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两周年②|产业协作结硕果 川渝还将携手打造第三个万亿产业集群
川渝还将携手打造第三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势头强劲。

“双城记”两周年②|产业协作结硕果 川渝还将携手打造第三个万亿产业集群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1-04


编者按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02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发布,提出到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一体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区域特色进一步彰显,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

中央有部署,地方有行动。

两年来,两地携手共探改革路径,觅发展方向,寻“最大公约数”,唱“最美双城记”,川渝大地上生机涌现、动力澎湃。

连日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走访川渝两地相关部门、企业和居民,讲述发生在工地上、车间里、火车上、街巷间的双城故事,推出“‘双城记’两周年”系列策划报道。



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两江协同创新区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两江协同创新区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经济增长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目标,产业发展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

组建行业产业联盟、打造跨省园区,川渝两地先后在制造业、数字产业、生猪生产等领域成功牵手。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川渝两地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5.6万亿元(四川3.7万亿元,重庆1.9万亿元),同比增长18.5%,“1+1>2”协同效应正加速显现。

接下来,川渝还将携手打造第三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势头强劲。

01

做好优势产业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发展集群

长安汽车智能化改造后的生产车间。长安汽车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长安汽车智能化改造后的生产车间。长安汽车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万州长安跨越生产车间,一辆新车完成组装下线。它的车架、货箱等来自60公里外的开州,而汽车电池组和橡胶油管则产自160多公里外的达州。

“公司每年能为万州长安跨越生产车架18万台、货厢30万台。”地处开州的重庆千能实业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已为万州长安跨越生产车架、货箱等配套产品2.7亿元。

借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万达开三地融汇供应链、物流和汽车金融等资源,不断补齐配套短板,抱团实现“一条链”发展。

万达开只是一个缩影。汽车产业作为川渝两地的优势产业,协同发展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来说至关重要。目前,重庆有汽车生产企业41家,其中整车生产企业21家、改装车生产企业20家,汽车整车年产能规模达到400万辆,已形成以十多家整车企业为骨干、上千家配套企业为支撑的“1+10+1000”的优势产业集群。而四川现有汽车生产企业81家,汽车产业涵盖整车制造、动力传动系统等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

重庆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初步统计,两地共有超过300家零部件企业直接为整车企业相互配套,配套金额近百亿元,涉及动力系统、内外饰、底盘等多个领域。

合作越来越深入。2021年,川渝两地汽车产业在产业配套、校企合作、协同研发等诸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比如,两地通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链供需信息线上平台”,实现迅速供需配套。2021年,汽车产业供需对接平台企业用户数在2020年基础上扩充到3370家,推动川渝汽车本地配套率超过70%。川渝汽车产业链融合发展关系更加紧密。

效应正逐渐显现。数据显示,2021年1至9月,川渝两地汽车产量合计达到221万辆,实现产值5000多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14%。

到2025年,两地将力争汽车产量、行业产值分别突破300万辆和6000亿元,共建高水平汽车研发生产制造基地,打造国内领先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

02

抓住新的机遇

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

重庆培育的中西部地区首个国家级“双跨”平台。忽米网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重庆培育的中西部地区首个国家级“双跨”平台。忽米网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成都中俊科技有限公司是四川一家做电气工程设备的公司。2019年,来自重庆的忽米工业互联网平台(以下简称“忽米网”)帮助该公司做智能化改造,优化了生产方式,不但产能提升了,市场规模也扩大了近3倍。“现在我们的客户辐射到了整个四川片区和重庆地区。”成都中俊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2021年12月,忽米网入选了2021年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资源池服务商。和忽米网一起入选的共有208家川渝数字经济企业。其中重庆企业131家,四川企业77家。

“发布资源池名单,将助力川渝两地企业加速智能化发展转型。”市经信委负责人表示。在2021智博会上,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启动建设,将围绕网络基础设施、平台体系、安全保障体系、产业支撑、融合应用、生态体系等6个领域推动19项具体工作任务,建设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服务网络。

截至目前,四川省已有2个二级节点接入重庆顶级节点,即四川郎酒和四川长虹,已接入企业节点86个。其中,四川郎酒正在加快建设国内首个白酒行业二级节点,重庆树根互联网等企业也已经与四川有关方面开展了深入合作。

