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是一个大熔炉,各类军事技术拔尖人才数不胜数,他们是同行中的好榜样,是百姓心目中的保护神;他们以常备不懈的状态,确保了队伍能够“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些精英们是如何锻造而成的?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请跟随我们的镜头,去看看这些军中英豪的“淬火成材”之路。
每当升国旗、大阅兵等重大仪式上,你总能看到仪仗兵的身影。他们个个高大帅气,静则有渊停岳峙之气,动则有雷霆万钧之势,最能体现部队的精气神。而仪仗队指挥刀手,更是仪仗队的灵魂。
乔伟峰,这个名字总是能让人想起金庸武侠小说里的大侠“乔峰”,而他,也如乔峰一般,身材伟岸、正气凌然。这个90年出生的帅小伙,身高1.83米,入伍5年,现任武警重庆总队第七支队七中队班长。2011年因工作突出荣获三等功一次。先后参加了“8.30”森林灭火、2009年重庆大阅兵等任务,并多次参加各种礼宾和升旗任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09年,乔伟峰在当新兵的时候,第一次在重庆大田湾体育场参加升旗仪式,当时是一名普通的持枪仪仗兵。2011年开始担任仪仗队的指挥刀手,带领指挥队员参加各类仪仗任务。
因为长期在烈日下训练,乔伟峰和他的仪仗队战友们都有着黝黑而坚毅的面庞。国旗护卫队,每周一三五进行专业仪仗训练,队列训练非常枯燥,也很严格,每天要训练10个小时以上,训练包括:齐步、正步、指挥刀训练、礼兵枪训练等。为了使持枪、行进平稳有力,他们经常将装满水的水壶挂在枪尖刺刀上,在小腿上绑上3块砖头,一练就是好几个小时。由于长期的艰苦训练,很多仪仗兵都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和肩周炎等病患,腰间大都有一个鸡蛋大小的茧子。 入伍五年来,乔伟峰在参加总队、支队各项会操中,多次争得荣誉。用实际行动不断践行宗旨,时刻展现忠诚卫士的风采。他担任仪仗队“刀手”,走在队伍的最前列,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也背负着重大的责任,但他每次都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
乔伟峰在担任班长期间,工作积极主动,一丝不苟,还拿出自己的工资为中队添置一些简单健身器材,有的人不理解,问到:“这又不是你家,干嘛要做这亏本的事呢?”他回答说:“部队就是我的家!战友就是我的亲人”。
乔伟峰注重以情带兵、以兄长情关心体贴新战士。将自己的好作风不断传递给一茬又一茬新战士,他所带的排多次被新训大队评为先进排,他本人也被评为优秀带兵骨干。
乔伟峰说,参加任务是每个仪仗兵从当兵第一天起就期待的事情,面对庄重的场合,市民的观看,战士们心里难免会紧张。但每当出发的号令响起时,所有紧张都抛在脑后,他们感到的只有荣誉和尊严。精神昂扬、脚步铿锵有力向前进。
仪仗队战士们的口号是:“形象重于生命,仪仗重于泰山”。
他,是武警重庆总队训练基地擒敌术教官。官兵平时喜欢喊他“教头”。一提“教官”或“教头”这个称谓,不自觉地就会使人联想起《水浒传》中80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书中是这样描述林冲出场的: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真可谓:威风凛凛,仪表堂堂。
而眼前这位武警重庆总队训练基地擒敌术教官,从外貌上看,除了年龄相仿外,其他的似乎一点都不沾边。身高1.73米的普通身材,体重却有150多斤。胖乎乎的,脸上时常挂着微笑,憨态可掬,绝对扔在人堆里找不着的主。但你要因此而小瞧他,那你可能就要付出代价。有句流传甚广的“名言”说什么来着:真正的高手都是不显山露水的。他的身手如何?听听训练场上那些武警官兵对他的评价:“像我们这种练过的,他一个打我们3个完全没问题,要是普通人,他徒手对付6、7个不在话下。”
这位“教官”名叫王大健,今年31岁,14年军龄,6次荣获三等功。曾于2010-2012年,连续参加3届全国武警部队标兵教练员评比竞赛,并于2012年获得第三名。别以为这个竞赛就是去比擒拿格斗的,那可是全能考核,不仅要功夫过硬,理论也要上层次,用战士的话来形容,就是“坐下能写,站起能打”。因此,他能获得全国第三名,真正的“文武兼备”。
7月29日下午,记者在武警重庆总队第7支队训练场见到王大健时,他正带领着武警官兵进行摔擒训练。当时正值下午4时许,重庆的气温达到40℃,战士们在烈日下互相对练,还戴着厚厚的护具,闷热辛苦程度可想而知,但大家在王教官的指引下,练得一丝不苟。
