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赵皖平:“如果全国有众多的严克美 就能解决好脱贫攻坚 最后一公里带头人问题”

来源:华龙网-重庆晨报2018-03-01

  北碚澄江镇五一村党委书记杨海(图右)与村民一起阅读本报关于严克美的报道。 本报记者 高科 摄

  康庄

  张克

  赵皖平

  本报推出的《金凤还巢 当阳花红》系列报道。

  连续3天,重庆晨报推出了系列报道《金凤还巢 当阳花红》,聚焦巫山当阳乡玉灵村第一书记严克美的故事。

  这是一个基层干部的故事。通过重庆晨报和上游新闻传播到了全国各地,仅上游新闻转发的报道,每篇阅读量都是10万+,不少读者深受感动。

  评价

  她诠释了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她完全有资格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昨日,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关注脱贫攻坚人才培养的赵皖平,在看完重庆晨报的系列报道后说,“如果有众多的严克美,就能解决好脱贫攻坚工作最后一公里带头人的问题。”

  考出大山再回到乡村,严克美用青春,书写和见证了乡村的变化。“她是真正诠释了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赵皖平说,严克美的坚持改变了乡村的面貌,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赵皖平坦言,严克美如果留在大城市,或许物质上有更好的保障,但她不一定能够有现在的满足感。“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全国劳模等这些荣誉都是她辛苦付出得到的。”赵皖平说,“严克美在外面可以拿到几千元的工资,但回到农村,当时只有几百块,甚至还要借钱生活,为什么她还要坚持?她就是在脚踏实地做一件事,做这件自己认定了的事,她就是精神最为富足的奋斗者。这也是严克美的‘美’之所在。”

  赵皖平看过不少在脱贫攻坚领域做出成绩的人。

  “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自己选定的事,始终不渝地坚持,他们对事业的执着是成功的基石。”赵皖平说,严克美用自己十年的青春,扎根农村,“这也说明,奋斗是漫长的,在这漫长的路上,需要坚持。”

  赵皖平一直认为,要脱贫,就要解决好脱贫工作带头人的问题,“这是脱贫工作最后一公里,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落实精准脱贫政策。”

  “比如严克美,她熟悉当地情况,擅于用自己的知识、资源来带领村民脱贫。她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我们还有成千上万的,从城市去到乡村,从学校来到乡村,带领大家脱贫的青年,他们的付出也需要得到肯定。”赵皖平说,这就需要给脱贫工作带头人提供好的上升通道。比如,在选拔干部时,对在基层工作的应有考核的倾斜,让大家有所为,有所盼。”本报记者罗薛梅

  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克:

  把她的事迹发到朋友圈,很多人点赞

  “严克美的这组报道,生动传神、催人奋进!”这几天,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张克,也通过上游新闻客户端关注着重庆晨报关于严克美的报道。

  张克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严克美的故事里可以找到很多启示。

  张克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国各地都在行动,他也一直很关注,“重庆晨报的这组报道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张克说,虽然自己没有到过巫山县,但是报道通过大量故事和细节描绘,让一位信念坚定、无私忘我的青年共产党员跃然纸上。

  “很多细节打动了我。”张克说,尤其是严克美的倔强不服输感人至深:坚持回村当支书,偏要骑300斤的男式摩托,让满山找水喝的村民喝上自来水……

  张克说,严克美的工作做得究竟有多好?不仅可以从乡村面貌和居民生活的变化上看出来,还可以从严克美的三个“称呼”里感受到。

  “这样接地气的第一书记,我必须给她点个赞。”张克把这几篇报道转发到了微信朋友圈,不少朋友也给“美娃子”点赞。

  “严克美的故事充分说明,新时代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大有可为。”张克相信,在重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会有更多的严克美涌现出来。“他们会肩负使命、扛起责任,发挥好‘排头兵’和‘领路人’的关键作用。”

  “严克美的故事给我们很多启示。”张克建议,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保障,建立和完善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特别是青年后备干部的重要途径。

  在选人用人方面,应注重提拔使用在农村一线敢担当、善作为、实绩优秀的干部;不断提升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有效性,培养更多乡村振兴的行家里手和骨干力量。

  重庆社科院公共政策部部长康庄:

