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61

“不能让国外‘卡脖子’,我们在研发道路上越来越有底气。”

“作为民营企业,我们超过10%的利润投入了研发。”

“企业再亏钱也不该亏了研发,不能让‘铁饭碗’生锈。”

说这话的是涪陵三家老企业,靠着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在老树上开出“新花”:中石化重庆涪陵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从开采之初,就立志自主创新,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美心翼申作为国内精密曲轴领头羊,每年技改投入3000多万元;建峰化工曾年亏8亿,却在节衣缩食的同时,首先保障技改投入。这些老企业在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方面的衔枚疾进,与涪陵区正在大力实施的“科创+”“绿色+”不谋而合。

涪陵区为何要用“科创”和“绿色”来统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走进涪陵,寻找答案。

扬眉吐“气”
“涪气人”向卡脖子现象说不

油和气,是工业的血液。

涪陵页岩气,承载着国家能源安全的重担。

从探矿到试钻再到成立稳产气田,中石化与涪陵页岩气的“姻缘”已有十余年。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在涪陵页岩气基地展厅了解到,早在2008年,我国就开始在四川盆地寻找页岩气,而探明首个大型气田的,正是涪陵区。

涪陵页岩气展厅。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馨月 摄
涪陵页岩气展厅。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馨月 摄

能源上我们需要“涪气”,技术上同样要让人“服气”。

中石化重庆涪陵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2012年11月,中石化在位于涪陵的焦页1HF井钻获高产页岩气流;2013年9月,国家能源局批准设立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2014年,中石化重庆涪陵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涪陵国有资产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三年后,这家公司就斩获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能够获得工业企业的最高奖项,既有中石化央企实力做支撑,也离不开涪陵“采气人”自身的努力,项目针对我国海相页岩气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创新形成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富集规律新认识,有效突破技术瓶颈,形成以页岩气地球物理技术、开发设计与优化技术、水平井钻完井及压裂工程技术为主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体系,实现了关键装备和配套工具的国产化。

在页岩气开采中,需要一个关键设备“桥塞”,是用于地下水平井分段的“分割器”,而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被视作页岩气开采的“命门”。过去,涪陵页岩气田主要使用美国进口的桥塞,单只价格15万元,每口井需要约15个,购置费用高达225万元,而且还会经常被国外“卡脖子”。

微信图片_20220705112108
涪陵页岩气田。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

经过持续研发,国产桥塞2016年在涪陵页岩气田大规模投用,各项指标优于进口桥塞。以钻塞时间为例,通常进口桥塞全部钻完平均需要7至10天,而国产桥塞全部钻完的平均周期是5至7天,而成本仅为国外的十分之一。

如今,由于中国的桥塞产品价格低、质量过关,现在美国公司反过来购买。中国石化石油机械公司一年出口到美国的桥塞就多达6000只。

“井工厂”模式,则实现了“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清洁生产方式;“柴油钻”改为“网电钻”,在降低噪音的同时,大幅降低了开采成本。

这些“科创+”的举措,都指向了另一个关键词——“绿色+”,今年1-4月,该公司节能增压用电减少达342万千瓦时,通过节能减排,为企业增效,让绿色于民。

精益求“精”

美心翼申细分领域当头羊

精密制造如何精益求“精”?

美心翼申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这一国内精密曲轴产业的领头羊,诞生于1994年。在移师涪陵的这些年,不断精进,在小型精密曲轴方面实现了逆袭,每年为商用空调巨头艾默生、国内外汽摩企业、新能源车企业等提供1300多万台/套产品。

美心翼申相关负责人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他们公司诞生于摩托车之都重庆,起步于摩配制造,随着技术的积累和公司规模的扩张,一度也面临“跨界”的诱惑,彼时,很多制造业企业转型房地产,但他们不为所动,而是立志成为细分领域的“独角兽”。

美心翼申生产线。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馨月 摄
美心翼申生产线。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馨月 摄