休息时,记者和王教官聊天,感觉他说话朴实直率,站在你旁边,和风细雨的,就像邻家大哥。因为长相憨态可掬,身手又好,战士们私下里都叫他“功夫熊猫”。
但是,一到了训练场上,给战士做示范时,随着“啊”的那一声吼起,双拳紧握,眼神凌厉,几米开外都能感觉一股杀气袭来。
他三下五除二就将“对手”撂倒在地,动作迅捷,力道沉稳,干净利落。一问他使的这些招数的名字:踢裆砍脖、掀腿压颈、绊腿踢肋……听起虽不像白鹤亮翅、鲤鱼打挺、回头望月、仙人指路这些古典武术的招数那么“唯美”,那么有文化韵味,但是通俗易懂,简单实用,战士易于掌握,用于实战再合适不过。
记者了解到,摔擒项目一天3练,上下午各3个半小时,晚上7点之后还要再练2个小时,总共9个小时。正所谓:不下苦功,哪得真功。正是这种每天系统而艰苦的训练,才铸就了我军打不垮的“钢铁之师”。
前方10米远有5个间隔约30厘米的钢板头型靶。只见一名战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掏出手枪,“叭叭叭……”5声枪响后,全部命中目标,从出枪到射击结束,用时不到3秒。
他,就是武警重庆总队特勤中队战士,有着“神枪手”美誉的宋艳磊。小宋今年27岁,安徽亳州人,有着8年兵龄。服役期间他先后参加了“5·12”抗震救灾、“8·30”森林灭火、08年奥运火炬传递安保、“7·15”抗洪抢险、园博园安保执勤、 “8.10”捕歼战斗等急难险重任务。
他多次荣获嘉奖, 五次被评为“优秀士兵”, 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五次荣立“三等功”,2009年10月被总部表彰为“优秀教练员”, 2011年、2012年两次代表重庆总队参加武警总部特战比武,两次获取“勇士勋章”。
在长达八个月的总部军事比武准备训练中,作为一名执勤单位的战士,刚开始,他各项科目都不突出,开训的摸底考核中在48名队员中他仅仅名列第40名。现实是残酷的,这48名队员中只有5人能够代表总队参加总部比武竞赛,并且全程实行淘汰制。一向不服气的他,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选择奋力一搏,更加刻苦地训练。别人跑10公里,他跑15公里;别人背一支枪,他背两支;别人练一个小时,他练两个小时。训练场上无时无刻不在给自己较劲儿,每天都在风吹日晒和汗水的浸泡中得到进步和磨砺。就这样几个月下来,体能科目,技术科目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排名从40名到20名到10名,再到前五名。
总部组织的突击专业干部骨干军事比武,不只是展现自己的平台,更是学习提高的绝佳机会。到北京特警学院集训的第3天,由于水土不服,连续一个星期出现重感冒、拉肚子等症状,但他始终战斗在训练场上没有落下一课。
在比武竞赛中,他沉着冷静,完成了所有高强度、高难度的集训竞赛科目,特别是在特战队员突入识别射击和综合攀登科目中,出色的发挥令所有集训人员刮目相看,并最终取得了个人第十的好成绩,极大鼓舞了整个团队的士气。
总部集训比武期间的最后一个科目——超越极限野外综合演练,也就是教员所称的“魔鬼周”。37个五人战斗小组,每名队员需要背负30公斤的单兵装具,每个小组还要携带20公斤的弹药箱,五天的极限训练只保障8瓶矿泉水,5份单兵自热食品,每天要完成不低于18个小时的训练,睡眠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5天里要翻越4座大山,完成43个训练科目,总行程150公里。
第一天10公里急行军,70米索桥,通过染毒山洞, 300米冲坡连续10次,翻越第一座大山,这些科目下来每个队员体力都已经透支,15名队员选择退出,坚持——就是胜利!第三天,面临的是四座山中最难最险的一座,之前已经翻越了两座大山,奔袭30多公里,完成了20多个训练科目,小宋带着极度透支的身体和30公斤装具,历时两小时爬上了山顶。他一瘸一拐坚持到最后,超越了自我,突破了极限,圆满完成了超极限训练任务。
在部队里,除了队列训练,每天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训练科目就要数5公里武装越野和400米障碍了。前者主要锻炼人的耐力,而后者则是爆发力、身体柔韧性、平衡性的综合体现。
400米障碍全程共有七组障碍:5步桩、深坑、矮墙、高低跳台、独木桥、高墙、低桩网。单程200米,要往返各通过一次。一般用时约2分钟以上,而武警重庆总队第7支队工化救援中队的杨林强只用时1分42秒,可谓该项目的佼佼者。而他5公里武装越野也不含糊,成绩只用时19分钟(26分钟为合格),也是此中翘楚。因其军事基础训练项目上的过硬素质,被战友们称为“飞人”、“跑不死”。
训练场上的杨林强如灵猫,似猿猴,身轻体健,一趟400米障碍下来,他气不长出,面不改色,朴实憨厚的他问记者:要不要再跑一次?
