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下军装当花农 军转干部唐晓兵和他的第4个理想--华龙网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345
   近日,全军各部队相继迎来秋季新兵。新兵入营,意味着一批老兵将脱下军装,退伍转业。从部队回到地方,有人焦虑,有人纠结,也有人洒脱,唐晓兵便是后者。创建信息咨询中心,接管花木合作社和种植场,借助自主创业,他不仅找到施展才华的平台,还带领花农们发家致富,人均纯收入涨10倍左右。……[详细]
记者:杨 涛
编辑:陈 丹
放弃机关工作机会 他选择回家搞苗木
    见到唐晓兵时,是在风景如画的南山。家和公司都在南山街道联合村苦竹林,担心记者不识路,他很热心,执意开车来接。车内装饰不多,唯一扎眼的,是一套挂在座椅后背上的深蓝军装。“这套军装跟了我27年。”唐晓兵笑了笑,“舍不得锁柜子里,每天看上几眼,心里才踏实。”
    16岁入伍,20岁走上领导岗位,担任空军某部主官,自学缅语、英语、日语、韩语等多国语言,35次执行特殊任务,4次荣立三等功,5次荣获全军科技成果奖。27年军旅生涯中,唐晓兵获得诸多光环,是部队优秀的基层主官和响当当的人才。
    2010年,因任职达到最高年限,即将面对转业。组织考虑与重庆协调,为他在南岸区政府部门谋个差事。路铺好了,唐晓兵却“不领情”,他要放弃计划分配安置,回家帮父亲打理合作社,一道经营苗木生意。
    消息传来,乡里炸开了锅。很多人搞不懂,别人想当官都难,明明有个空位摆在那儿,为啥不去坐?父亲唐尚富也眉头紧皱:“当官多好,回来当花民搞苗木,划不来!”
    “说实话,那时压力大到想找个地方躲起来。”自我“禁闭”3个月,唐晓兵想了很多。期间,原单位领导、战友借出差、探亲机会来渝看望鼓励。最终,他作出决定,还是遵循内心想法,自主创业:“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只要有勇气迈出第一步,肯吃苦,肯专研,不信闯不出名堂。”
唐晓兵经常走进种植场,查看这些从小就熟知的花木。 首席记者 李靖 摄
创建资讯平台 利用网络找销路
    从爷爷辈起就搞苗木,父亲至今仍经营着花木合作社。从小耳濡目染,入伍期间曾负责花园式营区建设,唐晓兵也算有基础。
    “我从小有4个理想,当兵、当医生、当老师、当园林工程师。”扳起指头数数,当兵时,曾跟着卫生所的老乡学手艺,外伤治疗不在话下。还曾担任军校教员,带的学生遍及全军各部队。前3个理想都实现了,就差园林工程师。
    实现理想的第一步,是打理好花木合作社。但在当时,重庆并不缺类似公司,当整个行业都做“亮”了,自己该如何发展?为此,他买来几十本创业技能书籍学习,补齐“经济头脑”。
    在对南山花木行业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时,唐晓兵发现,当地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人心散,二是价格乱。花农多半各卖各的,基本不合作。为了做成生意,有时恶性竞争,互相杀价。一棵40公分粗的香樟,市场价格在8千元左右,杀价后仅卖6千元,不仅扰乱市场,还可能让品质差的花木钻到空子,品质好的反而滞销。
    “把花农们联合到一起,整合各自资源,规范行业秩序,每个人都会获利。”唐晓兵的首个计划,是借助在部队学到的计算机编程、设计等技术,创建一个集花木生产、销售的资讯平台,利用网络打开销路。随后,依托合作社资源,由合作社提供技术、资金帮扶,花农负责种植,实行统一接单、订购、销售,让生产利益达到最大化。
    2011年3月,重庆市御生益嘉园林信息咨询中心成立,下设尚嘉花木专业合作社和南山26个种植场,由唐晓兵担任总经理,理想由此近了一步。
唐晓兵的办公室,依然有着当年在部队时一些痕迹。 首席记者 李靖 摄
老花农尝甜头 成了合作社“活广告”
    资讯平台有了,要想接下大单生意,得有足够生产力。当时,合作社仅有30多户花农,想吸引更多花农加入,但并没多少人肯接招。大家的疑虑只有一个,加入合作社,到底能不能赚钱?
