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奉节用好生态人文两“宝贝”

来源:华龙网-重庆商报2018-01-03

  夔门 本组图片由受访者供图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记者 谭柯

  实习生 邢佩仪

  既有秀美山水,也有诗和远方。走进新时代的奉节,如何利用好生态、人文两大优势,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奉节县是如何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奉节大地上,让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焕发新的生机?且看奉节县委书记杨树海接受商报记者的访谈。

  谈实践

  加强学习宣传贯彻

  让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

  记者:奉节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过程中,如何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转化为工作动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生动的实践?

  杨树海:我们按照中央和市委部署,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我带头到平安乡平安社区、石岗乡田树村、甲高镇三湾村、兴隆镇小寨村等地宣讲18场次,坚持一手抓学习宣传,一手抓贯彻落实,引领全县干部群众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

  第一,坚持以六学助四训,推广“集中研学、院坝送学、讲座辅学、个人深学、广播助学、结对帮学”的“六学法”,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覆盖到1005个基层党支部、1328个党小组和30974名党员。开展井冈山理想信念教育培训、党校轮训、在线参训、机关讲堂讲训,组织全县15216名干部职工参加党的十九大精神重点要点测试。

  第二,坚持以六进促五有,组织开展“六进”活动163场次,做到乡乡有队伍、村村有阵地、组组有广播、处处有标语、户户有读本,把党的十九大声音传递到“最后一公里、最远一家人”。

  第三,坚持以两对标带两转,对标对表党的十九大部署,对标对表市委五届三次全会精神,11月17日我县召开县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布局推动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重大民生工程、重大改革事项和重大治理创新,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

  谈党建

  加强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

  发挥“四个引领”作用

  记者: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奉节县有哪些思考?

  杨树海:今年以来,我们突出抓了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着力解决基层组织“做什么、怎么做、什么不能做”的问题。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推行“1个体系 28项规范”,探索建立“三规范一明确一严格”工作体系,编制“两学一做”、三会一课、意识形态等28项基础工作操作细则,让基层干有依据、干有标尺。

  二是推行“六个一公开和三访三议全覆盖”,落实一封公开信、一个公开栏、一份便民服务手册、一张监督举报卡、一套自办广播和一个微信群,推行干部下访、教师家访、医生巡访,两委商议、群众评议、监督委员会审议全覆盖,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助公平,以公平树公信,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

  三是推行“机关干部 村干部关联考核”,统筹机关干部平时绩效考核,每年安排800万元,对村干部进行绩效关联挂钩考核。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的核心引领、基层组织的典型引领、基层党员的先锋引领和基层治理的创新引领作用,努力实现“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谈发展

  抓好生态人文“两大宝贝”

  加快资源优势转化

  记者:山水、历史、诗文,是奉节靓丽的三张名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坚定文化自信”的战略部署,奉节怎么利用好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优势?

  杨树海:在党的十九大召开间隙,陈敏尔书记针对奉节提出明确要求,要利用好生态优势、人文优势这两个“宝贝”,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保护名胜古迹,保护历史文化。我们着力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以大保护推动大发展,以大传承推动大繁荣。

  在生态方面,我们着力站好保护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奉节岗哨”。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坚持“放下斧头、管住山头、守好源头”,以“绿满夔州、花漾奉节”为主题,补植补绿、造林绿化、低效林改造52.6万亩。同时,我们开展环保五大行动,全面推行河长制,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26座、二三级污水管网136公里,建设“一厂十三站”垃圾收运处置系统。我们还利用奉节的自然优势,建“4 3 X”特色产业体系,实施32万亩脐橙提质增效;推动油橄榄增量提质,种植达到9万亩;发展中药材10万亩,推动现代农业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我们坚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天吃空气”,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指数的增长点,成为奉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点。

  在人文方面,广泛弘扬以诗歌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奉节成功创建“中华诗城”,成功举办首届“中国·白帝城”国际诗歌节,建成夔州古建筑群观光园,夔州博物馆开馆,着力打造诗意天地、诗歌高地、诗人圣地。另外,我们积极打造“三峡之巅诗·橙奉节”核心品牌,加快创建“五区两遗”,加快推进《归来三峡》实景演艺、白帝城大遗址保护等重点项目,推动文旅、城旅、交旅、农旅、商旅、体旅“六个深度融合”。

  谈乡村

  需求端、基本面两手抓

  加快推动乡村振兴

  记者: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奉节有怎样的思考?

