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从“拼速度”到“拼质量” 渝北区全力建设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

来源:华龙网-重庆商报2018-01-12

仙桃学院

  江北机场 本组图片由渝北区委宣传部供图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记者 李析力

  渝北区是重庆的“空中门户”,又是我市的经济大区,新时代将如何展示新形象,实现新作为?近日,渝北区委书记段成刚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将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从“拼速度”到“拼质量”,把“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作为发展的主攻方向,在开放、创新、智造上下功夫,全力建设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

  谈落实:把“三大变革”作为主攻方向

  重庆商报:渝北在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战略决策部署上有哪些行动,作为我市经济大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又有哪些思路?

  段成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贯彻落实好中央和市委战略决策,必须结合渝北实际,把“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三大变革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以临空高端制造业、临空现代服务业和临空现代农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临空产业体系,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民生短板等重点策划一批重大项目,推动渝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比如,一方面狠抓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产业新项目456个、合同投资999亿元,形成了智能终端、智能制造、创新金融的产业集群;另一方面,从“拼速度”到“拼质量”,实现了“三个优化”:产业结构、财税结构、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去年的税收收入完成54.2亿元、增长12.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87%。

  同时,对标对表中央和市委精神,决定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生态圈建设行动计划、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的智能制造基地建设行动计划、以国际航空港为引擎的内陆开放空中门户建设行动计划和以临空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为支撑的消费能级提升行动计划等行动计划和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扶贫帮困、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渝北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谈开放:建设内陆开放空中门户

  重庆商报:江北国际机场在渝北境内,渝北发展开放型经济非常具有优势。你们在这方面有些什么打算?

  段成刚:随着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A航站楼和第三跑道成功投运,客货吞吐量增长迅速。与此同时,保税港区空港功能区、悦来会展中心等开放平台均在渝北,渝北发展开放型经济正当其时,应当仁不让承担起建设内陆开放空中门户的重任。

  传音手机在国内知名度不高,但因为它的照相功能特别强大,在非洲卖得特别好,市场份额占到近40%。现在,这个手机就在渝北空港工业园生产,即将从江北国际机场搭乘飞机出口到非洲,为重庆和非洲开辟一条贸易大通道。

  在走出去的同时,我们在自贸区渝北板块先后引进重点企业72家。春秋航空的首架保税租赁飞机的落户,这标志着重庆自贸区“保税+飞机租赁”业态实现“零突破”,能带动渝北航空客运、货运、物流、飞机航材维修、飞行培训等临空产业的发展,可增强我区航空产业辐射力和竞争力。未来,临空产业增加值比重将超过渝北GDP的50%。

  谈创新:建成国家互联网大数据分析重庆分中心

  重庆商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渝北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实力非常强,请问在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方面有哪些思考?

  段成刚:为了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我们出台了“创新52条”等政策文件,每年整合不低于3亿元财政资金对科技创新进行奖励支持,并在全市率先推行电子科技创新券试点,推动全社会研发投入达49.9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86%(全市第一)。2017年新增市场主体近2万家,总量达97943家(全市第一)。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劲号角。渝北将重点抓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生态圈建设行动计划。比如仙桃国际大数据谷,目前已引进高科技企业366家,引进研发企业、机构30多个。落户的许多企业都是国内相关行业的“独角兽”企业。

  接下来将贯彻落实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激活仙桃国际大数据谷的创新资源,构建以10大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和N个创新企业组成的“1+3+5+10+N”的创新生态体系,把仙桃国际大数据谷建设成为国家互联网大数据分析重庆分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西部分中心。

  谈智造:智能终端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

  重庆商报: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渝北区是我市工业大区,如何推动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

  段成刚:制造业是渝北的传统优势产业。可以说,全市每2辆汽车,就有差不多1辆产自渝北。在继续发展好汽车等传统制造业的同时,我们推动“渝北制造”向“渝北智造”转变。

  我们“无中生有”,引进集聚智能终端产业。先后引进了OPPO、金立、传音三大“整机+研发”品牌企业和深科技、中光电、江粉磁材、捷荣技术等整机代工及核心配套企业,投资总额达300亿元,基本形成了“3+1+20”的千亿级智能终端全产业链。目前,全市每生产3台笔记本电脑,渝北就占了1台,每年生产2000多万部手机,未来几年,智能终端产值将达到1000亿。

  我们“有中生新”,支持汽车、电子、装备等传统产业进行智能化改造,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比如驰骋轻型汽车部件公司进行的智能化改造项目,该项目近两年得到渝北区财政补助1219.5万元,其自动化生产线可与外资宝马、福特等媲美。

  今后,我们将每年安排不低于2个亿的专项产业资金,在技术改造、扩能增效、降本减负等方面支持企业,重点鼓励企业打造智能工厂、创新智能模式。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从“拼速度”到“拼质量” 渝北区全力建设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

2018-01-12 09:31:52 来源: 0 条评论

仙桃学院

  江北机场 本组图片由渝北区委宣传部供图

  重庆商报-上游财经记者 李析力

  渝北区是重庆的“空中门户”,又是我市的经济大区,新时代将如何展示新形象,实现新作为?近日,渝北区委书记段成刚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将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从“拼速度”到“拼质量”,把“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作为发展的主攻方向,在开放、创新、智造上下功夫,全力建设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

  谈落实:把“三大变革”作为主攻方向

  重庆商报:渝北在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战略决策部署上有哪些行动,作为我市经济大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又有哪些思路?

