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中益乡群像②|汪云友 舍小家为大家打造村级产业链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中益乡群像②|汪云友 舍小家为大家打造村级产业链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8-27

核心提示: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连日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深入石柱中益乡采访,感知干部群众对小康生活的理解、愿景和奋斗。让我们通过重庆市委办公厅扶贫集团驻中益乡工作队六位扶贫干部的视角,全面深入感知中益乡脱贫攻坚奔小康之路

相关新闻:

视频|中益乡的“蜜月”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中益乡群像①|刘远海 扶贫“补锅匠”总是现身关键点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中益乡群像③|刘亚平 不以模范自居干事又狠又精明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中益乡群像④|韦永胜 三次写“书”见证贫困村之变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中益乡群像⑤|扶贫耽误治疗念念不忘奔小康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中益乡群像⑥|骆建东 后进村从零起步壮大集体经济

从通信技术的老兵,到乡村工作的新兵,汪云友成功实现了人生角色的转换。近四年来,他作为中益乡华溪村第一书记,带领村民脱贫攻坚,一边促进生产,一边解放思想。

汪云友的儿子刚刚参加完高考,这重要的三年,他都“缺席”了;另一方面,他如鱼得水地将自己的“金点子”用在了华溪村。昨日,汪云友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由于思想工作做得实,在由“脱贫攻坚”走向“小康社会”的转换中,华溪村干部群众能够跟得上全新的发展步伐。

汪云友谈华溪村变化

家里的稀客VS村里的忙人

去年底,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就曾到华溪村采访,并与汪云友长谈。再次相遇,是在重庆主城,汪云友的儿子刚刚参加完高考。他请了两天假,还不是为了陪考,而是考完之后当搬家的“苦力”。原来,为了让儿子安心学习迎战高考,他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这是这位父亲三年期间给予儿子最大的支持。

搬完家后,汪云友气喘吁吁地赶来接受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的采访。刚在公园的亭子坐下,大雨就倾盆而下。汪云友“触景生情”联想到中益乡遭遇了罕见的暴雨山洪,所有村组都遇到了滑坡。于是,两个多小时的访谈,汪云友先后打了五六个电话到村里了解情况,“等到,我这边事情处理完了,明天就赶回华溪村。”

牺牲了家庭,就得对得起工作,这是汪云友的“平衡”法则。

所以,汪云友从市委办公厅专用通信局运维处副处长位置上走出来,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一定要穷尽所能帮助华溪村脱贫。

汪云友干农活

掘第一桶金VS造集体经济

汪云友帮华溪村掘的第一桶金,跟10万元的帮扶资金有关。

2017年9月,汪云友初到华溪村时,农田无主导产业,村民无产业收入,村上无集体经济。在后来的入户走访工作中,他了解到村民、村干部有脱贫致富的意愿,但苦于没有门路。

驻村一周后,重庆民生集团送来了10万元“万企帮万村”的对口帮扶资金,往年这些帮扶资金都是用于村民买母猪及饲料,一买了之,有意愿养殖的贫困户一分了之,帮扶资金不能持久发力。针对这个问题,他找到市委办公厅扶贫集团驻中益乡工作队队长李建树,经过反复商量,最后决定将这笔款项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行“三变改革”。

在村干部的带动下,10万元对口帮扶资金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决定,在村民代表会上全票通过。

接下来从到市场监管局注册到组织挂牌,只用了一个星期。这10万元成为了点燃华溪村“三变改革”的导火线,成为整合政府投入各类产业发展资金、东西扶贫项目资金的压仓石。

后来,华溪村还依托股份合作社以财政项目资金350万、农行重庆分行党费及捐资118万、全村16个村民以自有资金入股32万共计500万元注册成立起了全县第一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益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以清产核资、成员界定、量化确权为基础,确定1280人成为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股东,全村1088亩可用地实现统一规划、规范产业种植及经营。