  她有热情有想法,抓住了脱贫的关键

  “严克美所提出的‘以工代劳引水修路、争取政策改造农房、因地制宜发展‘双色’产业(黄色烤烟、绿色养殖)这些实践思路,显示出她不仅有热情,还有想法,能够结合当地具体情况抓住脱贫的关键问题。”昨日,重庆社科院公共政策部部长康庄这样评价道。

  近几年每年都要带队到各区县进行扶贫评估的康庄,春节前,才结束在巫山县当阳乡的调研。

  他告诉记者,在2017年底开展的贫困县退出第三方评估中,“我们的调研队员也去了当阳乡,盘山越水到达乡镇府驻地时,很多调研人员都严重晕车。事后,队员们由衷地佩服当地干部,在这样的条件下数十年如一日,热情不减地坚持工作,为贫困群众状况的改变而奔走的精神可贵。”

  “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实践中,需要大量像严克美这样有干劲能做事的好青年,也需要大量像严克美这样有思想能坚持的好干部。”康庄说,在最近几年对贫困地区的关注中,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就是贫困地区往往是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山清水秀大美之地,不乏勤劳勇敢的居民,但是往往受制于交通等因素,市场发育程度相对滞后,优质劳动力等要素外流,资源优势未能有效地转化为市场优势。

  “在调研中,我们比较强烈地感受到,当前制约乡村振兴最大的障碍就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以及满足乡村振兴的巨大人才需要之间的不充分、不平衡。尤其是像严克美这样的人才还不能遍布于巴渝大地的山山水水。”康庄说,目前,吸引青年才俊返乡创业就业、城市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显得非常紧迫。

  康庄建议,要加快破除各类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机制体制障碍,确保青年才俊到基层能扎下根。

  反响

  “美姐就是我们的榜样”

  严克美的故事感染着更多基层干部

  “美姐就是我们的榜样。”严克美的故事,在重庆基层干部中也引发了强烈反响。

  对老百姓好的事,就该勇敢去尝试

  杨海也是一名乡村基层干部。

  从2016年任职北碚区澄江镇五一村党委书记以来,杨海一直致力于通过创新理念,带动村民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杨海被严克美的乡村拓荒精神深深打动,“乡村振兴需要更多像严克美一样的基层干部。”

  “严克美的事迹对我们基层年轻干部,包括想投身乡村基层工作的年轻人来说,都是一种鼓舞。”杨海告诉记者,自己长期在乡村一线工作,非常理解严克美遇到的困难,“一个女孩子,26岁就参与农村建设,为了提高走访效率还自学骑摩托,她给所有有志投身乡村建设的年轻人带了一个好头。”

  杨海说,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位女同志胆子非常大,“为了老百姓的利益,严克美敢于直接给市长写信,要资金要政策。这种敢想、敢闯、敢干的精神让我体会良多。在以后的工作中,只要是对老百姓好的事,我就该勇于去尝试。”

  年轻人投身农村,事业是干出来的

  江北区五宝镇新三村党总支书记李义宽,看完严克美的事迹后感触颇多,很多经历都感同身受。“说实话,我原来是在外面经商的,当时发展得还可以。回到老家真的是下了很大的决心,说穿了还是想为家乡的发展、为父老乡亲能够生活得更好做出自己的努力。”

  李义宽说,自己任职以来,一直在努力吸引更多年轻人回来参与家乡建设。“看完严克美的报道,最让我感到振奋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回到家乡。”

  今年30岁的李明乾是江津区杜市镇综治办副主任、龙凤村党总支书记。2011年,李明乾作为村官来到龙凤村后,带领群众硬化公路、发展种养殖业、改善村容村貌,6年来,村里还开通了9座小型公交车。2016年8月,在村“两委”换届中全票当选村党总支书记,继续扎根基层为民服务。

  “严克美那种理想信念坚定,以乡村振兴为己任的主人翁精神时刻提醒着我;她那种艰苦奋斗,淡化名利,默默耕耘,甘于奉献,乐于服务的拼搏精神时刻激励着我。”李明乾说,严克美的先进事迹充分说明了事业是实干出来的,“求真务实,兢兢业业工作,就是我们学习严克美同志的最好行动;不计较得失,不计较贫富,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别人,这种精神是值得我学习的,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赵皖平:“如果全国有众多的严克美 就能解决好脱贫攻坚 最后一公里带头人问题”