  杨树海:目前,我们正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在平安乡、永乐镇开展试点,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抓。

  从需求端来讲,重点抓“群众有组织、产业有效益、活动有场所、村庄有乡愁”。一是让群众有组织。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成立村民自治组织,重点解决社会事务有人管的问题;成立集体经济组织,重点解决组织说话有人听的问题;成立新型经营主体,让农户在产业发展上入企入社,重点解决产业发展有人帮的问题。

  二是让产业有效益。因资源禀赋、地理位置存在差异,农村产业发展基础是不平衡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差异化发展。对产业基础薄弱的地方,要着眼“培育”,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对产业基础好的地方,要着眼“培优”,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三是让活动有场所。如今,广大农民物质生活富裕后,对美好生活的渴求特别是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愈来愈强烈。我们将从提升公共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角度出发,让农村“有阵地、有活动”。比如,创新建设流动养老服务站,配套活动室、休息室、亲情联动室、爱心饭堂“三室一堂”,解决农村老人居住分散、出行困难等问题,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四是让村庄有乡愁。我们将推进大保护、大传承、大发展,保护性开发传统村落,塑造乡村生态美景,把农村建设成为家园、花园、果园、乐园,真正实现“望得到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从基本面来讲,重点抓“人地钱、产业房、水路网、自法德”。一是围绕“人、地、钱”,着重让外出打工的人进城、让孤寡苦难户集中,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让城市资本下乡。二是围绕“产业、就业、住房”,做大做强“4 3 X”特色产业体系,拓展就业渠道,推动农村危旧房改造,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三是围绕“水、路、网”,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抓好“自治、法治、德治”,坚持村民自治、依法治理和道德教化,推进“诗城千年、德润万家”,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奉节用好生态人文两“宝贝”

2018-01-03 09:22:15 来源: 0 条评论

  夔门 本组图片由受访者供图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记者 谭柯

  实习生 邢佩仪

  既有秀美山水,也有诗和远方。走进新时代的奉节,如何利用好生态、人文两大优势,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奉节县是如何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奉节大地上,让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焕发新的生机?且看奉节县委书记杨树海接受商报记者的访谈。

  谈实践

  加强学习宣传贯彻

  让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

  记者:奉节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过程中,如何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转化为工作动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生动的实践?

  杨树海:我们按照中央和市委部署,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我带头到平安乡平安社区、石岗乡田树村、甲高镇三湾村、兴隆镇小寨村等地宣讲18场次,坚持一手抓学习宣传,一手抓贯彻落实,引领全县干部群众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

  第一,坚持以六学助四训,推广“集中研学、院坝送学、讲座辅学、个人深学、广播助学、结对帮学”的“六学法”,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覆盖到1005个基层党支部、1328个党小组和30974名党员。开展井冈山理想信念教育培训、党校轮训、在线参训、机关讲堂讲训,组织全县15216名干部职工参加党的十九大精神重点要点测试。

  第二,坚持以六进促五有,组织开展“六进”活动163场次,做到乡乡有队伍、村村有阵地、组组有广播、处处有标语、户户有读本,把党的十九大声音传递到“最后一公里、最远一家人”。

  第三,坚持以两对标带两转,对标对表党的十九大部署,对标对表市委五届三次全会精神,11月17日我县召开县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布局推动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重大民生工程、重大改革事项和重大治理创新,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

  谈党建

  加强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

  发挥“四个引领”作用

  记者: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奉节县有哪些思考?

