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今日谈⑤|成渝地区如何共建西部科学城?代表委员建议这样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住渝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出关于支持成渝地区共建西部科学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提案。

两会今日谈⑤|成渝地区如何共建西部科学城?代表委员建议这样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5-25

编者按:

2020年全国两会拉开大幕。在这次特殊的两会上,在渝全国人大代表、住渝全国政协委员们关心什么?如何谋划新发展,逐梦新时代?即日起,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推出全国两会系列报道《两会今日谈》,每日聚焦两会上的热点话题,快递两会声音,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本期,代表委员们将围绕支持成渝地区共建西部科学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言献策。

“今日谈”嘉宾:

全国人大代表 潘复生

全国政协委员 刘占芳

全国人大代表 陈金山

全国政协委员 彭静

全国人大代表 史浩飞

全国政协委员 余国东

》》联名提案说

支持成渝地区共建西部科学城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015年12月26日,成渝高铁正式开通运行,坐上从重庆北站开往成都东站高铁的乘客高兴不已。如今,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意味着两地的进一步融合。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文科 摄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住渝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出关于支持成渝地区共建西部科学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提案。

提案指出,成渝地区共建西部科学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对于充分发挥成渝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形成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辐射带动西部发展,支撑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两地经济发展较好,科创影响力和辐射力显著提升,科学城建设初具规模,已具备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科创中心的现实基础。但也存在协同创新机制不健全、创新要素聚集不充分、基础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创新生态有待进一步优化等短板和不足。

因此建议:强化顶层设计、明晰发展思路、集聚创新要素、提升科技实力、构建良好生态。

》》代表委员说

全国人大代表潘复生:

顶层设计一体化考虑 有利于实现成渝两地共享效益最大化

全国人大代表潘复生。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质 摄

“成渝两地就好比两兄弟,希望看到成渝双城共享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市科协主席潘复生认为,无论是产业还是科技,顶层设计一体化考虑,是成渝两地高速发展的保障之一。

潘复生表示,产业合理分工和布局尤为关键,充分利用计划优势,从资源、环境、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而产业发展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科研机构、科研领域、科学平台等的合理布局,更有利于实现成渝两地共享效益的最大化。

目前,重庆正以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西部科学城,不断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对此,潘复生提到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首先是科学城目标与国家目标的关系;其次是科学城与重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关系,科学城重点应为知识创新,以基础研究为主,是引领技术源头的研究,高新区原有的重点在技术与产业创新。”同时,潘复生还提到,应处理好科学城跟城市发展的关系。科学城是科技人才的聚集地,如何建立其创新发展环境,与城市其他地区有所差异。

此外,潘复生还特别提到应处理好重庆科学城与成都、西安等规划或已建设的科学城之间的关系:“科学城的发展定位和目标定位一定是合作互补为主,而不要把竞争放在第一位。”

全国政协委员刘占芳:

打造成渝国家科学中心 专门研究国际公认的重大科学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刘占芳。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摄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刘占芳认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未来在于强大科技产业集群的形成,科技产业的发展依靠科学创造、依靠具有科学素养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依靠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制度环境。

为此,刘占芳建议国家成立成渝国家科学中心,该中心就设立于西部科学城。以期推动实现国家关于成渝经济圈的战略布局,其定位是努力攀登世界科学高峰,召唤社会养成崇尚科学的风气。

刘占芳认为,科学中心的核心是科学创造。因此,该中心研究的科学问题是世界顶级,科学水平是世界顶级,研究人员是世界顶级,管理水平和管理理念也是世界顶级。

具体内容包括,将成渝国家科学中心纳入科技部、教育部、发改委、经信委、工信部等关于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培育体系。

在运行监管方面,重点监管中心的科学定位、章程执行、财政制度和执行、法律法规、人事制度执行等,不设立行政级别,最大程度减少行政对科学研究的干扰。

科学中心的工作核心始终以科学问题为导向。这些科学问题应围绕国际公认的重大科学问题来展开,建立研究团队和独立研究章程。每个科学问题研究周期为10-15年,设立科学家制度,人员面向全球招聘,不拘一格,原则是创造性、开拓性、开放性、包容性。

高校作为科学中心的主力军,是最主要的科技创新主体之一。区域内应拥有较好大学、研究院、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布局等,推动成渝科学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陈金山:

企业创新能力培育是推动双城经济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全国人大代表陈金山。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委主任陈金山表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制造业是十分重要的角色,因为成渝两地都是国家非常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如何实现成渝两地制造业发展的总量和质量进一步提升?总体目标就是通过双城经济圈建设,让成渝地区制造业发展水平有大的提升,真正在全国四大经济板块中承担十分重要的角色。