2018-03-01 09:37:21 来源: 0 条评论

  北碚澄江镇五一村党委书记杨海(图右)与村民一起阅读本报关于严克美的报道。 本报记者 高科 摄

  康庄

  张克

  赵皖平

  本报推出的《金凤还巢 当阳花红》系列报道。

  连续3天,重庆晨报推出了系列报道《金凤还巢 当阳花红》,聚焦巫山当阳乡玉灵村第一书记严克美的故事。

  这是一个基层干部的故事。通过重庆晨报和上游新闻传播到了全国各地,仅上游新闻转发的报道,每篇阅读量都是10万+,不少读者深受感动。

  评价

  她诠释了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她完全有资格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昨日,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关注脱贫攻坚人才培养的赵皖平,在看完重庆晨报的系列报道后说,“如果有众多的严克美,就能解决好脱贫攻坚工作最后一公里带头人的问题。”

  考出大山再回到乡村,严克美用青春,书写和见证了乡村的变化。“她是真正诠释了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赵皖平说,严克美的坚持改变了乡村的面貌,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赵皖平坦言,严克美如果留在大城市,或许物质上有更好的保障,但她不一定能够有现在的满足感。“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全国劳模等这些荣誉都是她辛苦付出得到的。”赵皖平说,“严克美在外面可以拿到几千元的工资,但回到农村,当时只有几百块,甚至还要借钱生活,为什么她还要坚持?她就是在脚踏实地做一件事,做这件自己认定了的事,她就是精神最为富足的奋斗者。这也是严克美的‘美’之所在。”

  赵皖平看过不少在脱贫攻坚领域做出成绩的人。

  “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自己选定的事,始终不渝地坚持,他们对事业的执着是成功的基石。”赵皖平说,严克美用自己十年的青春,扎根农村,“这也说明,奋斗是漫长的,在这漫长的路上,需要坚持。”

  赵皖平一直认为,要脱贫,就要解决好脱贫工作带头人的问题,“这是脱贫工作最后一公里,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落实精准脱贫政策。”

  “比如严克美,她熟悉当地情况,擅于用自己的知识、资源来带领村民脱贫。她的付出,也得到了回报。我们还有成千上万的,从城市去到乡村,从学校来到乡村,带领大家脱贫的青年,他们的付出也需要得到肯定。”赵皖平说,这就需要给脱贫工作带头人提供好的上升通道。比如,在选拔干部时,对在基层工作的应有考核的倾斜,让大家有所为,有所盼。”本报记者罗薛梅

  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克:

  把她的事迹发到朋友圈,很多人点赞

  “严克美的这组报道,生动传神、催人奋进!”这几天,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张克,也通过上游新闻客户端关注着重庆晨报关于严克美的报道。

  张克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严克美的故事里可以找到很多启示。

  张克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国各地都在行动,他也一直很关注,“重庆晨报的这组报道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张克说,虽然自己没有到过巫山县,但是报道通过大量故事和细节描绘,让一位信念坚定、无私忘我的青年共产党员跃然纸上。

  “很多细节打动了我。”张克说,尤其是严克美的倔强不服输感人至深:坚持回村当支书,偏要骑300斤的男式摩托,让满山找水喝的村民喝上自来水……

  张克说,严克美的工作做得究竟有多好?不仅可以从乡村面貌和居民生活的变化上看出来,还可以从严克美的三个“称呼”里感受到。

  “这样接地气的第一书记,我必须给她点个赞。”张克把这几篇报道转发到了微信朋友圈,不少朋友也给“美娃子”点赞。

  “严克美的故事充分说明,新时代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大有可为。”张克相信,在重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会有更多的严克美涌现出来。“他们会肩负使命、扛起责任,发挥好‘排头兵’和‘领路人’的关键作用。”

  “严克美的故事给我们很多启示。”张克建议,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保障,建立和完善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把到农村一线工作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特别是青年后备干部的重要途径。

  在选人用人方面,应注重提拔使用在农村一线敢担当、善作为、实绩优秀的干部;不断提升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有效性,培养更多乡村振兴的行家里手和骨干力量。

  重庆社科院公共政策部部长康庄:

  她有热情有想法,抓住了脱贫的关键

  “严克美所提出的‘以工代劳引水修路、争取政策改造农房、因地制宜发展‘双色’产业(黄色烤烟、绿色养殖)这些实践思路,显示出她不仅有热情,还有想法,能够结合当地具体情况抓住脱贫的关键问题。”昨日,重庆社科院公共政策部部长康庄这样评价道。

  近几年每年都要带队到各区县进行扶贫评估的康庄,春节前,才结束在巫山县当阳乡的调研。

  他告诉记者,在2017年底开展的贫困县退出第三方评估中,“我们的调研队员也去了当阳乡,盘山越水到达乡镇府驻地时,很多调研人员都严重晕车。事后,队员们由衷地佩服当地干部,在这样的条件下数十年如一日,热情不减地坚持工作,为贫困群众状况的改变而奔走的精神可贵。”

  “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实践中,需要大量像严克美这样有干劲能做事的好青年,也需要大量像严克美这样有思想能坚持的好干部。”康庄说,在最近几年对贫困地区的关注中,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就是贫困地区往往是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山清水秀大美之地,不乏勤劳勇敢的居民,但是往往受制于交通等因素,市场发育程度相对滞后,优质劳动力等要素外流,资源优势未能有效地转化为市场优势。

  “在调研中,我们比较强烈地感受到,当前制约乡村振兴最大的障碍就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以及满足乡村振兴的巨大人才需要之间的不充分、不平衡。尤其是像严克美这样的人才还不能遍布于巴渝大地的山山水水。”康庄说,目前,吸引青年才俊返乡创业就业、城市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显得非常紧迫。

  康庄建议,要加快破除各类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机制体制障碍,确保青年才俊到基层能扎下根。

  反响

  “美姐就是我们的榜样”

  严克美的故事感染着更多基层干部

  “美姐就是我们的榜样。”严克美的故事,在重庆基层干部中也引发了强烈反响。

  对老百姓好的事,就该勇敢去尝试

  杨海也是一名乡村基层干部。

  从2016年任职北碚区澄江镇五一村党委书记以来,杨海一直致力于通过创新理念,带动村民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杨海被严克美的乡村拓荒精神深深打动,“乡村振兴需要更多像严克美一样的基层干部。”

  “严克美的事迹对我们基层年轻干部,包括想投身乡村基层工作的年轻人来说,都是一种鼓舞。”杨海告诉记者,自己长期在乡村一线工作,非常理解严克美遇到的困难,“一个女孩子,26岁就参与农村建设,为了提高走访效率还自学骑摩托,她给所有有志投身乡村建设的年轻人带了一个好头。”

  杨海说,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位女同志胆子非常大,“为了老百姓的利益,严克美敢于直接给市长写信,要资金要政策。这种敢想、敢闯、敢干的精神让我体会良多。在以后的工作中,只要是对老百姓好的事,我就该勇于去尝试。”

  年轻人投身农村,事业是干出来的

  江北区五宝镇新三村党总支书记李义宽,看完严克美的事迹后感触颇多,很多经历都感同身受。“说实话,我原来是在外面经商的,当时发展得还可以。回到老家真的是下了很大的决心,说穿了还是想为家乡的发展、为父老乡亲能够生活得更好做出自己的努力。”

  李义宽说,自己任职以来,一直在努力吸引更多年轻人回来参与家乡建设。“看完严克美的报道,最让我感到振奋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回到家乡。”

  今年30岁的李明乾是江津区杜市镇综治办副主任、龙凤村党总支书记。2011年,李明乾作为村官来到龙凤村后,带领群众硬化公路、发展种养殖业、改善村容村貌,6年来,村里还开通了9座小型公交车。2016年8月,在村“两委”换届中全票当选村党总支书记,继续扎根基层为民服务。

  “严克美那种理想信念坚定,以乡村振兴为己任的主人翁精神时刻提醒着我;她那种艰苦奋斗,淡化名利,默默耕耘,甘于奉献,乐于服务的拼搏精神时刻激励着我。”李明乾说,严克美的先进事迹充分说明了事业是实干出来的,“求真务实,兢兢业业工作,就是我们学习严克美同志的最好行动;不计较得失,不计较贫富,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别人,这种精神是值得我学习的,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责任编辑: 李仙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