日前,川渝两地还印发了《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根据《方案》,接下来,两地将发挥重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作用,支持成都升级建设国家顶级节点,加快建设一批行业级节点,共建成渝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区块链“星火·链网”超级节点和骨干节点,拓展“蜀信链”服务基础设施城市节点和行业节点,打造国家级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等。

自动化汽车生产线。通讯员 谢力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自动化汽车生产线。通讯员 谢力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03

瞄准新的方向

打造第三个万亿产业集群

12月14日,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建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实施方案》审议通过。

这意味着川渝将携手把装备制造产业打造成世界级、万亿产业集群。这是继汽车、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之后,川渝两地共同打造的第三个世界级万亿产业集群。

如何打造?《方案》提出了包括川渝共同构建装备制造产业生态圈等9大任务。

其中,《方案》首次提出了“两核一带”概念。“两核一带”是围绕成都德阳地区、重庆中心城区这两个核心区,和G93成渝环线高速产业协作发展示范带“做文章”,发展能源装备、航空航天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在清洁能源装备产业方面,川渝两地将围绕风电、太阳能、水电、地热等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开展合作;

在航空航天产业方面,两地将通过强化主机引领、推动双向配套、促进集群发展,形成一体化工业基础和产业体系;

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方面,两地将共建协同发展体系,增强两地装备在重大铁路工程建设、城际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供给能力;

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方面,两地将围绕川渝两地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缺失、薄弱环节,锻长板、补短板,共建西部领先的智能制造装备基地;

在共同构建多层次开放式产业协同体系上,两地将协同开展通用航空、工业机器人等产业互补招商,引进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带动效应明显的优势项目,提升产业竞争力。

重庆市对发展装备制造产业极为重视。2021年11月,重庆市经济信息委提出,到2025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初步形成产业规模大、核心竞争力强、配套供给优、支撑体系全、有较强影响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制造强市建设的重要支撑。

按照《方案》规划,到2025年,川渝两地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万亿元,国际影响力和全球竞争力全面提升,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梁浩楠/文

相关报道:

 “双城记”两周年①|走访川渝高竹新区:投资热土上迸发改革活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今日重庆>
欢迎订阅重庆手机报 中国移动用户短信cqsjb10658000。重庆3G门户 手机登录 cq.3g.cn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双城记”两周年②|产业协作结硕果 川渝还将携手打造第三个万亿产业集群

2022-01-04 06:00 来源:


编者按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02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发布,提出到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一体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区域特色进一步彰显,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显著增强。

中央有部署,地方有行动。

两年来,两地携手共探改革路径,觅发展方向,寻“最大公约数”,唱“最美双城记”,川渝大地上生机涌现、动力澎湃。

连日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走访川渝两地相关部门、企业和居民,讲述发生在工地上、车间里、火车上、街巷间的双城故事,推出“‘双城记’两周年”系列策划报道。



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两江协同创新区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两江协同创新区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经济增长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目标,产业发展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

组建行业产业联盟、打造跨省园区,川渝两地先后在制造业、数字产业、生猪生产等领域成功牵手。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川渝两地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5.6万亿元(四川3.7万亿元,重庆1.9万亿元),同比增长18.5%,“1+1>2”协同效应正加速显现。

接下来,川渝还将携手打造第三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势头强劲。

01

做好优势产业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发展集群

长安汽车智能化改造后的生产车间。长安汽车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长安汽车智能化改造后的生产车间。长安汽车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万州长安跨越生产车间,一辆新车完成组装下线。它的车架、货箱等来自60公里外的开州,而汽车电池组和橡胶油管则产自160多公里外的达州。

“公司每年能为万州长安跨越生产车架18万台、货厢30万台。”地处开州的重庆千能实业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已为万州长安跨越生产车架、货箱等配套产品2.7亿元。

借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万达开三地融汇供应链、物流和汽车金融等资源,不断补齐配套短板,抱团实现“一条链”发展。

万达开只是一个缩影。汽车产业作为川渝两地的优势产业,协同发展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来说至关重要。目前,重庆有汽车生产企业41家,其中整车生产企业21家、改装车生产企业20家,汽车整车年产能规模达到400万辆,已形成以十多家整车企业为骨干、上千家配套企业为支撑的“1+10+1000”的优势产业集群。而四川现有汽车生产企业81家,汽车产业涵盖整车制造、动力传动系统等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