在美心翼申厂房生产线前端,机器人正挥舞手臂进行操作。经过打孔、车工等工序后,不到1分钟,一件泛着光泽的曲轴成品就出炉了。

这与工厂内并行的人工生产线形成鲜明对比,干同样的活儿,人工产线配置至少12人,智能产线只需2人。

摩托巨头宗申也是美心翼申的股东之一,近年来,宗申旗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忽米网,在数字工厂方面异军突起。

近水楼台先得月,忽米网的数字孪生工厂技术,正在导入美心翼申。

除了工业数据的解析、赋能,美心翼申还在企业全流程信息化方面尝到了甜头。

该公司负责人举例说,大数据的采集、流通和实时反应,单从每月发放工资这一环节,就能看到其好处。上千名员工,每完成一件产品,只需扫描一下信息卡,相关信息就自动录入系统,到月底后当月工资就会自动结算,以前每月工资条需要装满几箱,如今一个人就可以搞定所有员工的工资发放。

每年,美心翼申的技改投入在3000万元以上,这对于一家年产值10亿元、利润1.2亿的民营制造业企业来说,是比较高的投入比例。

美心翼申的尖端产品。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馨月 摄
美心翼申的尖端产品。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馨月 摄

美心翼申在研发方面,80多人的研发团队,共获得100多项专利,部分已经向社会转让,目前有效的还有2项发明专利,55项实用新型专利,而且每年都有5个以上的新专利在提交申请;在产学研转化方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等学府建立了研发合作机制。

“机械制造是高能耗、重资产的行业,每一项小的技改,零点几个百分点的优化,就有可能节约数以万计的费用,不仅企业成本降低了,省下的清洁能源可以惠及更多人”该负责人说。

在美心翼申看来,选择一个细分领域,通过科创不断“精进”产品质量,优化工艺降本增效,是中小企业走向“百年老店”的必经之路。

潜移默“化”

建峰集团持续研发迎逆袭

作为重庆化工界的“扛把子”,建峰集团感受到了无限风光在险峰。

建峰集团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大三线建设时期,现有资产130亿元,年销售收入近100亿元,是重庆唯一一家大型化肥化工企业。

几年前,受国内外市场波动,建峰集团曾陷入结构性亏损,最艰难的一年亏损达8亿元。企业不得不断臂求生,砍掉了落后产能和部分子公司,员工人数也从五千多减至三千多人。

回想这一切,建峰集团数位负责人都感慨万千。他们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离开的人,很多是因为看不到企业的未来,留下的人,其实压力也大,不知道企业何时才能触底反弹。

建峰化工旗下工厂。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馨月 摄
建峰化工旗下工厂。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馨月 摄

在“节衣缩食”的同时,建峰集团却并没有停下一项大的支出,这就是技改。

再亏也不该亏研发,不能让“铁饭碗”生锈。

建峰人口中的“铁饭碗”其实就是研发,如果研发停了,企业就失去了造血能力。他们舍得在亏损时仍投入数千万元研发费用,看中的是长远效益,结构性亏损并不代表产品差,等市场回暖,有竞争力的产品就一定能够把亏的钱加倍赚回来。

在建峰集团现有的化肥、化工工厂,都建立了研发实验室,各实验室之间也实现了跨企业、跨专业的柔性组合,以此激活不同团队的研发创新潜力。

今年3月,建峰集团专门召开了创新大会,从产品转化、机构优化、研发进化等维度,打造科创+闭环。

这是因为建峰集团认识到了科创、技改对企业迭代发展的支撑作用。

建峰集团扭亏为赢后,确立了新材料、新农化、新服务三大产业板块。

建峰化工科研人员正在做测试。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馨月 摄
建峰化工科研人员正在做测试。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馨月 摄

