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初心•情满藏东②|藏族优秀学子从这里走出

巴渝初心•情满藏东②|藏族优秀学子从这里走出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06-25

编前语:

在推动重庆各项事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的征途上,重庆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他们朴素的家国情怀,在高原,倾情用力,与昌都儿女一道,共同践行着党中央的治藏方略,书写着新时代的昌都画卷。

援藏三年来,重庆市221名援藏干部人才,秉持“老西藏精神”和重庆援藏工作队“先做昌都人、再干昌都事,做好昌都人、干好昌都事”的优良传统,推动“输血”援藏向“造血”援藏转变,解决了一批援藏难题,见证着诸多美好变化,涌现了无数先进典型。

本网推出系列报道《巴渝初心•情满藏东》,带你走近这群奋斗在雪域高原的“最可爱的重庆人”。

相关报道:

巴渝初心•情满藏东①|藏家来了重庆好“门巴”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25日6时讯(首席记者 黄宇)从家乡类乌齐出发,坐大巴车到昌都,再从昌都坐飞机到重庆……2019年3月,卓玛(化名)和其他老师同事一起来到重庆西藏中学,她们要在这里进行交流访问。这是重庆开展“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后,与昌都教育系统建立的交流新机制之一。

2016年以来,重庆一改往年教育援藏短期帮扶安排,派出50名优秀教师,3年为一周期,集中力量援助建设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帮助受援学校实现整体水平提升,补齐昌都市教育短板。三年来,无数优秀藏族学子从这里走出。

周亚军课堂教学。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查漏补缺 让更多孩子走进校园

据重庆市“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队领队黄垚介绍,50名教师90%以上来自重庆市市级重点中学,均系教学和管理一线骨干,平均教龄18.5年。

为尽快提升教学质量,50名教师分别被安排在三个年级担任科任教师,其中2人担任校级领导、4人任中层干部、8人任教研组长、6人任备课组长。

到昌都的第一个月,老师们就遇到了难题。

由于基础教学缺乏,不少藏族孩子在进入高中后会出现跟不上学习进度的情况,在理科和英语学科这种现象尤其明显。如何让藏族孩子尽快适应内地教学方式,让他们过得舒服,学得快乐?

教育援藏副领队、昌都一高副校长周亚军发现,只有为孩子们开展足够的衔接教学,尽可能地复习初中知识,对基础漏洞进行弥补,才能磨刀不误砍柴功,最终把进度赶上来。

周亚军还发现,昌都地区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基本都住校。除了学习的不适应,生活上也需要照顾。特别是刚进校门的农牧区孩子,在市区上学,离家很远,生活上还有很多不适应,也需要老师一遍一遍地耐心纠正。

同时,援藏教师们注重依托家访,改变家长和学生不正确的教育观,让更多的农牧民群众子女走进校园。

李仕荣给学生们讲技术实验课。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来自江津的援藏教师李仕荣,本身是一名物理老师,在昌都一高首先开设了通用技术课。“这门课比一般的基础课程多,以技术教学为主,考验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李仕荣说,“以前这门课都没开展,因为没有人教,学生对这门课程难以理解,上课也提不起精神。”

为便于学习,李仕荣尽量给学生提供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的实例,以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加强认识。同时,他还主动承担了学校部分后勤服务、维修工作,用一己之长,方便大家。

交流互访 提升当地教师教学水平

入藏以来,周亚军和部分队员走遍了昌都11各区县中的10个区县,行程2万公里,深入到乡村完小调研教学工作。

“2016年开始,首先到类乌齐,主要走小学、幼儿园和初中,一般3月、6月、9月、12月下乡。特别是冬天,到处都是冰天雪地,路上不好走,有时一整天都在赶路,到得晚了,就围着藏家火炉睡一觉。”周亚军说。

经过调研,他们发现,基层学校师资缺口较大,有的学校7个年级只有三四个老师,教学落实情况差强人意。

察雅县双语幼儿园第一分园,是援藏队为当地新修的幼儿园。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罗杰 摄

在调研的基础上,援藏工作队制定出“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三年规划,以“看-讲-做-思”为主线,和昌都本地教师共同实践,逐步提升教学质量,初步实现“学生综合能力、教师教学水平、学校管理制度”三提升。

“对基层学校、村完小、教学点进行师资倾斜,将市级骨干教师以送课的形式走到基层去;让当地老师到市内来进修,并开展合格结业考试;同时,在昌都开展区域教学说课比赛,在竞争中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周亚军说。

周亚军积极协调,促成昌都市一高和重庆七中、西藏中学、青木关中学建立起了姊妹学校关系,于2016年10月、2017年5月和2018年3月,分三批组织一高管理干部和优秀教师赴重庆开展交流访问和跟岗学习活动,形成办学交流长效机制。

三年来,昌都开展优质高效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1000余次,负责大型考试试题命制工作150余次,听课评课达4000余节;指导“一优一师课、一课一名师”140节,其中荣获国家级优秀2节、省级优秀22节、市级优秀69节。

修葺一新的滨达乡小学。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黄宇 摄

在2018年高考中,昌都一高689名学生参加考试,取得“重本上线人数历年最多,本科上线比例历年最高,升学比例历年最高”的优异成绩。全校重本上线人数为149人,在2017年的基础上增长了40余人,创造历史新高。“预计今年高考将取得更好成绩。”周亚军说。

不仅仅是昌都一高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重庆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队领队、昌都市委副书记黎勇介绍,三年来,工作队为昌都建设教育项目11个,为各对口援藏各县新增4所幼儿园,改善了3所小学办学条件,组织师资培训128场次,培训教师2200人次。对62名贫困学生进行了资助,帮助8名学生圆了大学梦。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巴渝初心•情满藏东②|藏族优秀学子从这里走出