  段成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贯彻落实好中央和市委战略决策,必须结合渝北实际,把“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三大变革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以临空高端制造业、临空现代服务业和临空现代农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临空产业体系,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民生短板等重点策划一批重大项目,推动渝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比如,一方面狠抓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产业新项目456个、合同投资999亿元,形成了智能终端、智能制造、创新金融的产业集群;另一方面,从“拼速度”到“拼质量”,实现了“三个优化”:产业结构、财税结构、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去年的税收收入完成54.2亿元、增长12.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达87%。

  同时,对标对表中央和市委精神,决定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生态圈建设行动计划、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的智能制造基地建设行动计划、以国际航空港为引擎的内陆开放空中门户建设行动计划和以临空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为支撑的消费能级提升行动计划等行动计划和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扶贫帮困、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渝北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谈开放:建设内陆开放空中门户

  重庆商报:江北国际机场在渝北境内,渝北发展开放型经济非常具有优势。你们在这方面有些什么打算?

  段成刚:随着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A航站楼和第三跑道成功投运,客货吞吐量增长迅速。与此同时,保税港区空港功能区、悦来会展中心等开放平台均在渝北,渝北发展开放型经济正当其时,应当仁不让承担起建设内陆开放空中门户的重任。

  传音手机在国内知名度不高,但因为它的照相功能特别强大,在非洲卖得特别好,市场份额占到近40%。现在,这个手机就在渝北空港工业园生产,即将从江北国际机场搭乘飞机出口到非洲,为重庆和非洲开辟一条贸易大通道。

  在走出去的同时,我们在自贸区渝北板块先后引进重点企业72家。春秋航空的首架保税租赁飞机的落户,这标志着重庆自贸区“保税+飞机租赁”业态实现“零突破”,能带动渝北航空客运、货运、物流、飞机航材维修、飞行培训等临空产业的发展,可增强我区航空产业辐射力和竞争力。未来,临空产业增加值比重将超过渝北GDP的50%。

  谈创新:建成国家互联网大数据分析重庆分中心

  重庆商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渝北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实力非常强,请问在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方面有哪些思考?

  段成刚:为了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我们出台了“创新52条”等政策文件,每年整合不低于3亿元财政资金对科技创新进行奖励支持,并在全市率先推行电子科技创新券试点,推动全社会研发投入达49.9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86%(全市第一)。2017年新增市场主体近2万家,总量达97943家(全市第一)。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劲号角。渝北将重点抓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生态圈建设行动计划。比如仙桃国际大数据谷,目前已引进高科技企业366家,引进研发企业、机构30多个。落户的许多企业都是国内相关行业的“独角兽”企业。

  接下来将贯彻落实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激活仙桃国际大数据谷的创新资源,构建以10大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和N个创新企业组成的“1+3+5+10+N”的创新生态体系,把仙桃国际大数据谷建设成为国家互联网大数据分析重庆分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西部分中心。

  谈智造:智能终端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

  重庆商报: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渝北区是我市工业大区,如何推动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

  段成刚:制造业是渝北的传统优势产业。可以说,全市每2辆汽车,就有差不多1辆产自渝北。在继续发展好汽车等传统制造业的同时,我们推动“渝北制造”向“渝北智造”转变。

  我们“无中生有”,引进集聚智能终端产业。先后引进了OPPO、金立、传音三大“整机+研发”品牌企业和深科技、中光电、江粉磁材、捷荣技术等整机代工及核心配套企业,投资总额达300亿元,基本形成了“3+1+20”的千亿级智能终端全产业链。目前,全市每生产3台笔记本电脑,渝北就占了1台,每年生产2000多万部手机,未来几年,智能终端产值将达到1000亿。

  我们“有中生新”,支持汽车、电子、装备等传统产业进行智能化改造,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比如驰骋轻型汽车部件公司进行的智能化改造项目,该项目近两年得到渝北区财政补助1219.5万元,其自动化生产线可与外资宝马、福特等媲美。

  今后,我们将每年安排不低于2个亿的专项产业资金,在技术改造、扩能增效、降本减负等方面支持企业,重点鼓励企业打造智能工厂、创新智能模式。

[责任编辑: 李仙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