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赛格大厦晃动舆情,怎么“稳”的?
这几天,赛格大厦的晃动引发了网友的关注,相关舆情的走势,呈现哪些特点?智融网络舆情研究院进行了简要分析。
舆情回顾
5月18日13时左右,有网友称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赛格大厦出现晃动,随后相关视频在网络热传。
当天下午,深圳市应急管理局、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深圳气象部门等多方作出回应,下午16时左右舆情达到传播高峰。
5月19日和5月20日,该大楼疑再次出现晃动,事件再引网友热议。
5月21日,一份落款为深圳市赛格集团有限公司的通知显示:为确保赛格大厦检测工作顺利进行,不受外界干扰,自5月21日零时起,暂停所有业主、商户、租户进出赛格大厦写字楼和电子市场,待相关检测工作完成后再有序开放,有关事宜另行通知。深圳福田区委宣传部证实了此事。
截至5月21日下午,相关舆情趋于平稳。
“赛格大厦晃动”舆情走势(按日显示)
舆情特点
陈年文件传播 关注质量问题
事件讨论过程中,一份多年前关于赛格广场建造研究的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深圳赛格广场建设项目评析》在网上走红。该论文指出赛格大厦在建设过程中存在部分问题,比如施工图滞后造成边设计边施工,先施工后设计等等。基于此,有声音认为此次晃动与大楼本身基础质量问题存在联系。
是否该装阻尼器 “历史”碰撞“现实”
5月19日,一份落款为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值班室的文件《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街道赛格广场大厦摇晃的情况报告(续报二)》在网络流传。报告提到该大厦未安装阻尼器。对于外界关于赛格大厦未安装“阻尼器”的疑问,赛格集团内部人士表示,大厦建设的时间较早,当时的结构设计是不需要阻尼器的。
伪科学散播快 调侃叠加传播
在网上关于造成赛格大厦晃动原因的各种猜测中,有网民称,最近2个月某类比特币兴起,华强北商家在店铺上挖币,上万个机械硬盘一起工作,造成大楼共振。对此,有专家表示,完全不一样的频率,几乎不可能造成共振。
处置注意
对于此类突发性公共事件,我们给出以下三条处理建议。
1.一是做好信息公开
在本次事件中,深圳当地多个部门联合回应社会关切,对大楼晃动原因、大楼处置等方面在社交平台进行辟谣并作出解释说明,受到网友肯定。
2.二是及时澄清谣言
对于“矿机引发晃动”等谣言要及时澄清,尤其是对于其中涉及伪科学言论的内容要说明科学原理,避免伪科学信息传播。
3.三是解决实体问题。
赛格集团封楼举措得到网友的点赞。不少网友认为,这就是负责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