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了,留下了光,让人间敞亮 ——“时代楷模”王红旭事迹发布现场侧记
你来过人间,留下一道璀璨的光。
你用生命写下了一段不朽的诗行。
重庆市大渡口区育才小学体育教师王红旭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王红旭同志“时代楷模”称号,并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他的先进事迹。9月16日晚21时许,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发布厅》栏目播出发布仪式。
此前,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走进《时代楷模发布厅》录制活动现场,在泪水和掌声中,感受一位凡人英雄胸中的大爱。
本篇报道,带你走进发布会现场。
“红旭在我眼前一闪,就冲了过去”
儿童节,长江边,大人们带着孩子玩沙、耍水,其乐融融的热闹景象,却被一声呼救打破……
这是大屏幕上的画面。北京,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发布厅》录制现场,大家似乎又回到那个难忘的日子。心,被紧紧揪起。
舞台对面还有一张大屏幕。因为疫情,发布会没有现场观众,却有一百多名“云观众”,其中就有王红旭生前的同事,和他教过的娃娃们。
舞台上,王红旭生前好友、参与救人者许林盛回忆着事发经过:“红旭在我眼前一闪,就冲了过去,我也跟着跑了过去。由于落差特别大,身体一下就掉在了水里……”
在许林盛的记忆里,王红旭的动作非常快,先是一把抓住第一个孩子递给了他,然后没有丝毫犹豫,转身游向第二个孩子……
脚下踩空,身边是激流,冲在前面的王红旭已精疲力尽。用尽全身的力气,王红旭把孩子往人墙最近的位置一推。这一推,让男孩得救了,第一个挺身而出的王红旭,却再也没能跨越最后的十多米……
央视《时代楷模发布厅》栏目中,许林盛回忆起和王红旭一起救人的情景,忍不住落泪。陈剑 摄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回忆起当时的画面,许林盛红了眼眶,眼泪滑过脸颊。此时,大屏幕上的线上观众,也纷纷低头抹泪,掩面哭泣。
节目录制前一晚,许林盛向记者聊起了他与王红旭的往事。
许林盛的妻子和王红旭是同一所学校的体育教师,再加上两家的孩子只相差一个月,在同一个幼儿园上学,两家人越走越近,常一起游玩。
“旭哥特别仗义,很多次,我和我老婆来不及接孩子,都是旭哥一起接回他们家。本来,暑假说好两家人一起出去耍……”王红旭的离去,让许林盛久久难以释怀。
“如果成长的跑道上有风,那就是王老师在为你加油。”
对许林盛来说,王红旭是好兄弟,对谢林巧来说,王红旭则是那个改变她命运的人。
舞台上,17岁的谢林巧留着短发,戴着眼镜,像个假小子。
小学三年级时,王红旭在一群孩子中发现了她——只因她跑起来腿上的频率比别人快,“是个田径苗子!”
王红旭带她走上了短跑这条路,小林巧也喜欢上了在跑道上肆意奔跑的日子。
然而,没过多久,林巧的妈妈打算让她放弃练习。
那段时间,落寞的小林巧每天放学后都不愿回家,背着书包默默坐在操场边,看着小伙伴们练习。
细心的王红旭察觉到孩子的心思,先是让林巧当他的小助教,又多次去和她妈妈沟通。最终,妈妈同意让小林巧继续练习。
四年级时,在大渡口区的一次运动会上,所有人都以为谢林巧能拿第一,她自己也信心满满,万万没想到自己比赛失利,只拿到第二名。
谢林巧以为王老师会很失望,没想到比赛下来,王老师对她说的第一句话是——“没得啥子,不就是个大渡口区第一名嘛!以后,你会站在更高的舞台上。”这句话,让她的心一下子打开了。
后来,林巧真的站上了更高的舞台。在全市的运动会上,她一举夺得100米和200米的双料冠军。
是恩师,是伯乐,更是身后无条件支持自己的人。至今,谢林巧仍不敢相信,那个每天乐呵呵、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的王老师,就这么离开了。
谢林巧(左二)说,王红旭改变了自己的人生。王红旭走后,她很想念他,还写了一段话。陈剑 摄
不仅是谢林巧,在王红旭任教的12年里,他对待田径队的每一个孩子,都像操心自己的孩子一样,操心着他们的未来。
“每一粒种子,都有自己适宜的土地,每一棵小苗,都能开出美丽的花朵。”这是王红旭时常挂在嘴边的话。
育才高中三年级的孟俊帆当年学习成绩不好,王老师就经常监督他的文化课学习。在西南大学附中高一年级的李浩源心里,王老师就像朋友一样,一些不能对父母说的话,都可以对王老师说。
学生们给王老师取了很多绰号,“旭哥”“眯眯眼”,每个昵称,都藏着他们对王老师的爱。
在特别特别想念王老师的时候,谢林巧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前几天回到育才小学,站在操场上,没变,还是那个样子,满是你的身影,我绷住了很久,很久没有哭。我想王老师肯定不希望巧儿哭,但是我现在真的绷不住了,王老师,巧儿真的想你……”
巧儿,别难过,如果成长的跑道上有风,那一定是王老师在为你加油。
“他只是一个平凡人,做出了他觉得正确的选择。”
“爸爸去哪了?”
