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舆情高风险点及应对提示
今年春节,疫情常态化防控,倡导就地过年为春节舆情带来了哪些新变化?

春节期间舆情高风险点及应对提示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2-05

今年春节,疫情常态化防控,倡导就地过年为春节舆情带来了哪些新变化?智融网络舆情研究院为大家梳理出了春节期间舆情应对的八大类舆情高风险点,并给出应对提示,供各位舆情同行和网友参考。

返乡遭遇“防控加码”舆情

春节(春运)期间,前往乡村、社区等基层的人员流动增加,基层治理和政策执行迎来一次“压力测试”。一些地方在实施“合理有序引导群众就地过年”政策过程中,可能出现自我施压、层层加码防控标准的问题,加上部分工作人员未吃透政策,可能出现拦路、劝返、强制隔离等极端情况,引发民众不满,相关舆情风险不可忽视。

就地过年“政策落实”舆情

全国多个省份在倡议就地过年的同时,积极推出多项保障措施,包括留守津贴、消费券、房租减免等。但在政策落实方面,可能因部分相关部门尚未明确补贴分发的具体安排、相关政策宣导不到位等原因,导致部分民众没有及时享受到政策福利,引发相关舆情。

春节期间“年味缺失”舆情

春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年味儿的缺失”可能成为今年春节基层治理的风险点。根据舆论反馈看,网民既对严格防疫措施表示理解支持,也对安庆祥和的中国年表示期待。对于支持、响应就地过年倡议的民众,相关基层部门未及时推出措施营造节日氛围,引发对就地过年倡议的失望情绪。

江北区为留渝过年的市外务工人员代表发放“留岗大礼包”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摄  

特殊群体“新春关爱”舆情

春节之际,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农民工、留校师生等特殊群体能否过好年,这些群体的过年保障易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如部分网民反映“要解决民工住的问题,他们好多人过年没活干了,也就没地方住了”。对于留校师生,校园保障工作易引发共情。学生食堂的保供稳价和住宿保障,以及对留校师生的关心关爱和安全管理等工作,需做实做细,避免负面舆情事件发生。

安全事故“突发多发”舆情

长假期间,各类安全隐患不能忽视。今年本地交通出行依然存在,道路安全压力增大,可能出现有人员伤亡的重大交通事故。同时,春节期间,居民用火用电、燃放烟花爆竹等导致消防安全隐患增多。节假日的主题是团聚和喜庆,若在此期间发生有负面效应的公共事件,其社会影响无疑将更恶劣,诱导负面情绪集中爆发。

长江索道景区门口,市民朋友正在有序扫码入内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华侨 实习生 石若琳 摄

旅游景区“扎堆聚集”舆情

倡导就地过年背景下,部分景区可能迎来本地、周边游客高峰,与之相关的人员密集聚集存在防疫隐患,旅游景区秩序、导游服务以及餐饮、住宿、购物等问题导致旅游体验不佳引发的争议,并借助互联网平台大范围传播,很容易成为舆情引燃的导火线。

民生保障“物价上涨”舆情

倡导“就地过年”背景下,相比于往年,今年就地过年人员的数量会增加,加大了假期城市交通、餐饮、商品供应、物流等的保障压力。此外,在保障就地过年群众能过一个祥和新年的同时,相关服务人员的福利福祉、加班期间的工作补贴等也易受到舆论关注。

其他领域“突发快扩”舆情

此外,长假期间,我们还需要注意政策信息不统一和信息发布不当的风险、农村人员聚集引发的舆情防控风险等可能引发舆情的其他风险。尤其是人为引发的暴力事件、群体事件等,因其突发性、扩散的快速性等,更需要重点防范。

春节期间舆情应对提示:

对此,智融网络舆情研究院给出了四点应对提示。

一要做好应对预案:节假日容易出现舆情焦点的部门和行业要切实转化思维,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分析研究既往的经验教训,做好媒体和网络的舆情态势监测,尽可能提前针对假期可能出现的舆情风险类型和程度进行评估,分级制定细致可行的舆情管理和引导方案。

二要加强研判报送:节假日突发舆情发生后,负责信息监测和研判的人员应当适时加强舆情的分析和研判。值班部门和人员要与各个部门和机构保持畅通的联络,及时、精准地沟通、汇报,做到下情上达,将舆情的起因、发展、措施、结果、分析、建议等汇总后逐级有序呈报给相关负责人和主要领导,最大程度地克服假日因为人员不足等客观原因造成的信息报送和流转不畅的现象。

三要准确发布信息:在突发舆情热点事件中,涉及机构及时、准确地发布信息,澄清事实,解疑释惑,主动引导舆论走向,维护社会稳定,最大程度地避免、缩小和消除其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对于个案,要及时厘清个案具体情况,取得网民理解。

四要注意方式方法:特别还要注意在通报和引导环节中措辞和语句的使用,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切忌因表达不当触发舆情的“次生灾害”。

(智融网络舆情研究院综合)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欢迎订阅重庆手机报 中国移动用户短信cqsjb10658000。重庆3G门户 手机登录 cq.3g.cn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春节期间舆情高风险点及应对提示