在新材料方面,建成了年产6万吨1,4-丁二醇/4.6万吨聚四氢呋喃项目,并创下国内同类装置连续运行时间最长的历史纪录;同时成功制造出醋酐,打破了长期以来由外资企业垄断醋酐供应的历史,解决了国内同行业“卡脖子”的问题。

在新农化方面,一、二化装置吨氨耗天然气以及二化吨氨综合能耗均创历史最低,连续10年荣获“全国合成氨能耗领跑标杆企业”称号;此外,还获得“安全生产智能信息化管理平台”工业互联网试点及“高效合成氨及尿素生产数字化车间”认证。

在新服务方面,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大型石油化工项目及其配套设施的调试开车技术服务,培训实用新型人才,向世界输出“中国经验”。

2021年,建峰集团全年累计实现营收同比增长62%;实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同比增长1.75倍;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2.67倍。

作为“年过半百”的老企业,建峰集团这棵老树不断长出“新花”,能够柳暗花明,靠的是不断创新和逆向研发,在赢得存量市场的同时,攻占了新的市场空间。

【主政者说】

涪陵区委书记王志杰:

用“科创+”“绿色+”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入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不断壮大实体经济。涪陵作为工业大区、产业强区,如何用“科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制造业发展赋能?

王志杰:涪陵区正全面贯彻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工业立区、制造强区不动摇,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以“科创+产业”为导向,着力构建“1+2+3”产业科创体系,加快涪陵高新区升级建设国家高新区步伐,推动白涛新材料科技城依托产业优势建设国际尼龙城和循环园区,有序推进慧谷湖科创小镇建设,聚焦绿色低碳、生命健康、智能科技,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心无旁骛把现代制造业搞上去、把实体经济发展好,不断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工业增加值、领军企业、上市企业、智造企业、研发创新“五项倍增”。坚持用好产业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立足涪陵产业发展基础,优化升级10条重点产业链,不断做大做强新材料、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生物医药及消费品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高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高地,为涪陵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涪陵提出要加快建设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在聚焦“绿色+”,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

王志杰:涪陵区正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坚持产业绿色化、绿色产业化,调整优化以绿色低碳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着力发展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产业,推广绿色低碳技术,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发挥涪陵页岩气“头气效应”,推动清洁能源科学开发和安全高效利用,建设页岩油气与新能源科创产业园,不断提高产业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比如,涪陵区与北京理工大学全球领先的MOF材料(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创新团队联合建立面向重大需求的产业研究院,推动MOF材料在清洁能源、生态环保、医疗健康、智能装备等行业中的产业创新,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再比如,涪陵区认真落实国家能耗“双控”政策,引导企业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新科技、新装备,实施页岩气钻井平台“油改电”等节能改造项目38个,构建起绿色制造体系。截至去年底,涪陵已建成国家绿色工厂5个,市级绿色工厂8个,获评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2个,均居全市前列。

记者手记:

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时代命题。

面对日趋严苛的“双碳”考核,面对群众日益提高的高品质生活需求,涪陵区提出了“科创+”“绿色+”战略,引导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页岩气、机械制造、化工等各自领域的老牌企业,三棵老树开“新花”,走的正是“科创+”“绿色+”的路径,与涪陵区的新发展理念不谋而合。

事实证明,“科创+”“绿色+”能够打通企业生存、行业发展的任督二脉,也能为城市品质的提升提供支撑。

“科创+”“绿色+”不是两个孤立的名词,而是互补、互融的关系,“双+”合璧,其利断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羊华 张馨月/文、图、视频

李黎/外联

赵军/设计

两江潮涌,渝州葱蔚。取一瓢“治理”之水,品区县幸福之治,探融合发展之势。 瞭望渝州,看见远见。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推出全媒体时政栏目《渝州瞭望台》。以区县为样本,以成效洞悉发展之策,以对话论道繁荣之路,见证基层社会治理的提速增效,唱响巴渝大地经济发展的时代合音。读:言之有物的深度报道;看:融媒体多维度的呈现;问:区县主政者权威解答。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