王红旭走后很久,三岁的团团总会缠着陈璐希问。
一开始,陈璐希不敢开口。
后来,她告诉孩子:“爸爸变成了天上的星星,以另一种方式陪伴着我们。”
“长大后我要去开飞机,那样就可以离星星近一点。”
儿子的话,让陈璐希心疼。
在三个人的小家庭里,王红旭陪伴儿子的时间,比陈璐希多得多。他陪孩子玩游戏、读绘本、讲故事,耐心又温柔。
一开始打动陈璐希的,就是这份温柔。初识时,两人教同一个班,她教语文,是班主任,他教体育,是副班主任。
两人一聊天,话题总是离不开班上的孩子。
一开始她觉得奇怪,后来才知道,王红旭的一家人都是教师——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是教师。爷爷在病发去世前一刻还站在讲台上,奶奶做了十几年乡村教师,只要下雨,都会去接孩子上学。爸爸妈妈也几乎成了留守儿童的另一对父母。
也难怪,在这样一个家庭中长大的王红旭,对学生们有一种天然、发自内心的喜欢。
后来,就算他们不教一个班了,王红旭都能叫出她班上每个孩子的名字。
有时陈璐希甚至觉得,在学生面前,他不像一个老师,也不像一个朋友,更像是爸爸。因为在他心里,孩子的自信比名次更重要。他最喜欢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好样的、你真厉害”。
妻子陈璐希也是一名教师,她回忆着和王红旭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陈剑 摄
同为老师,陈璐希觉得,丈夫也默默影响着自己,如何蹲下身子,用孩子的视角去看世界,如何去做一名学生喜欢、信任的老师。
王红旭走了,给这个小家留下许多遗憾——儿子才三岁,就没了爸爸。丈夫曾答应过妻子,一起走遍大好河山,老了还要一起跳广场舞……
王红旭离开的三个月里,陈璐希消瘦了许多。但她知道,丈夫是那么热爱生活的一个人,一定不希望她以泪洗面。在儿子往后的人生里,爸爸没办法陪伴,但他比任何一个人都爱他。
陈璐希决定,待儿子长大后,她要告诉他:“爸爸不是英雄,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做出了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你以后也要做一个平凡却有价值的人。”
“他是一位称职的老师,他也是我心中最优秀的儿子!”
最后登台的,是王红旭的父亲王平。当他接过“时代楷模”奖章和证书时,双手微微颤抖。
这份荣誉属于王红旭,也属于这个教师之家。
此前,王平曾对记者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们家里,超过40年工龄的老师有3位,我的父亲曾经给我说过三句话:做好教师,要教良心书,不要误人子弟;要教清廉书,不要搞歪门邪道;要教公平书,不要厚此薄彼。”
这三句话,王平一家三代,都做到了。
王平还记得,有一次父子俩谈论起见义勇为。
父亲:救人可以,但要首先确保自己的生命安全。
儿子:假如你看见路上的一个小孩摔倒,你选择去扶还是不扶?
父亲:那肯定要去扶
儿子:那你选择跑过去扶,还是走过去扶?
父亲:那一定是跑过去扶。
儿子:难道跑过去扶,就没有摔倒的危险吗?在那一瞬间,你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
王红旭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王红旭的父亲王平(左一)在舞台上回忆,自己和儿子讨论见义勇为的情形。
“拯溺救难,向生命负责”“生命守护者”——人们在王红旭的遗物中发现了一本《中国救生员培训教材》,王红旭生前在这段话上,重重地划下一道波浪线。
原来,他早在大学时,就考下了救生员证。
原来,这也不是王红旭第一次救人。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一共救起过四条生命。
只是这一次,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践行了这句“生命守护者”的诺言!
“他是一位称职的老师,爱生如子,他也是我心中最优秀的儿子!”
总有人选择成为一道光,因为不知道谁会被你照亮,走出黑暗。
你走了,留下了光,让人间敞亮。
正因为像你一样的平凡人,在危急时刻选择挺身而出,才有了滔滔江水中手挽手的救命人链,才有了用生命托举生命的壮举,才有了这座英雄城市挺立的精神脊梁。
未来的时光,愿命运善待你所爱的人。
致敬,凡人英雄!
致敬,时代楷模!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佘振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