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夯实美丽乡村“里子” 文化下乡提神聚力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8-03-06

  六进文艺宣传队走进垫江

  家风家训格言书法现场展示活动

  新民春牛舞

  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孩子们一起搬运赠送书籍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这其中,文化是农村人与物两大载体的外在体现,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所在。

  乡村振兴,需文化同行。垫江紧抓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容,大力实施乡风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当乡村振兴与文化建设组合为共同体,乡村再次寻到了乡愁。当民谣在傍晚时分开唱,民俗故事上演,此刻的垫江乡村,风景如画,春暖花开。

  送 歌舞进院坝 村民乐开怀

  隆冬时节蒙蒙细雨,农家小院欢声笑语。1月21日下午,在砚台镇百胜村一个古老的四合院里,“践行十九大,文艺进院坝”的惠民演出火热开演,来自垫江县音乐家协会的会员们载歌载舞,和村民朋友们共迎新春佳节。

  听说演出来到乡村,四邻八村的老乡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不一会儿,能容纳400人的小院早已水泄不通。

  “文艺下乡来表演,我们也提前过过节。”村民谭大忠脸上笑开了花。

  而同样受益的还有垫江县澄溪镇人和村2组村民贺恩才。过去从没感觉到科学种植的重要,种菜采用土方法,结果效益也不见好。自从一次在送书下乡时,他无意间看到一本蔬菜种植的书籍后,尝试着改进了种植方法,蔬菜产量增加了不少,效益也明显提高了。

  不论是文艺下乡,还是书籍下乡,上述案例只是近年来垫江县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一个缩影。据垫江县文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广泛开展乡风文明建设,该县正不断深入推进“文化下乡”,以丰富的文化生活增进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2017年,垫江县共计开展流动文化进村1107场,其中送演出进村528场,送图书阅览进村132场,送法规政策科技宣传206场。服务总人数达到180万人。

  建 农家书屋暖 闲来“充电”忙

  扎堆儿闲聊、蹲院坝晒太阳……这是过去垫江农村居民冬闲时节生活的真实写照。可如今,随着文化的清泉流进农村,走进书屋阅读学习的多了。

  在新民镇双河口村的农家书屋,一间约20平方米的小屋里,崭新干净的书桌、摆放有序的椅子,书柜里整齐地摆放着近2000册各类图书,《果树种植技术大全》《蔬菜病虫害防治》等“农”味十足的图书整齐的摆放书架上。

  “村里的农家书屋里有不少书籍、报刊,环境也不错,我一有空就会去那里。”村民陈大爷吃过早饭,就提着一个大茶杯,到村便民服务中心的农家书屋去看书,学习致富技能。

  而像这样的农家书屋如今已遍布垫江大大小小的村社,和陈大爷一样闲时去农家书屋看书读报的村民,也一天天的多了起来。近年来,垫江着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进农家书屋,文化小院、文化广场等乡村文化阵地建设,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潜移默化地转变了村子的风气,成了移风易俗的主力军。

  2017年,共计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25个,村社农村书屋301个,乡村文化阵地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传 非遗进课本 民俗上舞台

  周一,大石乡大石小学的课堂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正在进行。竹丝在老师手中轻轻跳动,根根竹丝依胎成形,紧贴底面,所有接头之处都做到藏而不露,浑然一体、宛若天成。同学们或仔细观看,或跟着老师一起编织,现场热闹非凡。

  这场教学正是非遗传承大石竹编进校园。据了解,为留住大石竹编这一传统文化,目前该校已采用劳技课、手工课与自编教材课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着传承。

  而事实上,大石竹编只是垫江拥有的8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市政府公布的各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除了大石竹编外,垫江县还有传统音乐类的高峰薅秧歌、高安唢呐、开山号子,传统舞蹈类的新民春牛舞,传统技艺类的永安梅咂酒酿造技艺、角雕、垫江酱瓜在内的7个非遗项目入选。

  “为保护传承好这些传统文化,我县还进一步发掘其传承形式,让其融入到普通居民生活中。例如,目前垫江在包括高峰薅秧歌、高安唢呐、新民春牛舞等8个市级非遗项目的基础上,创作编导8个节目,去年全年表演超过10余场,以舞台艺术的形式全面诠释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垫江县文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 赵童 李耀辉 图片由垫江县委宣传部提供

相关新闻
精品栏目

在重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指尖上的精雕生活

智博会上“触碰”未来

景美人少的原生态避暑地

热门推荐

亚运会女排小组赛

贫困县里的音乐盛宴

街头诈骗现形记

体操房里的夏天

陈坤:行走的力量

吴奇隆变身"男月嫂"