下一步怎么做?具体来讲,重庆要联手四川共同打造汽车、电子、装备和消费品产业,打造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围绕生物医药、材料产业,打造在国家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通过培育在国内和在全球都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做大整个地区工业总规模,支撑双城经济圈发展。

与此同时,要大力推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础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速发展。陈金山称,成渝两地在信息产业方面都有非常好的基础,也有很大的发展机遇。下一步,智能产业的规模要进一步做大,智能制造要深入实施,要既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有更多作为,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方面,也要运用好新一代信息技术来实现智能制造,提升传统产业水平。

“我们正在从总量发展转移到高质量发展上来,在推动双城经济圈发展中,发展方式也要发生很大的变化。”陈金山称,在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一定要把企业产业的创新能力培育作为推动双城经济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这个方面,我们想联手四川共同布局一批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和以制造业创新为重点的公共创新研发平台。”陈金山补充道。

全国政协委员彭静:

落实双城经济圈知识产权合作 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彭静。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尹建红 摄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彭静表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的重要产业布局,是成渝地区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现实需要。

现代服务业具有引领效果明显、辐射能力突出、知识密集、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等突出优点,是双城经济圈提升发展动能、加速双向融合、催生新兴业态的重要载体。

彭静表示,以成渝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为载体,共建“一带一路”科创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提升知识要素的区域集聚和流动能力。通过职称互认、柔性流动、多点执业等方式激活双城经济圈人力资本,厚植内涵增长优势。

落实双城经济圈知识产权合作,共同争取中国(西南)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正式落地。借鉴京津冀“一局三地”知识产权合作会商机制和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经验,开展成渝地区研发资源集成共享试点,建设知识产权协同发展示范区。

此外,彭静还建议高度重视专业中介服务业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推动建立双城经济圈专业中介服务联盟,整合会计、法律、审计、咨询、智库服务等业务,为成渝地区科技园区建设、产业布局、合规性论证提供全程咨询。

全国人大代表史浩飞: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史浩飞。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李文科 摄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研究中心主任史浩飞认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西部科学城,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如何高质量完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目标任务,人才资源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

史浩飞表示,为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促进各类人才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渝两地正在积极探索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圏人才协同发展机制,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推动人才政策协同、制度衔接,在人才引进、交流培养、科研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合作。

2020年4月21日,成渝两地签订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同推进人事人才政策互认,推动人才协同发展,建立决策共商、资源共享、联动共建、协作共赢的人才协同发展机制。

2020年5月12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成立,联盟成员将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

史浩飞认为,成渝地区的人才,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高技能人才和优秀年轻干部,在规模、质量和结构上目前还不能满足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需要,因此,他建议,编制出台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规划或专项人才支持政策;从全国范围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双城经济圈挂职任职;选送干部人才到中央国家部委、高校、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和东部发达地区锻炼;选派国内高端人才到双城经济圈引领建设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高等学校、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等机构。

全国政协委员余国东:

让好的生态环境为成渝共建西部科学城保驾护航

全国政协委员余国东。市政协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余国东表示,一个地区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指标至关重要。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更应该让好的生态环境为共建西部科学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保驾护航。

余国东说,今年4月,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和四川省环保厅又签订了关于防治大气污染的联防联控、危废两地转移的白名单制度,以及两地深入执法的联合行动等相关协议,目的是围绕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两地生态环境的共建。

余国东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着力在绿色发展上下工夫。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科学城的打造同样面临一个大的生态环境,那就是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因此,余国东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提交了一份关于构建长江岸线绿色发展标准体系的建议的提案。

余国东认为,构建长江岸线绿色发展标准体系,形成统一的执行标准和考核标准,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及其岸线绿色发展的基础。应根据长江沿线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建立完善市县绿色发展综合考评指标体系,把岸线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绿色发展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从空间优化布局、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生态文化培育等方面搭建长江经济带岸线绿色标准体系框架,同时,也是从生态环保方面支持成渝地区共建西部科学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佘振芳 李袅/文

李文科 张质 谢鹏 尹建红 陈毅 /图 /视频

相关报道

两会今日谈①丨“把文化留下来、融进去、亮出来”看重庆两江四岸核心区现代服务业如何做到“国家级”