2021-02-05 19:00 来源: 0 条评论

今年春节,疫情常态化防控,倡导就地过年为春节舆情带来了哪些新变化?智融网络舆情研究院为大家梳理出了春节期间舆情应对的八大类舆情高风险点,并给出应对提示,供各位舆情同行和网友参考。

返乡遭遇“防控加码”舆情

春节(春运)期间,前往乡村、社区等基层的人员流动增加,基层治理和政策执行迎来一次“压力测试”。一些地方在实施“合理有序引导群众就地过年”政策过程中,可能出现自我施压、层层加码防控标准的问题,加上部分工作人员未吃透政策,可能出现拦路、劝返、强制隔离等极端情况,引发民众不满,相关舆情风险不可忽视。

就地过年“政策落实”舆情

全国多个省份在倡议就地过年的同时,积极推出多项保障措施,包括留守津贴、消费券、房租减免等。但在政策落实方面,可能因部分相关部门尚未明确补贴分发的具体安排、相关政策宣导不到位等原因,导致部分民众没有及时享受到政策福利,引发相关舆情。

春节期间“年味缺失”舆情

春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年味儿的缺失”可能成为今年春节基层治理的风险点。根据舆论反馈看,网民既对严格防疫措施表示理解支持,也对安庆祥和的中国年表示期待。对于支持、响应就地过年倡议的民众,相关基层部门未及时推出措施营造节日氛围,引发对就地过年倡议的失望情绪。

江北区为留渝过年的市外务工人员代表发放“留岗大礼包”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摄  

特殊群体“新春关爱”舆情

春节之际,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农民工、留校师生等特殊群体能否过好年,这些群体的过年保障易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如部分网民反映“要解决民工住的问题,他们好多人过年没活干了,也就没地方住了”。对于留校师生,校园保障工作易引发共情。学生食堂的保供稳价和住宿保障,以及对留校师生的关心关爱和安全管理等工作,需做实做细,避免负面舆情事件发生。

安全事故“突发多发”舆情

长假期间,各类安全隐患不能忽视。今年本地交通出行依然存在,道路安全压力增大,可能出现有人员伤亡的重大交通事故。同时,春节期间,居民用火用电、燃放烟花爆竹等导致消防安全隐患增多。节假日的主题是团聚和喜庆,若在此期间发生有负面效应的公共事件,其社会影响无疑将更恶劣,诱导负面情绪集中爆发。

长江索道景区门口,市民朋友正在有序扫码入内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华侨 实习生 石若琳 摄

旅游景区“扎堆聚集”舆情

倡导就地过年背景下,部分景区可能迎来本地、周边游客高峰,与之相关的人员密集聚集存在防疫隐患,旅游景区秩序、导游服务以及餐饮、住宿、购物等问题导致旅游体验不佳引发的争议,并借助互联网平台大范围传播,很容易成为舆情引燃的导火线。

民生保障“物价上涨”舆情

倡导“就地过年”背景下,相比于往年,今年就地过年人员的数量会增加,加大了假期城市交通、餐饮、商品供应、物流等的保障压力。此外,在保障就地过年群众能过一个祥和新年的同时,相关服务人员的福利福祉、加班期间的工作补贴等也易受到舆论关注。

其他领域“突发快扩”舆情

此外,长假期间,我们还需要注意政策信息不统一和信息发布不当的风险、农村人员聚集引发的舆情防控风险等可能引发舆情的其他风险。尤其是人为引发的暴力事件、群体事件等,因其突发性、扩散的快速性等,更需要重点防范。

春节期间舆情应对提示:

对此,智融网络舆情研究院给出了四点应对提示。

一要做好应对预案:节假日容易出现舆情焦点的部门和行业要切实转化思维,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分析研究既往的经验教训,做好媒体和网络的舆情态势监测,尽可能提前针对假期可能出现的舆情风险类型和程度进行评估,分级制定细致可行的舆情管理和引导方案。

二要加强研判报送:节假日突发舆情发生后,负责信息监测和研判的人员应当适时加强舆情的分析和研判。值班部门和人员要与各个部门和机构保持畅通的联络,及时、精准地沟通、汇报,做到下情上达,将舆情的起因、发展、措施、结果、分析、建议等汇总后逐级有序呈报给相关负责人和主要领导,最大程度地克服假日因为人员不足等客观原因造成的信息报送和流转不畅的现象。

三要准确发布信息:在突发舆情热点事件中,涉及机构及时、准确地发布信息,澄清事实,解疑释惑,主动引导舆论走向,维护社会稳定,最大程度地避免、缩小和消除其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对于个案,要及时厘清个案具体情况,取得网民理解。

四要注意方式方法:特别还要注意在通报和引导环节中措辞和语句的使用,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切忌因表达不当触发舆情的“次生灾害”。

(智融网络舆情研究院综合)

感谢您阅读: 春节期间舆情高风险点及应对提示
虚假新闻投诉致电63080077
[责任编辑: 李想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