返回顶部
重庆新闻原创视听问政生活

华龙网 www.cqnews.net 触屏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00-2015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图库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亲子 直播 | 文艺 教育 科普 安监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宅购 地图 | 麻哥辣妹 3c家居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夯实美丽乡村“里子” 文化下乡提神聚力

2018-03-06 08:58:47 来源: 0 条评论

  六进文艺宣传队走进垫江

  家风家训格言书法现场展示活动

  新民春牛舞

  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孩子们一起搬运赠送书籍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这其中,文化是农村人与物两大载体的外在体现,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所在。

  乡村振兴,需文化同行。垫江紧抓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容,大力实施乡风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当乡村振兴与文化建设组合为共同体,乡村再次寻到了乡愁。当民谣在傍晚时分开唱,民俗故事上演,此刻的垫江乡村,风景如画,春暖花开。

  送 歌舞进院坝 村民乐开怀

  隆冬时节蒙蒙细雨,农家小院欢声笑语。1月21日下午,在砚台镇百胜村一个古老的四合院里,“践行十九大,文艺进院坝”的惠民演出火热开演,来自垫江县音乐家协会的会员们载歌载舞,和村民朋友们共迎新春佳节。

  听说演出来到乡村,四邻八村的老乡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不一会儿,能容纳400人的小院早已水泄不通。

  “文艺下乡来表演,我们也提前过过节。”村民谭大忠脸上笑开了花。

  而同样受益的还有垫江县澄溪镇人和村2组村民贺恩才。过去从没感觉到科学种植的重要,种菜采用土方法,结果效益也不见好。自从一次在送书下乡时,他无意间看到一本蔬菜种植的书籍后,尝试着改进了种植方法,蔬菜产量增加了不少,效益也明显提高了。

  不论是文艺下乡,还是书籍下乡,上述案例只是近年来垫江县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一个缩影。据垫江县文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广泛开展乡风文明建设,该县正不断深入推进“文化下乡”,以丰富的文化生活增进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2017年,垫江县共计开展流动文化进村1107场,其中送演出进村528场,送图书阅览进村132场,送法规政策科技宣传206场。服务总人数达到180万人。

  建 农家书屋暖 闲来“充电”忙

  扎堆儿闲聊、蹲院坝晒太阳……这是过去垫江农村居民冬闲时节生活的真实写照。可如今,随着文化的清泉流进农村,走进书屋阅读学习的多了。

  在新民镇双河口村的农家书屋,一间约20平方米的小屋里,崭新干净的书桌、摆放有序的椅子,书柜里整齐地摆放着近2000册各类图书,《果树种植技术大全》《蔬菜病虫害防治》等“农”味十足的图书整齐的摆放书架上。

  “村里的农家书屋里有不少书籍、报刊,环境也不错,我一有空就会去那里。”村民陈大爷吃过早饭,就提着一个大茶杯,到村便民服务中心的农家书屋去看书,学习致富技能。

  而像这样的农家书屋如今已遍布垫江大大小小的村社,和陈大爷一样闲时去农家书屋看书读报的村民,也一天天的多了起来。近年来,垫江着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进农家书屋,文化小院、文化广场等乡村文化阵地建设,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潜移默化地转变了村子的风气,成了移风易俗的主力军。

  2017年,共计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25个,村社农村书屋301个,乡村文化阵地效能得到充分发挥。

  传 非遗进课本 民俗上舞台

  周一,大石乡大石小学的课堂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正在进行。竹丝在老师手中轻轻跳动,根根竹丝依胎成形,紧贴底面,所有接头之处都做到藏而不露,浑然一体、宛若天成。同学们或仔细观看,或跟着老师一起编织,现场热闹非凡。

  这场教学正是非遗传承大石竹编进校园。据了解,为留住大石竹编这一传统文化,目前该校已采用劳技课、手工课与自编教材课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着传承。

  而事实上,大石竹编只是垫江拥有的8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市政府公布的各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除了大石竹编外,垫江县还有传统音乐类的高峰薅秧歌、高安唢呐、开山号子,传统舞蹈类的新民春牛舞,传统技艺类的永安梅咂酒酿造技艺、角雕、垫江酱瓜在内的7个非遗项目入选。

  “为保护传承好这些传统文化,我县还进一步发掘其传承形式,让其融入到普通居民生活中。例如,目前垫江在包括高峰薅秧歌、高安唢呐、新民春牛舞等8个市级非遗项目的基础上,创作编导8个节目,去年全年表演超过10余场,以舞台艺术的形式全面诠释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垫江县文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 赵童 李耀辉 图片由垫江县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 李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