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推“亩收万元行动”,把农产品变农商品

来源:上游新闻2018-03-03

  △黔江今年将再创建2个4A级景区。

  “每亩地的蚕桑收入有4000多元,每亩地养20只鸡不算多吧,还有种蔬菜的收入……另外还有鸡蛋,农户之前就对我说,土鸡蛋一枚2元钱,他们都不卖。这么下来,平均一年一亩地收入上万元,不算太难!”昨天上午,黔江区委书记余长明为重庆晨报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对黔江区最近推行的“亩收万元行动”充满了信心。

  “要把农产品变成农商品,大力抓产业。没有产业,农民没有收入,一切都是空谈。”余长明说,“亩收万元行动”,就是结合黔江优势生态资源,通过农业带动提高土地效益,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增收。

  夯实筑牢平台,深挖旅游富矿

  多年来,黔江工业经济结构不优,“一烟独大”拖累了调结构、转方式的进度。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政府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优结构、强支撑。

  “首先,要把平台夯实筑牢!”余长明说,依托正阳工业园区建设材料、纺织、环保“三大产业园”,加快把正阳工业园区建成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次,把结构调整做优,重点发展新材料、轻纺服装、节能环保、卷烟及配套、农副产品加工、医药及配套这六大骨干产业集群,引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再次,把创新支撑激发起来,到2021年,工业增加值在渝东南的占比将提高到40%左右,工业总产值跨上500亿元台阶,基本建成渝东南工业核心集聚区和产业集聚中心。

  旅游一直是黔江的一块“富矿”,当地政府正在按照“一城主导、一江拉动、一点引爆、全域发展”思路,将黔江建设为“旅游大区”。以优化旅游格局为总抓手,今年在成功创建濯水5A级景区的同时,启动芭拉胡创5A工作,再创建2个4A级景区。到2021年,形成以30A景区为核心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构筑最好的医疗和教育资源

  “目前主城区已有6所学校在与黔江当地的教育部门搞合作,今后黔江还将会有2家三甲医院,黔江市民能享受到最好的医疗和教育资源,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余长明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黔江区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干兴区、实绩惠民,以“辛苦指数”换取全区人民的“幸福指数”。脱贫攻坚群众认可度达96.87%、创建国家卫生区满意率达97.1%、群众安全感指数达98.67%,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谭遥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推“亩收万元行动”,把农产品变农商品

2018-03-03 13:01:21 来源: 0 条评论

  △黔江今年将再创建2个4A级景区。

  “每亩地的蚕桑收入有4000多元,每亩地养20只鸡不算多吧,还有种蔬菜的收入……另外还有鸡蛋,农户之前就对我说,土鸡蛋一枚2元钱,他们都不卖。这么下来,平均一年一亩地收入上万元,不算太难!”昨天上午,黔江区委书记余长明为重庆晨报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对黔江区最近推行的“亩收万元行动”充满了信心。

  “要把农产品变成农商品,大力抓产业。没有产业,农民没有收入,一切都是空谈。”余长明说,“亩收万元行动”,就是结合黔江优势生态资源,通过农业带动提高土地效益,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增收。

  夯实筑牢平台,深挖旅游富矿

  多年来,黔江工业经济结构不优,“一烟独大”拖累了调结构、转方式的进度。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政府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优结构、强支撑。

  “首先,要把平台夯实筑牢!”余长明说,依托正阳工业园区建设材料、纺织、环保“三大产业园”,加快把正阳工业园区建成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次,把结构调整做优,重点发展新材料、轻纺服装、节能环保、卷烟及配套、农副产品加工、医药及配套这六大骨干产业集群,引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再次,把创新支撑激发起来,到2021年,工业增加值在渝东南的占比将提高到40%左右,工业总产值跨上500亿元台阶,基本建成渝东南工业核心集聚区和产业集聚中心。

  旅游一直是黔江的一块“富矿”,当地政府正在按照“一城主导、一江拉动、一点引爆、全域发展”思路,将黔江建设为“旅游大区”。以优化旅游格局为总抓手,今年在成功创建濯水5A级景区的同时,启动芭拉胡创5A工作,再创建2个4A级景区。到2021年,形成以30A景区为核心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构筑最好的医疗和教育资源

  “目前主城区已有6所学校在与黔江当地的教育部门搞合作,今后黔江还将会有2家三甲医院,黔江市民能享受到最好的医疗和教育资源,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余长明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黔江区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干兴区、实绩惠民,以“辛苦指数”换取全区人民的“幸福指数”。脱贫攻坚群众认可度达96.87%、创建国家卫生区满意率达97.1%、群众安全感指数达98.67%,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谭遥

[责任编辑: 韩曜聪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