两会今日谈②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关切重庆这样行动

两会今日谈③丨区县干部群众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倍感振奋

两会今日谈④丨让西部陆海新通道跑出“加速度” 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带来这份提案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评论 专题 | 区县 鸣家 教育 | 文艺 史家 生活 | 问政 旅游 汽车 房产 | 健康 财经 政法 | 国企 专题 原创 | 应急 信用 视听 | 直播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两会今日谈⑤|成渝地区如何共建西部科学城?代表委员建议这样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020-05-25 06:00:00 来源:

编者按:

2020年全国两会拉开大幕。在这次特殊的两会上,在渝全国人大代表、住渝全国政协委员们关心什么?如何谋划新发展,逐梦新时代?即日起,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推出全国两会系列报道《两会今日谈》,每日聚焦两会上的热点话题,快递两会声音,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本期,代表委员们将围绕支持成渝地区共建西部科学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言献策。

“今日谈”嘉宾:

全国人大代表 潘复生

全国政协委员 刘占芳

全国人大代表 陈金山

全国政协委员 彭静

全国人大代表 史浩飞

全国政协委员 余国东

》》联名提案说

支持成渝地区共建西部科学城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015年12月26日,成渝高铁正式开通运行,坐上从重庆北站开往成都东站高铁的乘客高兴不已。如今,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意味着两地的进一步融合。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文科 摄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住渝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出关于支持成渝地区共建西部科学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提案。

提案指出,成渝地区共建西部科学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对于充分发挥成渝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形成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辐射带动西部发展,支撑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两地经济发展较好,科创影响力和辐射力显著提升,科学城建设初具规模,已具备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科创中心的现实基础。但也存在协同创新机制不健全、创新要素聚集不充分、基础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创新生态有待进一步优化等短板和不足。

因此建议:强化顶层设计、明晰发展思路、集聚创新要素、提升科技实力、构建良好生态。

》》代表委员说

全国人大代表潘复生:

顶层设计一体化考虑 有利于实现成渝两地共享效益最大化

全国人大代表潘复生。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质 摄

“成渝两地就好比两兄弟,希望看到成渝双城共享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市科协主席潘复生认为,无论是产业还是科技,顶层设计一体化考虑,是成渝两地高速发展的保障之一。

潘复生表示,产业合理分工和布局尤为关键,充分利用计划优势,从资源、环境、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而产业发展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科研机构、科研领域、科学平台等的合理布局,更有利于实现成渝两地共享效益的最大化。

目前,重庆正以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西部科学城,不断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对此,潘复生提到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首先是科学城目标与国家目标的关系;其次是科学城与重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关系,科学城重点应为知识创新,以基础研究为主,是引领技术源头的研究,高新区原有的重点在技术与产业创新。”同时,潘复生还提到,应处理好科学城跟城市发展的关系。科学城是科技人才的聚集地,如何建立其创新发展环境,与城市其他地区有所差异。

此外,潘复生还特别提到应处理好重庆科学城与成都、西安等规划或已建设的科学城之间的关系:“科学城的发展定位和目标定位一定是合作互补为主,而不要把竞争放在第一位。”

全国政协委员刘占芳:

打造成渝国家科学中心 专门研究国际公认的重大科学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刘占芳。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摄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刘占芳认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未来在于强大科技产业集群的形成,科技产业的发展依靠科学创造、依靠具有科学素养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依靠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制度环境。

为此,刘占芳建议国家成立成渝国家科学中心,该中心就设立于西部科学城。以期推动实现国家关于成渝经济圈的战略布局,其定位是努力攀登世界科学高峰,召唤社会养成崇尚科学的风气。

刘占芳认为,科学中心的核心是科学创造。因此,该中心研究的科学问题是世界顶级,科学水平是世界顶级,研究人员是世界顶级,管理水平和管理理念也是世界顶级。

具体内容包括,将成渝国家科学中心纳入科技部、教育部、发改委、经信委、工信部等关于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培育体系。

在运行监管方面,重点监管中心的科学定位、章程执行、财政制度和执行、法律法规、人事制度执行等,不设立行政级别,最大程度减少行政对科学研究的干扰。

科学中心的工作核心始终以科学问题为导向。这些科学问题应围绕国际公认的重大科学问题来展开,建立研究团队和独立研究章程。每个科学问题研究周期为10-15年,设立科学家制度,人员面向全球招聘,不拘一格,原则是创造性、开拓性、开放性、包容性。

高校作为科学中心的主力军,是最主要的科技创新主体之一。区域内应拥有较好大学、研究院、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布局等,推动成渝科学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陈金山:

企业创新能力培育是推动双城经济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全国人大代表陈金山。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谢鹏 摄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委主任陈金山表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制造业是十分重要的角色,因为成渝两地都是国家非常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如何实现成渝两地制造业发展的总量和质量进一步提升?总体目标就是通过双城经济圈建设,让成渝地区制造业发展水平有大的提升,真正在全国四大经济板块中承担十分重要的角色。

