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与报为友 他想为五吨“文化”找一个容身之所--华龙网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341
    从1986年至2010年,他卖了24年报。如今,邹华林这个仅有小学文化的报贩,摇身一变成了藏报爱好者。这期间,他一张一张地积攒下了5吨多的“文化”,“这些报纸里可能值钱的不多,但有很多改变了我的东西。”现在,他多年囤报的房屋已经下了限搬通知书,老邹忧虑:该到哪里为他的报纸们安家?……[详细]
记者:肖子琦
编辑:陈 丹
寻寻觅觅:隐蔽在凯旋路的“文化天地”
    28日上午,记者跟着邹华林,顺着较场口骨科医院的斜坡,穿过凯旋路桥洞下的水果摊,踏着常年潮湿的石阶走到最底,在黑漆漆的过道内,第一间小屋便是邹华林的“文化天地”。
    这里的水果小贩都认识他,看到他便熟络地招呼,一家小卖部的老板默契地递上钥匙:“又来看你的报纸啊。”老邹客气地点点头,眼里有些自得的神色。
    推开小屋棕红色的木门,随着“吱呀”一声,老邹拉开屋内昏暗的白炽灯。在十几平米的小屋内,几十捆旧报纸占了一半的面积,已经快要摞到天花板。在小屋外的过道内,还有一间狭小的内室也属于老邹。那里同样有着堆积如山的报纸,和小屋一起构成老邹的“文化天地”。
    而在老邹位于得意世界楼上的家中,报纸也充当着绝对的“主角”。三室一厅的屋子四处堆积着捆好的报纸,放不下的报纸甚至“躲”进了窗户和外墙之间的空隙,还有的摞起来成了一个电视柜。为了不让报纸受潮、被虫蛀,他还细心地用老重庆人爱抽的叶子烟夹在报纸里,再打包成捆。
    老邹举起指头粗略一算,他收集的所有报纸有五吨多,种类近300种。
由于收藏的报纸太多,老邹专门找了一个仓库用来囤积他心爱的“藏品”。 记者 罗嘉 摄
结不解缘:小学毕业的“耍娃”卖起了报
    这个44岁的男人,原本只是渝北统景一个小学毕业的“耍娃”。最初,文化程度并不高的他,压根没有想过自己会跟“文化”打交道。
    1986年,17岁的邹华林从老家来城里亲戚家串门,听亲戚说起卖报很挣钱,邹华林动了心思。“在老家耍了几年了,听到能赚钱,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说到自己如何与报结缘,老邹显得很兴奋。他从椅子上站起来,伸手就指向窗外报业集团的方向。“那时,每天都去老报社下面的印刷厂拿报,一次性要拿两三百份。”拿到报纸的邹华林将报纸一古脑儿塞进读书时背的帆布挎包,手里还抓着一叠,顶着日头从十八梯一溜烟跑上较场口,一边跑一边喊。
    “卖报咯!”
    17岁的年轻小伙,精力好、腿脚快,逢人又笑又喊,邹华林的报纸总是很快便卖光。那些年,报贩都没有固定的摊位,卖报全靠两条腿。尽管辛苦,但这份工作却让邹华林俨然成了“大财主”。
    从印刷厂拿报纸4分钱/份,再以5、6分钱/份卖出,一天能卖两三百份。在80年代,工人每月的工资才三四十块,但邹华林凭着卖报就能赚一百多元。
老邹向记者展示自己收藏的一张1949年10月1日的人民日报。 记者 罗嘉 摄
日久生情:报贩成了半路出家的“藏报人”
    1992年的一天,邹华林突发奇想,“报纸记录的都是当天的事,明天要找可就没有了。”心念一转的他,开始每日将自己贩卖的报纸各留一两份,成为了一个业余的收藏爱好者。为此,方圆几里的报贩都认识了他,连报业集团的发报人到后来也总是会为他留上几份报纸。如今,要是有人想寻找某年某月某日的报纸,附近的报贩们、水果小贩们,甚至老邹楼下的保安,都会往老邹的住处会心一指。
    而在老邹无数的报纸中,也有着他偏爱的“宠儿”。老邹最喜欢的是两张1999年的《重庆经济报》。一张是12月28日的黄金版,另一张是12月29日的白金版,这两份报纸被老邹用30寸左右的金色雕花框特意装裱起来。曾有人出500块买走一套,但剩的这一套,老邹说什么也不肯卖。