2019-06-25 06:00:00 来源:

编前语:

在推动重庆各项事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的征途上,重庆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他们朴素的家国情怀,在高原,倾情用力,与昌都儿女一道,共同践行着党中央的治藏方略,书写着新时代的昌都画卷。

援藏三年来,重庆市221名援藏干部人才,秉持“老西藏精神”和重庆援藏工作队“先做昌都人、再干昌都事,做好昌都人、干好昌都事”的优良传统,推动“输血”援藏向“造血”援藏转变,解决了一批援藏难题,见证着诸多美好变化,涌现了无数先进典型。

本网推出系列报道《巴渝初心•情满藏东》,带你走近这群奋斗在雪域高原的“最可爱的重庆人”。

相关报道:

巴渝初心•情满藏东①|藏家来了重庆好“门巴”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25日6时讯(首席记者 黄宇)从家乡类乌齐出发,坐大巴车到昌都,再从昌都坐飞机到重庆……2019年3月,卓玛(化名)和其他老师同事一起来到重庆西藏中学,她们要在这里进行交流访问。这是重庆开展“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后,与昌都教育系统建立的交流新机制之一。

2016年以来,重庆一改往年教育援藏短期帮扶安排,派出50名优秀教师,3年为一周期,集中力量援助建设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帮助受援学校实现整体水平提升,补齐昌都市教育短板。三年来,无数优秀藏族学子从这里走出。

周亚军课堂教学。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查漏补缺 让更多孩子走进校园

据重庆市“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队领队黄垚介绍,50名教师90%以上来自重庆市市级重点中学,均系教学和管理一线骨干,平均教龄18.5年。

为尽快提升教学质量,50名教师分别被安排在三个年级担任科任教师,其中2人担任校级领导、4人任中层干部、8人任教研组长、6人任备课组长。

到昌都的第一个月,老师们就遇到了难题。

由于基础教学缺乏,不少藏族孩子在进入高中后会出现跟不上学习进度的情况,在理科和英语学科这种现象尤其明显。如何让藏族孩子尽快适应内地教学方式,让他们过得舒服,学得快乐?

教育援藏副领队、昌都一高副校长周亚军发现,只有为孩子们开展足够的衔接教学,尽可能地复习初中知识,对基础漏洞进行弥补,才能磨刀不误砍柴功,最终把进度赶上来。

周亚军还发现,昌都地区的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基本都住校。除了学习的不适应,生活上也需要照顾。特别是刚进校门的农牧区孩子,在市区上学,离家很远,生活上还有很多不适应,也需要老师一遍一遍地耐心纠正。

同时,援藏教师们注重依托家访,改变家长和学生不正确的教育观,让更多的农牧民群众子女走进校园。

李仕荣给学生们讲技术实验课。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来自江津的援藏教师李仕荣,本身是一名物理老师,在昌都一高首先开设了通用技术课。“这门课比一般的基础课程多,以技术教学为主,考验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李仕荣说,“以前这门课都没开展,因为没有人教,学生对这门课程难以理解,上课也提不起精神。”

为便于学习,李仕荣尽量给学生提供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的实例,以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加强认识。同时,他还主动承担了学校部分后勤服务、维修工作,用一己之长,方便大家。

交流互访 提升当地教师教学水平

入藏以来,周亚军和部分队员走遍了昌都11各区县中的10个区县,行程2万公里,深入到乡村完小调研教学工作。

“2016年开始,首先到类乌齐,主要走小学、幼儿园和初中,一般3月、6月、9月、12月下乡。特别是冬天,到处都是冰天雪地,路上不好走,有时一整天都在赶路,到得晚了,就围着藏家火炉睡一觉。”周亚军说。

经过调研,他们发现,基层学校师资缺口较大,有的学校7个年级只有三四个老师,教学落实情况差强人意。

察雅县双语幼儿园第一分园,是援藏队为当地新修的幼儿园。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罗杰 摄

在调研的基础上,援藏工作队制定出“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三年规划,以“看-讲-做-思”为主线,和昌都本地教师共同实践,逐步提升教学质量,初步实现“学生综合能力、教师教学水平、学校管理制度”三提升。

“对基层学校、村完小、教学点进行师资倾斜,将市级骨干教师以送课的形式走到基层去;让当地老师到市内来进修,并开展合格结业考试;同时,在昌都开展区域教学说课比赛,在竞争中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周亚军说。

周亚军积极协调,促成昌都市一高和重庆七中、西藏中学、青木关中学建立起了姊妹学校关系,于2016年10月、2017年5月和2018年3月,分三批组织一高管理干部和优秀教师赴重庆开展交流访问和跟岗学习活动,形成办学交流长效机制。

三年来,昌都开展优质高效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1000余次,负责大型考试试题命制工作150余次,听课评课达4000余节;指导“一优一师课、一课一名师”140节,其中荣获国家级优秀2节、省级优秀22节、市级优秀69节。

修葺一新的滨达乡小学。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黄宇 摄

在2018年高考中,昌都一高689名学生参加考试,取得“重本上线人数历年最多,本科上线比例历年最高,升学比例历年最高”的优异成绩。全校重本上线人数为149人,在2017年的基础上增长了40余人,创造历史新高。“预计今年高考将取得更好成绩。”周亚军说。

不仅仅是昌都一高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重庆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队领队、昌都市委副书记黎勇介绍,三年来,工作队为昌都建设教育项目11个,为各对口援藏各县新增4所幼儿园,改善了3所小学办学条件,组织师资培训128场次,培训教师2200人次。对62名贫困学生进行了资助,帮助8名学生圆了大学梦。

[责任编辑: 邓旻璐]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