下一步怎么做?具体来讲,重庆要联手四川共同打造汽车、电子、装备和消费品产业,打造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围绕生物医药、材料产业,打造在国家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通过培育在国内和在全球都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做大整个地区工业总规模,支撑双城经济圈发展。

与此同时,要大力推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础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速发展。陈金山称,成渝两地在信息产业方面都有非常好的基础,也有很大的发展机遇。下一步,智能产业的规模要进一步做大,智能制造要深入实施,要既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有更多作为,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方面,也要运用好新一代信息技术来实现智能制造,提升传统产业水平。

“我们正在从总量发展转移到高质量发展上来,在推动双城经济圈发展中,发展方式也要发生很大的变化。”陈金山称,在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一定要把企业产业的创新能力培育作为推动双城经济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这个方面,我们想联手四川共同布局一批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和以制造业创新为重点的公共创新研发平台。”陈金山补充道。

全国政协委员彭静:

落实双城经济圈知识产权合作 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彭静。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尹建红 摄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彭静表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的重要产业布局,是成渝地区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现实需要。

现代服务业具有引领效果明显、辐射能力突出、知识密集、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等突出优点,是双城经济圈提升发展动能、加速双向融合、催生新兴业态的重要载体。

彭静表示,以成渝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为载体,共建“一带一路”科创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提升知识要素的区域集聚和流动能力。通过职称互认、柔性流动、多点执业等方式激活双城经济圈人力资本,厚植内涵增长优势。

落实双城经济圈知识产权合作,共同争取中国(西南)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正式落地。借鉴京津冀“一局三地”知识产权合作会商机制和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经验,开展成渝地区研发资源集成共享试点,建设知识产权协同发展示范区。

此外,彭静还建议高度重视专业中介服务业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推动建立双城经济圈专业中介服务联盟,整合会计、法律、审计、咨询、智库服务等业务,为成渝地区科技园区建设、产业布局、合规性论证提供全程咨询。

全国人大代表史浩飞: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史浩飞。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李文科 摄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研究中心主任史浩飞认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西部科学城,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如何高质量完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目标任务,人才资源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

史浩飞表示,为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促进各类人才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渝两地正在积极探索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圏人才协同发展机制,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推动人才政策协同、制度衔接,在人才引进、交流培养、科研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合作。

2020年4月21日,成渝两地签订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同推进人事人才政策互认,推动人才协同发展,建立决策共商、资源共享、联动共建、协作共赢的人才协同发展机制。

2020年5月12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成立,联盟成员将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

史浩飞认为,成渝地区的人才,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高技能人才和优秀年轻干部,在规模、质量和结构上目前还不能满足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需要,因此,他建议,编制出台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规划或专项人才支持政策;从全国范围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双城经济圈挂职任职;选送干部人才到中央国家部委、高校、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和东部发达地区锻炼;选派国内高端人才到双城经济圈引领建设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高等学校、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等机构。

全国政协委员余国东:

让好的生态环境为成渝共建西部科学城保驾护航

全国政协委员余国东。市政协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余国东表示,一个地区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指标至关重要。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更应该让好的生态环境为共建西部科学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保驾护航。

余国东说,今年4月,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和四川省环保厅又签订了关于防治大气污染的联防联控、危废两地转移的白名单制度,以及两地深入执法的联合行动等相关协议,目的是围绕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两地生态环境的共建。

余国东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着力在绿色发展上下工夫。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科学城的打造同样面临一个大的生态环境,那就是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因此,余国东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提交了一份关于构建长江岸线绿色发展标准体系的建议的提案。

余国东认为,构建长江岸线绿色发展标准体系,形成统一的执行标准和考核标准,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及其岸线绿色发展的基础。应根据长江沿线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建立完善市县绿色发展综合考评指标体系,把岸线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绿色发展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从空间优化布局、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生态文化培育等方面搭建长江经济带岸线绿色标准体系框架,同时,也是从生态环保方面支持成渝地区共建西部科学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佘振芳 李袅/文

李文科 张质 谢鹏 尹建红 陈毅 /图 /视频

相关报道

两会今日谈①丨“把文化留下来、融进去、亮出来”看重庆两江四岸核心区现代服务业如何做到“国家级”

两会今日谈②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关切重庆这样行动

两会今日谈③丨区县干部群众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倍感振奋

两会今日谈④丨让西部陆海新通道跑出“加速度” 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带来这份提案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韩曜聪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