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新征程】重庆:商民主聚合力 贡献政协大智慧
编者按
从2013年至2017年,四届市政协已走过五年历程。过去五年,市政协始终坚持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团结引导各参加单位、广大政协委员,紧扣全市工作大局,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推动重庆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提及2013年7月31日,在市政协常委会关于“高铁时代‘成—渝—万’经济走廊发展”专题协商会现场,自由发言环节自己参与“抢话筒”的一幕,时任市政协农业委主任的王义北仍记忆犹新。
“专题协商会上,不仅有市政协的领导,更有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参加,不是自己说给自己听,讲话有意义,所以我很想发言,也很愿意发言。”王义北的一席话道出了“抢”话筒背后的缘由。
观点的碰撞,民主的氛围,有效的互动使这次专题协商取得不俗的效果——市委、市政府领导当即回应,将充分吸纳委员们的意见建议。如今,“成渝万”高铁自2016年底开通一年多,沿线各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2013年的那次专题协商,也为四届市政协常委会开展民主协商拉开了帷幕。五年来,四届市政协常委会着力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不断探索实践,创新形式,健全制度,协商民主呈现出更加活跃有序、扎实有效的良好局面。
聚焦中心,构建协商议政新格局
在“成渝万”高铁经济走廊专题协商会举行之前,市政协经济委牵头,凝聚各方力量,进行了历时四个多月的专题调研,提出建立协调合作机制、产业错位发展等36条建议。
“高铁开通后,拉近了沿线城市的时空距离,将显著扩大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分工的区域范围”。市政协经济委副主任易小光认为,高铁经济走廊将成为“十三五”时期重庆发展的引擎板块,应提前谋划,一边建高铁、一边建经济走廊。
建言建在需要时,议政议在点子上。围绕“成渝万”高铁经济走廊专题协商,是四届市政协聚焦全市中心工作,紧扣落实新发展理念开展协商民主的缩影。按照年度协商计划,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开展协商,四届市政协五年共组织重点协商活动46次。其中包括——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市政协组织各参加单位、广大委员、各专委会、区县政协,从各自较熟悉领域切入,形成68篇调研报告,进行市政协常委会重点协商和全会协商,梳理上报工作建议190余条。
围绕我市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市政协邀请市级有关部门在常委会会议上作情况通报,针对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主席会议协商,形成25条意见建议。
围绕加快重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市政协开展常委会协商,组织65家单位组建43个调研组,提出247条建议,市委市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充分吸纳。
在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庆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的定位以及要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要求,市政协围绕落实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部署开展常委会协商,提出优化“一体化”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等100多条建议。
委员们坚持将调研作为提升协商质量的重要手段,力求调查情况明、研究问题深、提出建议实。五年来,市政协探索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有效形式,建立健全全体会议总体协商、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主席会议重点协商、提案办理面对面协商、专委会对口协商的协商议政新格局。
健全制度,协商议政增实效
王义北对她在专题协商会上“抢话筒”背后缘由的感言,也说到了很多委员们的心坎上——“专题协商会上,不仅有市政协的领导,更有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参加,不是自己说给自己听,讲话有意义,所以想发言,也很愿意发言。”
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对此,四届市政协主动作为,不断健全完善制度,积极务实地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落地见效。
当年底,市政协制定了《重庆市政协年度协商、通报、视察、调研计划的办法》,明确市政协主动对接市委、市政府制定年度协商计划,提高协商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使之进入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部署和决策程序,增强协商实效。
作为委员履职的重要平台,为推动提案工作更显成效,四届市政协常委会不断探索,出台了《政协重庆市委员会提案办理协商办法》,从提案参考题材、提案选题,到立案、确定承办单位,再到联合交办、集中改办……将协商贯穿于提案工作全过程。
市政协还协助市委出台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明确政协协商的内容、形式、程序、成果运用等内容。
如今,市委、市政府领导出席政协例会、参加协商已成常态,市级部门负责人积极参加政协协商活动;协商过程中,市领导和有关部门同志与委员互动交流;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每年底书面通报政协全会协商报告意见建议采纳情况。“议题选择精、活动频次密、参与层级高、履职成效实”的协商机制也已基本形成。
健全机制,激发界别协商活力
2015年7月,市政协专题协商“贯彻落实《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意见》”,12个界别与8个区县政协提交1份综合调研报告、20份专题报告,吴晓静、鞠飞等7名委员代表民革、工会等7个党派界别、团体界别在大会上建言。市领导对这次专题协商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界别是政协组织的基本单元和重要基础,政协组织应如何为界别履职创造条件?近年来,市政协开展了系列探索,推动全市政协组织界别协商工作深入开展、取得成效。
经济界别坚持举办双月座谈会,邀请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与经济界委员,围绕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电子商务等热点问题,开展界别协商;农业界别创新开展“委员大家谈”等活动,组织委员中的专家学者就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作报告。
为推动界别工作的组织化规范化运转,市政协还健全了联络服务机制,在每个专委会确定了界别联络员,协助召集人做好对界别的联络、组织、服务等工作。
制度的完善,使得政协“开全会时有界别,会后界别无活动”的情况不复存在,界别协商以更具专业性的优势激发了委员履职热情和活力,为重庆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