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政回音| 双11预售来袭 直播间购物如何避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何婧)近日,一年一度的双11预售在多个网购平台拉响,一些网友开始反映网络购物维权问题,网民王先生就向重庆网络问政平台反映了他最近在直播间买二手车的维权遭遇。那么,问题来了:直播间购物,如何正确避坑?
网友:直播间“退订”二手车遭遇维权

巫山网友王先生,今年50岁,有在直播间购物的习惯。近日,王先生通过儿子向重庆网络问政平台反映直播间购物维权问题。王先生说,他在直播间打算购买二手车,在直播间刷了价值300元的飞机(礼物),以示意向购买,当天中午通过微信转账方式向车行转款1000元。跟家人提起订车事宜后,他考虑再三,当晚决定退订。“当时得到商家的认可,但第二天上午向商家退款时被拒。”王先生认为:车在车行,并未过户,消费者有权退订。
市场监管部门:已协议解决
重庆网络问政平台联系九龙坡区市场监管局,该局关注并指派华岩市场监管所进行调查。华岩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称,介入调查调解时,双方已自行达成了协议。25日,重庆网络问政平台再次联系王先生,他表示给车行转的1000元意向金,车行已退还了500元,今后自己也将在消费时保持理性,避免冲动消费。
延伸阅读》》
get正确直播间购买方式
请收下这份“避坑指南”

近年来,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兴销售模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参与其中。今年双十一预售已开启,直播间购物一大波促销来袭,令人应接不暇。消费者在直播间购物如何避坑,如何在捡趴活的同时又能保障自己的消费权益?重庆网络问政平台联系了市场监管部门,给消费者带来“避坑指南”。九龙坡区市场监管局提醒:
1.保持理智,按需购买
在观看直播时,面对主播们的煽动型推销话术,一定要保持冷静,按需购买,避免被直播间的哄抢氛围冲昏头脑。
2.慎选商家,安全交易
消费者通过网络直播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应留意商家是否在网店显著位置公示营业执照信息、行政许可信息,以及是否提供了经营地址、联系方式、售后服务等信息。
应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较高、评价较好、售后服务较完善的商家,并通过官方支付平台进付款。不脱离平台进行私下交易,不转账或汇款到私人账户,不通过非官方的付款链接或扫描二维码等方式付款。
3.索取凭证,保存证据
购物后,务必索取购物凭证,通过截屏或录屏等方式保存聊天记录和商家承诺。一旦发生纠纷,可凭上述证据和交易记录联系直播间、平台进行协商或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