡环境治理精细化常态化 北碚“三全管理”让乡村变了样
十二月十九日,北碚区澄江镇北泉村,环卫工人何群珍在倒垃圾。秦廷富 摄
12月19日,北碚区朝阳街道新房子社区,10多名工人在忙着铺设透水砖。“小区原来设施破损,很多人都搬走了。”唐兴明在这里居住了30多年,这些年社区的变化他一直看在眼里,“听说这些砖元旦就能弄好,到时候我们这里不比公园差!”
新房子社区并不“新”,反而是北碚最早的一批工厂家属院。这里的市政基础设施底子本来就差,年头久了更是老旧不堪。道路修整、路灯安装、绿植补栽……今年,朝阳街道投资120多万元,下大力气整治环境,还在社区新建了休闲广场,附近两个社区1万多名居民直接受益。
随着北碚区市容环境整治和民生实事工作的开展,像这样的老旧小区都逐渐焕发出了生机,这是北碚推行“三全”城镇综合治理模式,实现城乡“美美与共”后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区通过微信考核、数字城管联动、12319城管服务热线和网络舆情受理平台,实现“三全管理”,即每天24小时全时段考核、城市管理全领域、17个街镇全覆盖,极大地改善和提升了城乡环境。
施家梁镇是进入北碚城区的门户所在。过去,镇里认为把钱投在“抹屋扫地”上不值得,不少干部觉得将城乡环境纳入考核是基层负担,抵触情绪较多。然而,随着当地投入100余万元资金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六大行动”的实施,围绕在村庄、场镇周边的陈年垃圾场不见了,农村院坝干净了,村容村貌整洁了,群众的满意度大大提高。施家梁镇人大主席彭伦贵介绍,考核倒逼仅仅是一个手段,最终目的是改变广大干部群众的观念,环境的改变也同时助力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提升大家对发展的信心。
19日上午,澄江镇北泉村,垃圾清运车驾驶员彭国华正在村里运输垃圾收集箱。该镇分布着130多个这样的箱体,每个村还配有专职清洁人员。“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的农村垃圾集中清理模式,使北碚城乡环境卫生大大改善。然而,设施设备投放下去后,效果怎么来衡量?“三全管理”模式让农村垃圾清理实现了常态化运作。
通过智能考核系统,监管人员可通过现场照片定期查看垃圾清理情况。市民也可以通过微信及城管服务热线反映市容市貌及城乡环境问题。在收到相关问题后,综合指挥平台会将任务分解到个相关部门和镇街。
在全天候、全领域和全覆盖模式的管理中,北碚区已完成36个老旧社区改造,提档升级6万平方米背街小巷的基础设施,改善了7万余群众的生活环境。在农村,111个行政村共配备保洁员560名,公路通达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达100%。
北碚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该区结合“清洁农户”“最美院落”评选,让“三全”管理深入到乡村。下一步该区将从促进市民文明素质提升、重点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及提升管理水平等方面入手,推动城乡市容市貌管理的精细化、常态化、长效化,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