  杨树海:今年以来,我们突出抓了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着力解决基层组织“做什么、怎么做、什么不能做”的问题。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推行“1个体系 28项规范”,探索建立“三规范一明确一严格”工作体系,编制“两学一做”、三会一课、意识形态等28项基础工作操作细则,让基层干有依据、干有标尺。

  二是推行“六个一公开和三访三议全覆盖”,落实一封公开信、一个公开栏、一份便民服务手册、一张监督举报卡、一套自办广播和一个微信群,推行干部下访、教师家访、医生巡访,两委商议、群众评议、监督委员会审议全覆盖,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助公平,以公平树公信,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

  三是推行“机关干部 村干部关联考核”,统筹机关干部平时绩效考核,每年安排800万元,对村干部进行绩效关联挂钩考核。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的核心引领、基层组织的典型引领、基层党员的先锋引领和基层治理的创新引领作用,努力实现“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谈发展

  抓好生态人文“两大宝贝”

  加快资源优势转化

  记者:山水、历史、诗文,是奉节靓丽的三张名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坚定文化自信”的战略部署,奉节怎么利用好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优势?

  杨树海:在党的十九大召开间隙,陈敏尔书记针对奉节提出明确要求,要利用好生态优势、人文优势这两个“宝贝”,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保护名胜古迹,保护历史文化。我们着力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以大保护推动大发展,以大传承推动大繁荣。

  在生态方面,我们着力站好保护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奉节岗哨”。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坚持“放下斧头、管住山头、守好源头”,以“绿满夔州、花漾奉节”为主题,补植补绿、造林绿化、低效林改造52.6万亩。同时,我们开展环保五大行动,全面推行河长制,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26座、二三级污水管网136公里,建设“一厂十三站”垃圾收运处置系统。我们还利用奉节的自然优势,建“4 3 X”特色产业体系,实施32万亩脐橙提质增效;推动油橄榄增量提质,种植达到9万亩;发展中药材10万亩,推动现代农业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我们坚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天吃空气”,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指数的增长点,成为奉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点。

  在人文方面,广泛弘扬以诗歌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奉节成功创建“中华诗城”,成功举办首届“中国·白帝城”国际诗歌节,建成夔州古建筑群观光园,夔州博物馆开馆,着力打造诗意天地、诗歌高地、诗人圣地。另外,我们积极打造“三峡之巅诗·橙奉节”核心品牌,加快创建“五区两遗”,加快推进《归来三峡》实景演艺、白帝城大遗址保护等重点项目,推动文旅、城旅、交旅、农旅、商旅、体旅“六个深度融合”。

  谈乡村

  需求端、基本面两手抓

  加快推动乡村振兴

  记者: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奉节有怎样的思考?

  杨树海:目前,我们正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在平安乡、永乐镇开展试点,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抓。

  从需求端来讲,重点抓“群众有组织、产业有效益、活动有场所、村庄有乡愁”。一是让群众有组织。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成立村民自治组织,重点解决社会事务有人管的问题;成立集体经济组织,重点解决组织说话有人听的问题;成立新型经营主体,让农户在产业发展上入企入社,重点解决产业发展有人帮的问题。

  二是让产业有效益。因资源禀赋、地理位置存在差异,农村产业发展基础是不平衡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差异化发展。对产业基础薄弱的地方,要着眼“培育”,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对产业基础好的地方,要着眼“培优”,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三是让活动有场所。如今,广大农民物质生活富裕后,对美好生活的渴求特别是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愈来愈强烈。我们将从提升公共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角度出发,让农村“有阵地、有活动”。比如,创新建设流动养老服务站,配套活动室、休息室、亲情联动室、爱心饭堂“三室一堂”,解决农村老人居住分散、出行困难等问题,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四是让村庄有乡愁。我们将推进大保护、大传承、大发展,保护性开发传统村落,塑造乡村生态美景,把农村建设成为家园、花园、果园、乐园,真正实现“望得到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从基本面来讲,重点抓“人地钱、产业房、水路网、自法德”。一是围绕“人、地、钱”,着重让外出打工的人进城、让孤寡苦难户集中,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让城市资本下乡。二是围绕“产业、就业、住房”,做大做强“4 3 X”特色产业体系,拓展就业渠道,推动农村危旧房改造,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三是围绕“水、路、网”,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抓好“自治、法治、德治”,坚持村民自治、依法治理和道德教化,推进“诗城千年、德润万家”,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

[责任编辑: 江谷一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