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区打造“3+1”产业发展集群
远眺大渡口城区
作为重庆市唯一老工业调整改造试点区,大渡口如何把握转型发展主题,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近日,大渡口区委副书记、区长姚斌接受重庆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渡口区选择了有比较优势、技术依托,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现代产业作为突破口,致力发展“节能环保、信息服务、文化休闲旅游”三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形成“3+1”产业发展集群,成为推动大渡口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生物谷”将诞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和当下时髦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一样,都被称为未来很长一段时期的朝阳产业。
姚斌介绍,互联网有“硅谷”,服务业有“智谷”,生物医药产业也迫切呼唤“生物谷”的诞生。基于此,近年来,大渡口区积极承接重庆市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重点发展以体外诊断为核心、同时涵盖细胞药物、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等领域的特色生物医药产业。目前,大渡口区正按照“产业规划+发展平台+龙头企业+投资基金+扶持政策”的发展思路,大力引进行业重点企业,积极打造产业创新平台,不断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
姚斌介绍,2016年8月,市科委批准在大渡口区设立重庆精准医疗生物产业科技园,规划总面积近25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已有50余家相关企业落户,聚集了迪安诊断、润达医疗等一批上市企业,全市第三方检测医疗服务机构一半在大渡口(全市22家、全区11家),2017年全产业营业收入约12亿元。
目前,重庆精准医疗生物产业科技园既是重庆市精准医疗技术研发转化的重要平台,也是承载大渡口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
创新产业发展
在大渡口区建桥工业园区内,有一家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向全球提供安防、可视化管理和大数据服务,它就是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海康威视在大渡口区先后启动重庆制造基地项目和重庆科技园项目,建设总投资约21亿元,共占地约260亩。目前,制造基地项目已基本完工,今年将正式投入使用。
海康威视重庆科技园项目则部署了大量智能AI应用,如人脸识别、机器人、智能工业相机、智能停车等系统。届时它将成为大渡口区以及重庆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智慧园区,并将把大渡口区信息服务产业推向新的一个发展高度。
姚斌说,大渡口区新兴产业发展的实践和方法,主要是整合资源,努力打好老工业基地政策牌。广泛争取国家等各级层面支持,先后获批“国家环保产业发展重庆基地”、“重庆精准医疗生物产业科技园区”等一系列牌子。
姚斌介绍,大渡口区错位发展,从行业细分找“蓝海”。为此,大渡口区努力在产业方向上“再聚焦”。如信息产业方面,引进国内安防产业龙头企业海康威视,聚焦安防专业设备制造,避开了笔电配套等电子信息竞争的“红海”。
大渡口区综合施策,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在建立创新创业扶持等政策体系的同时,我们把产业园的生活、交通等配套当做大事来抓,健全硬配套、优化软环境,让企业配套左右逢源、发展更加顺利。
驱动绿色转型
去年9月,重庆三峰科技有限公司首批出口德国的两套渗滤液处理集装箱式系统,通过中欧班列运到德国,这也是国内渗滤行业核心集成设备首次对欧洲出口。同时,三峰卡万塔公司参与泰国普吉运营管理项目,开创了中国垃圾发电企业管理输出的先河。生活垃圾焚烧炉设备已输出到美国、印度、埃塞俄比亚、泰国等国家,在全球80多个城市建立了96个垃圾发电厂,是重庆乃至全国企业成功“走出去”的标杆。
在重庆环保科技产业园,大渡口区正以垃圾焚烧发电和设备生产的三峰集团为龙头,围绕水处理、固废资源循环利用、环境监测、环境修复、大气污染治理、环保综合服务、节能等七大领域,打造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环保产业基地。预计到2021年,节能环保产业将实现总营业收入180亿元,成为大渡口区新的经济支柱之一。
当前,大渡口区正围绕“国家环保产业发展重庆基地”建设总体目标,采用“总部基地、技术研发、贸易交流、平台建设”发展模式,着力聚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综合服务业两大方向,打造中国环保产业西部核心区的关键节点、重庆环保产业核心区和对外展示窗口区。
截至目前,已累计引进培育了以三峰垃圾焚烧发电、重庆环保股权投资基金、中渝环保化医污染治理、国际复合风电材料、长征重工风电设备等63家环保重点企业,2017年全产业营业收入达到58亿元。
重庆晚报记者 唐中明
大渡口区委宣传部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