    找谁帮忙“打广告”,唐晓兵想到60多岁高龄的老花农阙长生。阙大爷从小和花木打交道,主要栽培杜鹃盆景,在行业里资历深、威望高,能把他说动,就可能带动一批人。
    面对后生的邀请,阙大爷有点倔:“我自产自销,虽赚不到几个钱,但足够家用,还加入合作社干啥子?”原来,对于盆景销路,阙大爷有一套自己的做法:把盆景摆在南山大路边,等着游客经过,有看上眼的,就掏钱买几盆。粗略算下来,1个月顶多卖出三四盆。
    再三劝说,阙大爷半信半疑,总算点了头。可当年冬天,合作社就收到老人投诉:“没生意,家里揭不开锅。”由于尚未找到销路,阙大爷家的杜鹃盆景一时滞销,加上天气寒冷,零售也没买主。“你不是说,可以帮我卖盆景吗?咋还没动静?”
    “咱当过兵的人,要的就是说一不二。许下的诺不能实现,不仅会伤花农的心,还会影响公司信誉。”唐晓兵赶紧送去1千元钱,帮助阙大爷救急。同时,还四处寻找买主。
    好在第二年3月,终于盼来好消息。渝北某景观公司急需盆景,借助咨询平台和唐晓兵搭上线,并来南山实地参观。见盆景造型好,价格公道,对方连连点头,原本要考虑半个月的生意,只用了两天就拍板。这下,阙大爷家中的900盆杜鹃盆景顺利清空,换来35万元。对方还聘请老人担任公司园林师,每月有3千多元工资。
    真金白银摆在面前,阙大爷尝到甜头,周围花农也动了心。目前,合作社已吸引80多户,约1200位花农加入,规模翻了近1倍,公司还成为南岸区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实训基地。
唐晓兵转业后创办了花木资讯平台,利用网络找销路。 首席记者 李靖 摄
统一打包经营 花农收入涨10倍
    花农增多,唐晓兵肩上的担子跟着变重,这么多人等着吃饭,订单可不能断。
    2011年国庆期间,渝中区某单位想订购两棵黄葛树,要求直径在45至50公分。待挖出大树,拍好照片,对方却抛来“难题”,枝干要盘曲嶙峋,两棵树太直,不好看。“种的树子都是直的,哪里去找歪的?”功夫白费,还要倒贴人工费,花农泄了气。
    “生意虽小,但毕竟能带来收入,对花农来说,多少是个盼头。”唐晓兵不愿放弃,领着花农在种植场周边寻找,还真找到两棵“怪树”,换来1.2万元钱。
    从父亲手中接过合作社,担任合作社主任,打理公司之余,唐晓兵不忘学习,参与军转干部培训,先后拿到花卉园艺师二级资质、农村农产品经纪师资格证。
      在他带领下,公司规模扩大,拥有茶花、红梅等几百个花木品种,不仅参与了园博园部分绿化、长江沿岸植树造林,还将客户扩展至上海、广西、湖南、四川等地,平均每年都要接到两单百万元以上的生意。
    生意做大,花农收入也节节攀升。截至今年7月底,花农人均纯收入由原本的每年2万余元涨到24.6万元。
唐晓兵(左)不仅自己开起公司,还带领花农们共同致富。 首席记者 李靖 摄
自主创业 放下姿态多学习
    企业效益翻番,荣誉也接踵而至。公司被市工商局评为市级守合同重信用微企,合作社荣获2012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中国50佳合作社,唐晓兵本人也被评为重庆市十大优秀军转干部、优秀共产党员、军转干部创业模范。
    “军转干部回到地方,面对市场经济,常是有能力、没胆量,有魄力、没经验。”唐晓兵笑着说,针对自主创业的军转干部,除了心理调适,还要积极参加就业创业、投资风险意识培训。“我这3年来,就参加了15期培训班。放下姿态,多学点东西,没什么不好。”
    此外,创业遇到瓶颈,不要闷在心里。多和家人、战友交流,大家一起商量,找准方向,总能想到解决办法,将压力转化为前进动力。
    这些天,唐晓兵筹划着搬迁新址,进一步扩大公司规模,将经营范围由苗木种植扩大到盆景盆栽。今年6月,他还被市科委、市供销合作总社聘为2013至2014年度农村流通科技特派员。每年,他至少会下乡15次,帮助农户解决技术难题,带领更多人走上致富路。
唐晓兵的父亲(左)从事园艺几十年,在经营过程中,父亲依然会给与他很多宝贵意见。 首席记者 李靖 摄
出品:新闻部  编辑:陈丹  记者:肖子琦 罗嘉  美编:袁佳莹 出品日期:2013.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