他是名彝族小伙,26岁,云南丽江人,参军8年来,先后3次荣立“三等功”,3次获得“优秀士兵”,4次获“嘉奖”。2010年被支队评为十大爱岗敬业标兵,2010年获得总队优秀士官人才奖。他不仅自己军事成绩拔尖,“带兵”也是把好手,自担任工化救援中队一班班长5年以来,所带班荣立3次集体三等功,2次被表彰为“先进班”,13 人次被评为“优秀士兵”,5人走向骨干岗位。
杨林强所在的工化救援中队是目前武警重庆总队唯一的应急救援队。2009年8月,他在参与一起抓捕行动中,配合特战队员抓捕藏匿在楼房里面的制枪犯罪分子,由于当时公安侦查员拍摄的距离较远,照片比较模糊,无法判断防盗门的构造以及房间里面人数,为了出奇制胜,快速抓捕,必须一次性把门炸成能容纳人身体进入的口子,并且考虑到不要炸伤犯罪分子和周围的群众。
作为中队专业骨干,掌握排爆技术熟练,杨林强特向中队主动申请执行此次任务,中队经过筛选,任命他担任第二组炸点操作手,在执行任务中,采准爆炸点,灵活运用爆炸方法,成功实施爆破,特战队员迅速出击,当即就抓捕了犯罪分子和收缴了正在加工的仿真枪。
在2010年7月的合川区抗洪抢险中,杨林强作为一名班长和经过船艇专业培训的技术骨干,主动请缨担当救援组的一组长,他驾驶着冲锋舟,在水位不明、道路狭窄的情况下,实施救援;当进入一个小巷口时,发现巷里三楼和四楼有五户居民在阳台上等待食物,但是冲锋舟进不去,只能游泳输送过去,杨林强和战士游泳来回五趟,把食物送到每户群众手中。其间,他的手臂被漂在水上的广告牌刮伤,但看到群众满意的笑容,杨林强就感觉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当兵8年来,杨林强先后参与并出色完成了“7.17”陈家桥镇抗洪、“8.30”扑火战斗、“8.10”搜捕周克华等任务。
“金心!去!”顺着主人手指所向,一条品种为“金毛”的警犬快速往前搜索着,不一会儿,就把一只红色的球衔来放到主人手里。主人亲切地拍了拍它的头。
狗的主人名叫陈朋,今年20岁,安徽蚌埠人,是武警重庆总队警犬班的战士,当兵三年,一级士官。这条“金毛”是一只搜救犬,3岁,陈朋带它有两年了。
7月29日下午,记者走进武警重庆总队第7支队的警犬训练基地,远远就听到此起彼伏的犬吠声。看到有陌生人前来,它们警惕地嚎叫着。这是武警重庆总队中唯一的一个警犬班,共有11条犬,其中两条已退役。品种有德国牧羊犬、拉布拉多犬、金毛犬等。分别承担着排爆、刑侦、搜救等任务。警犬班的8名警犬训导员来自五湖四海,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百里挑一的精兵强将。
尽管当天下午气温达到40℃,人热得汗流浃背,狗也热得直吐舌头。但训练仍在照常进行着。
“卧倒!起立!扑咬!”一声声号令之下,这些特殊的战士忠诚地履行着使命。每当危险迫近的时候,警犬总是冲在最前面,出色地完成每一个任务,它们既是果敢而勇猛的斗士,更是无言而温和的战友。
相比于德国牧羊犬等凶猛犬类,金毛犬在这些警犬中显得有些“安分”,实际在作战过程中,金毛犬大多也承担着一些“技术活”,比如搜救、搜爆。
陈朋的这只金毛名叫“金心”,是一条母犬,体格较小。陈朋说,当时组织分配犬只时,看到战友们大都分到的是高大威猛德国牧羊犬,而自己领到的却是一只相对温顺的小金毛,还是只母犬,觉得有点小郁闷。
不过,这“郁闷”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和“金心”深入相处,陈朋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种灵动、善解人意的金毛犬了。
警犬“认”了你,这才只是最初级的阶段,接下来接受专业化训练,才是训导员的重点任务。光是训练它“卧倒”,就颇费周折。“我喊卧倒,拍它的头,没反应。”陈朋说,他想办法用绳子绑住“金心”的脖子,每次喊卧倒的同时拉一下绳子,多次训练之下,“金心”终于有了条件反射。
如今,“金心”可是一条技能全面的搜救犬了,从几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箱子中,分辨出哪一个里面藏有炸药等危险物品,是“金心”的拿手好戏。
在今年5月底举行的全国南部片区警犬比武大赛中, “金心”在鉴别式衔取、干扰性延续、越位障碍、匍匐前进、警犬搜救、搜爆等项目中表现出色,这对“搭档”在60多组参赛选手中获得第7名。
“一只警犬一般到8岁的时候就该退役了。”陈朋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他和“金心”终会有分开的一天,每当想到这,他心情就格外复杂。但他相信,他和“金心”都是一名战士,那天如果真的到来,希望彼此不要流泪,坦然面对。
出品:新闻部 编辑:李辉 记者:伊永军 罗嘉 美编:袁佳莹 出品日期:201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