    翻印的1949年10 月1日的《人民日报》、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的《粤港信息报》、神七发射的《航空报》、各种报纸的纪念刊……老邹喜欢将这些有着特别事件的报刊用相框一一裱起来,摆放在房间的一角。“我是个半路出家的,收集的报纸比不上那些专业藏家的珍贵,但好歹也是一种爱好。”
    对于老邹的“爱好”,很多同行不理解,儿女也看不惯,埋怨父亲把家里变成了“废报回收站”。
除去收藏报纸,收集图书也是老邹的一大爱好。 记者 罗嘉 摄
一声叹息:愿意看报的人越来越少
    从走着卖到摆摊卖,从摆摊卖到有了自己的报刊亭。时间在报纸的油墨中跳过了24年,邹华林也在自己的小生意中历经了报业的变化。
    2010年,重庆大面积拆除主干道上的报刊亭,老邹和报纸的一方天地没了,当初和他一起卖报的同行们也纷纷转了行。迫于生计,老邹干起了帮人装修、安装空调的活路,而这一切都让这个老报贩觉得“不太习惯”。
    尽管转了行,但直到现在,看报依然是老邹每天必做的一件事。
    最开始,只有小学文化的他看起来比较吃力,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然后再拉通读。渐渐的,除了一些字不会写,几乎都混了个“脸熟”。
    每天吃完晚饭,邹华林就坐在自己的书桌前,把当日的各种报纸看个遍,再掏出自己装订的大本子,把他喜欢的文章工整地抄写下来。从精品演讲到文学短篇再到时事评论。到后来,他的抄写本子换了好几个,最厚的约莫200页,薄的也有100页左右。
    虽然自己对报纸的热情不褪,但随着新媒体的冲击,老邹发现,纸媒的行情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以前的报纸像香饽饽,几乎不用吆喝就能很快卖完。生意好的时候,还有人排着队买。”而现在,他听附近的报贩埋怨,依旧是每日新鲜出炉的报纸,却似乎总也卖不动。老邹有些愁,他像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的长辈,在时间的改变中和记忆较着劲,一边欣喜着孩子的成熟,一边感叹他的天真不复。
    有时,老邹会虎着脸让孩子看报,但孩子却眼皮也不抬地继续把玩手机和电脑。“谁还看报啊!”对于父亲的“老土”,一贯接收着新鲜事物的孩子们不以为然。
    “愿意看报的人越来越少啰!”老邹一声叹息。
窗前的书桌,成了老邹抄录报纸经典语句的“工作台”。 记者 罗嘉 摄
忧心忡忡:到哪里为他的报纸安家
    尽管报业发展已经走过了鼎盛时期,但在老邹眼里,纸媒仍有着自己的潜力和上升空间,所以他依旧固执地做着那个每天收报、读报、抄报的“铁杆粉丝”。
    如今,他仍然是小学毕业的文凭,但报纸给他带来的变化却是翻天覆地的。他认为报纸代表着历史与文化,他明白知识给他带来的改变,而他更希望将这种改变“复制”在后代身上。
    日前,老邹的“文化天地”被贴上了限搬通知书。通知书上写着,凯旋路石拱桥被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工程检测中心评估为严重危险状态,令租赁人立即停止使用,并在8月30日前搬出。
    贴通知书的时候,老邹正在他的小屋内整理报纸,看到通知,一下子愣住了。他在微弱的光线下举着手电筒把通知书看了又看,不禁面露难色。
    “现在要想找价格低廉的地方囤放报纸,不好找了。”老邹摇摇头,又踱回屋内,继续整理着报纸,但动作却明显慢了。他知道,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地方,这些自己辛苦收集多年的“文化”,一定会被当做“垃圾”,湮没在某处的废报回收站。
遇到珍贵的报纸,老邹都会用一个玻璃框将它精心的装裱起来。 记者 罗嘉 摄 罗嘉 摄
出品:新闻部  编辑:陈丹  记者:肖子琦 罗嘉  美编:袁佳莹 出品日期:2013.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