重庆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初步统计,两地共有超过300家零部件企业直接为整车企业相互配套,配套金额近百亿元,涉及动力系统、内外饰、底盘等多个领域。

合作越来越深入。2021年,川渝两地汽车产业在产业配套、校企合作、协同研发等诸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比如,两地通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产业链供需信息线上平台”,实现迅速供需配套。2021年,汽车产业供需对接平台企业用户数在2020年基础上扩充到3370家,推动川渝汽车本地配套率超过70%。川渝汽车产业链融合发展关系更加紧密。

效应正逐渐显现。数据显示,2021年1至9月,川渝两地汽车产量合计达到221万辆,实现产值5000多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14%。

到2025年,两地将力争汽车产量、行业产值分别突破300万辆和6000亿元,共建高水平汽车研发生产制造基地,打造国内领先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

02

抓住新的机遇

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

重庆培育的中西部地区首个国家级“双跨”平台。忽米网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重庆培育的中西部地区首个国家级“双跨”平台。忽米网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成都中俊科技有限公司是四川一家做电气工程设备的公司。2019年,来自重庆的忽米工业互联网平台(以下简称“忽米网”)帮助该公司做智能化改造,优化了生产方式,不但产能提升了,市场规模也扩大了近3倍。“现在我们的客户辐射到了整个四川片区和重庆地区。”成都中俊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2021年12月,忽米网入选了2021年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资源池服务商。和忽米网一起入选的共有208家川渝数字经济企业。其中重庆企业131家,四川企业77家。

“发布资源池名单,将助力川渝两地企业加速智能化发展转型。”市经信委负责人表示。在2021智博会上,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启动建设,将围绕网络基础设施、平台体系、安全保障体系、产业支撑、融合应用、生态体系等6个领域推动19项具体工作任务,建设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服务网络。

截至目前,四川省已有2个二级节点接入重庆顶级节点,即四川郎酒和四川长虹,已接入企业节点86个。其中,四川郎酒正在加快建设国内首个白酒行业二级节点,重庆树根互联网等企业也已经与四川有关方面开展了深入合作。

日前,川渝两地还印发了《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根据《方案》,接下来,两地将发挥重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作用,支持成都升级建设国家顶级节点,加快建设一批行业级节点,共建成渝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区块链“星火·链网”超级节点和骨干节点,拓展“蜀信链”服务基础设施城市节点和行业节点,打造国家级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等。

自动化汽车生产线。通讯员 谢力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自动化汽车生产线。通讯员 谢力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03

瞄准新的方向

打造第三个万亿产业集群

12月14日,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建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实施方案》审议通过。

这意味着川渝将携手把装备制造产业打造成世界级、万亿产业集群。这是继汽车、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之后,川渝两地共同打造的第三个世界级万亿产业集群。

如何打造?《方案》提出了包括川渝共同构建装备制造产业生态圈等9大任务。

其中,《方案》首次提出了“两核一带”概念。“两核一带”是围绕成都德阳地区、重庆中心城区这两个核心区,和G93成渝环线高速产业协作发展示范带“做文章”,发展能源装备、航空航天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在清洁能源装备产业方面,川渝两地将围绕风电、太阳能、水电、地热等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开展合作;

在航空航天产业方面,两地将通过强化主机引领、推动双向配套、促进集群发展,形成一体化工业基础和产业体系;

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方面,两地将共建协同发展体系,增强两地装备在重大铁路工程建设、城际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供给能力;

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方面,两地将围绕川渝两地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缺失、薄弱环节,锻长板、补短板,共建西部领先的智能制造装备基地;

在共同构建多层次开放式产业协同体系上,两地将协同开展通用航空、工业机器人等产业互补招商,引进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带动效应明显的优势项目,提升产业竞争力。

重庆市对发展装备制造产业极为重视。2021年11月,重庆市经济信息委提出,到2025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初步形成产业规模大、核心竞争力强、配套供给优、支撑体系全、有较强影响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制造强市建设的重要支撑。

按照《方案》规划,到2025年,川渝两地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万亿元,国际影响力和全球竞争力全面提升,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梁浩楠/文

相关报道:

 “双城记”两周年①|走访川渝高竹新区:投资热土上迸发改革活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责任编辑: 李露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