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树形象 实绩惠民生】“摩托书记”砍掉红橘树 结出致富果
“现在还不是我们村柑橘最好吃的时候,你二三月份再来吃,保证你停不下嘴。”
在第十七届中国西部(重庆)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嘈杂的展厅里,吴正祥扯着嗓子吆喝,声音都嘶哑了,“今年我们有70万斤的沃柑要上市,现在我就要卖力吆喝起来。”
和吴正祥一起吆喝的,是他的一群老哥儿们,拿着印好的宣传单,逢人就讲他们的致富故事。
“三年前,你给我说我一年可以多收入6万多,我绝对不得信,但现在,我可以给你说,我今年光卖沃柑,收入都要超过十万。”指着展台内被里三层外三层的市民包围着的吴正祥,64岁的陈照伟说,这一切,全靠了他们的这位老支书。
带领水果之乡再复昔日荣光
63岁的吴正祥,是璧山区福禄镇斑竹村党支部书记,从27岁当村支书开始,他就和斑竹村不可分割,“我们村原来就是远近闻名的水果之乡,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的红橘还出口到了前苏联。”
可是,随着时代变迁,红橘渐渐没有了市场优势,“海碗大的树子结了果,根本没有人去收,没得人买,收下来也是浪费。”
曾经靠卖红橘为生的村民们,空有偌大的果园,却只能紧巴巴地过日子。想到这,吴正祥坐不住了,他找到政府,要求出外考察,为村里找条致富路,让水果之乡重新风光起来。
“我当时听说云阳种的柑橘,一斤可以卖到几十块,我就给政府说,我们也要种这些新品种。”于是,吴正祥跑到了云阳,走进了柑橘研究所。
“我运气不错,当年正好遇到柑橘研究所新研制出了沃柑,我马上把专家请到了村里进行土壤检测,嘿,还凑巧了,我们的土壤正好可以种植这种新品种。”
摩托书记走家串户说服村民
天时地利都有了,还差人和,吴正祥骑着摩托开始走家串户说服大家砍掉红橘树,改种沃柑。
“太难了,哪怕红橘已经不找钱了,你要说服大家砍掉种了几十年的树子,谁也不愿意。”
怎么办?吴正祥找到德高望重的老村民,又找到了村里能说会道的人,组织起了考察团。
“我们去了云阳,去了柑橘研究所,看了别个的好日子,吃到了甜得沁人的沃柑。几经商量,干脆跟着吴支书赌一把。”陈照伟说,他当年就是第一批砍掉红橘树,种下沃柑树的村民。
“我们当时光是砍树就花了一万多人工费,还专门买了两把电锯,但是,真砍的时候,我还是舍不得。”陈照伟说,他家的300多株红橘树,就在那年全部倒下了。和他一起第一年改种的,还有村里的好几十户村民。
“实话说,我害怕,种下沃柑怕,就连沃柑树第一年开花的时候,我还是怕,就怕这个决定是错的。”陈照伟说,他天天蹲在自家的水果树下,就盼着沃柑真正结果的时候。
从一株株幼苗长成成熟的果树,2016年,村里的沃柑树结出的果子终于可以上市了。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小果子,居然一上市就供不应求。
“我家种了400棵,当年结的果子就卖了6万块钱,我和老伴在家高兴坏了。你晓得不,之前我们种粮食,一年才一万多块钱收入,6万多啊,是我们种粮食的好几倍了。”陈照伟说起自己当年的这个决定,一脸的得意。
“现在那些不改种的老顽固们后悔惨了,我也后悔惨了。为啥子?因为种少了噻。这个就像赛跑,哪个跑在前面,哪个就赢了。”
摩托车成了吴正祥的广告牌
为什么愿意跟着吴正祥干?陈照伟说,全凭一个信得过,“吴支书当支书已经几十年了,我们每家每户都认识他,都晓得不管大事小事都可以找吴支书。24小时,随喊随到。”
和吴正祥一样出名的还有他的摩托车,这也成了他提高办事效率的法宝。斑竹村六组村民刘启生的儿子在璧山工业园区一家公司做工时,因发病在医院去世。家里人和亲戚到公司要求解决,围堵在公司大门。吴正祥骑着摩托车赶到现场,一边劝刘家人不要有过激行为,一边与厂方交换意见,反映刘家人的实际困难。刘家人被吴书记的真诚感动,使一起突发事件得以平息。在区有关部门的协调下,刘家获得应得的补偿。
几年前,吴正祥来到老支书王启富的院子,看到屋子里一片狼藉,年过六旬的老支书不知何时已瘫痪在床,他老伴也在下地干活时摔断了腿,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吴正祥向福禄镇党委政府反映了这一情况,民政部门为王启富解决了农村低保,还给他送去米和油等生活物资。在吴正祥的关心和照料下,老支书的病情有了好转,老伴的腿伤也完全好了。
一组村民余世方,前两年养的10多只鸡发病,他按镇里的要求将鸡处理掉并深埋,但没得到补偿。吴正祥找镇相关部门和畜牧兽医站,为余世方“讨”回了100多元补偿款。
“现在摩托车都成了我的广告牌了,村民们看见摩托就晓得我来了,多远就开始给我打招呼。”说起自己数十年的村支书生活,吴正祥说,虽然苦一点,累一点,但看着村里一点点富起来,他甘之如饴。
“2016年改选的时候,我确实不想干了,一个是年龄大了,一个是家里有了小孙子,老伴一个人忙不过来,但是既然选了我,我还是说服家人继续干下去。”吴正祥说,多年村支书,让他最高兴的就是,只要为老百姓办了实事,大家都能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