汪云友加班中

做强产业链VS引领小康路

有了公司实体,有了上千个股东,有了集体资产,后面的运作就顺滑多了。

全村土地流转完成后,汪云友一边到贵州等地考察,一边到科研院所取经,为的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深化农村“三变”改革。

在“三变”改革方面,华溪村探索出“1+1+N”模式,构建起“1个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1个公司+N个合股联营项目”的经营体系,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组织发展生产,公司负责统一经营,发展扶贫车间、中蜂养殖等合股联营项目,种植中药材1300亩、养殖中蜂400群,产业覆盖农户473户,村集体经济收入167万元、户均增收3500元,实现生态增值、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为了叫响华溪农特产品品牌,汪云友还牵头注册了华溪村、蛮王寨、印象华溪等商标,确定了现在销售的23款公司农产品。

华溪村紧邻乡政府驻地,随着中益乡打造全域旅游,汪云友看到了另一个商机,他通过驻乡工作队的帮助,协调来了重庆市餐饮商会,把华溪村先锋组偏岩坝打造为美食一条街,采取一个知名餐饮企业帮扶一个农户的模式,结对子的农家乐,从一出身就具备了名牌餐企的配方和品牌。

汪云友与村民攀谈

经过三年的积累,华溪村村集体经济规模突破2000万元,带动了华溪村以外特色农产品贴牌销售约1500万元,利润约280万元,带动群众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去年实现全村85个贫困户307人全部脱贫。

用脑办事,用心待人,是群众为汪云友贴的标签。“汪书记帮了不少贫困家庭,媒体经常采访他咧,是个实在人!”华溪村村民冉伯伯对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说。

接下来的重点工作,是如何带领村民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同步奔小康。“主题院坝会已经开了多场,产业嘛继续搞起走,村民精神文化层面的提升也起好了头,华溪村的小康生活还是充满希望的。”汪云友说,越是有希望,越是有压力,而他早已习惯了在压力下工作。

撰稿/视频后期:羊华 袁舒含

摄像:谭艳波(通讯员)袁舒含 羊华

摄影:龙泓(通讯员)羊华 袁舒含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中益乡群像②|汪云友 舍小家为大家打造村级产业链

2020-08-27 15:51:10 来源:

核心提示: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连日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深入石柱中益乡采访,感知干部群众对小康生活的理解、愿景和奋斗。让我们通过重庆市委办公厅扶贫集团驻中益乡工作队六位扶贫干部的视角,全面深入感知中益乡脱贫攻坚奔小康之路

相关新闻:

视频|中益乡的“蜜月”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中益乡群像①|刘远海 扶贫“补锅匠”总是现身关键点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中益乡群像③|刘亚平 不以模范自居干事又狠又精明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中益乡群像④|韦永胜 三次写“书”见证贫困村之变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中益乡群像⑤|扶贫耽误治疗念念不忘奔小康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中益乡群像⑥|骆建东 后进村从零起步壮大集体经济

从通信技术的老兵,到乡村工作的新兵,汪云友成功实现了人生角色的转换。近四年来,他作为中益乡华溪村第一书记,带领村民脱贫攻坚,一边促进生产,一边解放思想。

汪云友的儿子刚刚参加完高考,这重要的三年,他都“缺席”了;另一方面,他如鱼得水地将自己的“金点子”用在了华溪村。昨日,汪云友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由于思想工作做得实,在由“脱贫攻坚”走向“小康社会”的转换中,华溪村干部群众能够跟得上全新的发展步伐。

汪云友谈华溪村变化

家里的稀客VS村里的忙人

去年底,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就曾到华溪村采访,并与汪云友长谈。再次相遇,是在重庆主城,汪云友的儿子刚刚参加完高考。他请了两天假,还不是为了陪考,而是考完之后当搬家的“苦力”。原来,为了让儿子安心学习迎战高考,他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这是这位父亲三年期间给予儿子最大的支持。

搬完家后,汪云友气喘吁吁地赶来接受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的采访。刚在公园的亭子坐下,大雨就倾盆而下。汪云友“触景生情”联想到中益乡遭遇了罕见的暴雨山洪,所有村组都遇到了滑坡。于是,两个多小时的访谈,汪云友先后打了五六个电话到村里了解情况,“等到,我这边事情处理完了,明天就赶回华溪村。”

牺牲了家庭,就得对得起工作,这是汪云友的“平衡”法则。

所以,汪云友从市委办公厅专用通信局运维处副处长位置上走出来,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一定要穷尽所能帮助华溪村脱贫。

汪云友干农活

掘第一桶金VS造集体经济

汪云友帮华溪村掘的第一桶金,跟10万元的帮扶资金有关。

2017年9月,汪云友初到华溪村时,农田无主导产业,村民无产业收入,村上无集体经济。在后来的入户走访工作中,他了解到村民、村干部有脱贫致富的意愿,但苦于没有门路。

驻村一周后,重庆民生集团送来了10万元“万企帮万村”的对口帮扶资金,往年这些帮扶资金都是用于村民买母猪及饲料,一买了之,有意愿养殖的贫困户一分了之,帮扶资金不能持久发力。针对这个问题,他找到市委办公厅扶贫集团驻中益乡工作队队长李建树,经过反复商量,最后决定将这笔款项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行“三变改革”。

在村干部的带动下,10万元对口帮扶资金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决定,在村民代表会上全票通过。

接下来从到市场监管局注册到组织挂牌,只用了一个星期。这10万元成为了点燃华溪村“三变改革”的导火线,成为整合政府投入各类产业发展资金、东西扶贫项目资金的压仓石。

后来,华溪村还依托股份合作社以财政项目资金350万、农行重庆分行党费及捐资118万、全村16个村民以自有资金入股32万共计500万元注册成立起了全县第一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益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以清产核资、成员界定、量化确权为基础,确定1280人成为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股东,全村1088亩可用地实现统一规划、规范产业种植及经营。

汪云友加班中

做强产业链VS引领小康路

有了公司实体,有了上千个股东,有了集体资产,后面的运作就顺滑多了。

全村土地流转完成后,汪云友一边到贵州等地考察,一边到科研院所取经,为的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深化农村“三变”改革。

在“三变”改革方面,华溪村探索出“1+1+N”模式,构建起“1个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1个公司+N个合股联营项目”的经营体系,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组织发展生产,公司负责统一经营,发展扶贫车间、中蜂养殖等合股联营项目,种植中药材1300亩、养殖中蜂400群,产业覆盖农户473户,村集体经济收入167万元、户均增收3500元,实现生态增值、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为了叫响华溪农特产品品牌,汪云友还牵头注册了华溪村、蛮王寨、印象华溪等商标,确定了现在销售的23款公司农产品。

华溪村紧邻乡政府驻地,随着中益乡打造全域旅游,汪云友看到了另一个商机,他通过驻乡工作队的帮助,协调来了重庆市餐饮商会,把华溪村先锋组偏岩坝打造为美食一条街,采取一个知名餐饮企业帮扶一个农户的模式,结对子的农家乐,从一出身就具备了名牌餐企的配方和品牌。

汪云友与村民攀谈

经过三年的积累,华溪村村集体经济规模突破2000万元,带动了华溪村以外特色农产品贴牌销售约1500万元,利润约280万元,带动群众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去年实现全村85个贫困户307人全部脱贫。

用脑办事,用心待人,是群众为汪云友贴的标签。“汪书记帮了不少贫困家庭,媒体经常采访他咧,是个实在人!”华溪村村民冉伯伯对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说。

接下来的重点工作,是如何带领村民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同步奔小康。“主题院坝会已经开了多场,产业嘛继续搞起走,村民精神文化层面的提升也起好了头,华溪村的小康生活还是充满希望的。”汪云友说,越是有希望,越是有压力,而他早已习惯了在压力下工作。

撰稿/视频后期:羊华 袁舒含

摄像:谭艳波(通讯员)袁舒含 羊华

摄影:龙泓(通讯员)羊华 袁舒含

[责任编辑: 李淼]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