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青年说 | 王丹:绿色生物制造代替传统模式 做“美丽化工”的践行者
今年3月举行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绿色生物制造在国民经济及化工材料产业创新链中的地位将会越发突出。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重庆市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重庆大学博士生导师王丹,十几年来围绕国家和行业需求,在生物化工前沿领域承担科技攻关和基础研究,荣获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重庆大学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并承接了重庆市“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里化工新材料发展规划编制的相关工作。

科技青年说 | 王丹:绿色生物制造代替传统模式 做“美丽化工”的践行者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5-30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科技的未来在青年,他强调,“要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使他们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

新的时代,赋予青年科技工作者新的使命。在重庆,也有一大批青年科技工作者,他们奋战在科研攻关第一线,挥洒青春和汗水,攻克一个个难关,用他们的研究成果,为产业和社会发展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

当前,重庆提出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对重庆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来说,这意味着什么?他们又有什么期待?近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走进高校、走进企业、走进实验室,听听这些科技青年们的心声。

王丹(左)在给团队成员进行讲解。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30日6时讯(记者 伊永军)今年3月举行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绿色生物制造在国民经济及化工材料产业创新链中的地位将会越发突出。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重庆市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重庆大学博士生导师王丹,十几年来围绕国家和行业需求,在生物化工前沿领域承担科技攻关和基础研究,荣获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重庆大学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并承接了重庆市“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里化工新材料发展规划编制的相关工作。

改变传统化工产业模式 努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

王丹2001年考入四川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系专业,2005年至2011年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读博士,2011年进入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作,并于2013年至2016年在美国莱斯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系攻读博士后。

从2005年起,王丹便开始研究合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及在化工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并开始进行新能优良的可降解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材料单体的生物合成研究。

据王丹介绍,随着化石资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加剧,采用生物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化学品和化工材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我们未来的化工将是绿色环保的,同时,也会使化工变得美丽起来。”

“发展绿色生物制造策略生产重大化工产品也是中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迫切要求。”王丹介绍说,以合成生物学为核心技术手段,以生物基材料代替传统石油基材料,在物质转化、生态环境保护、医疗水平提高、农业增产等领域均大有作为,是“美丽化工”的践行新方式,既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可为国家产业创新发展与经济绿色增长等提供重大科技支撑。

目前,王丹和团队关于生物基聚酰胺材料和聚氨酯材料制备方面的相关国家专利已有十余项。她表示,随着国家“限塑令”的推广和“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绿色生物制造在国民经济及化工材料产业创新链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生物基材料在化工、医药、农业等领域应用潜力巨大。

王丹在实验室做实验。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摄

成立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集合专家突破关键技术瓶颈

王丹2011年来重庆工作,今年刚好十年。她说,这期间经历了非常多的困难,也让她深感到克服困难后的成就感。

2020年7月,在重庆市科技局的指导下,重庆市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王丹被联盟会员单位推选为秘书长。凭着对生物基材料上下游产业链的认识经验,她开始学习其它化工材料产业链的特点,带领联盟积极拓展传统材料及一些工程、民用、汽车用新材料的上下游产业链,集合联盟专家资源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推动重庆化工新材料产业整体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

目前,该联盟承接了重庆市“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里化工新材料发展规划编制的相关工作,完成了《化工新材料产业技术预见与协同创新机制研究》报告。联盟发挥其在能源化工和材料化工领域上的优势,以长安汽车的材料需求为切入点,以重庆华峰聚氨酯、重庆云天化聚甲醛、重庆万凯聚碳酸酯、重庆特瑞电池等中游制造业为核心企业,新打通了化工材料领域上下游产业链7条,含括68家企业,7家科研机构,12家高校和1家事业单位,在强化重庆市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学术“创新链”与市场“产业链”深度融合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回顾这些年走过的路,王丹深有感触:“新时代的一线科研工作者需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国家的科技兴盛靠的是千千万万科研工作者的耐得住寂寞、潜心研究、努力付出。”

王丹表示,在重庆这片“科技先行”的实验田上,不论是她个人,她所在的学术团队,还是她所带领的联盟成员,都觉得很幸运,她将无畏地面向更多新机遇和新挑战,为重庆区域发展和国家科技振兴挥洒青春和汗水。

相关新闻

科技青年说 | 张志刚:培养学生科研精神 他将技术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

科技青年说|魏旻:让设备像人一样自由交流 培育更多工业物联网人才

科技青年说 |丁选明:“筑路”十余年 努力成为重庆科技前进的一份子

科技青年说 | 余鹏:看好重庆科技氛围 将继续培养更多科创“生力军”

科技青年说 | 面对消化系统肿瘤 他誓当健康守护人与顽疾克星

科技青年说 | 李翀:做好药物的“搬运工” 期待更多成果在重庆落地转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科技青年说 | 王丹:绿色生物制造代替传统模式 做“美丽化工”的践行者

2021-05-30 06:00:00 来源: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科技的未来在青年,他强调,“要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使他们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

新的时代,赋予青年科技工作者新的使命。在重庆,也有一大批青年科技工作者,他们奋战在科研攻关第一线,挥洒青春和汗水,攻克一个个难关,用他们的研究成果,为产业和社会发展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

当前,重庆提出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对重庆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来说,这意味着什么?他们又有什么期待?近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走进高校、走进企业、走进实验室,听听这些科技青年们的心声。

王丹(左)在给团队成员进行讲解。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30日6时讯(记者 伊永军)今年3月举行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绿色生物制造在国民经济及化工材料产业创新链中的地位将会越发突出。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重庆市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重庆大学博士生导师王丹,十几年来围绕国家和行业需求,在生物化工前沿领域承担科技攻关和基础研究,荣获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重庆大学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并承接了重庆市“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里化工新材料发展规划编制的相关工作。

改变传统化工产业模式 努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

王丹2001年考入四川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系专业,2005年至2011年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读博士,2011年进入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作,并于2013年至2016年在美国莱斯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系攻读博士后。

从2005年起,王丹便开始研究合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及在化工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并开始进行新能优良的可降解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材料单体的生物合成研究。

据王丹介绍,随着化石资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加剧,采用生物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化学品和化工材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我们未来的化工将是绿色环保的,同时,也会使化工变得美丽起来。”

“发展绿色生物制造策略生产重大化工产品也是中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迫切要求。”王丹介绍说,以合成生物学为核心技术手段,以生物基材料代替传统石油基材料,在物质转化、生态环境保护、医疗水平提高、农业增产等领域均大有作为,是“美丽化工”的践行新方式,既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可为国家产业创新发展与经济绿色增长等提供重大科技支撑。

目前,王丹和团队关于生物基聚酰胺材料和聚氨酯材料制备方面的相关国家专利已有十余项。她表示,随着国家“限塑令”的推广和“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绿色生物制造在国民经济及化工材料产业创新链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生物基材料在化工、医药、农业等领域应用潜力巨大。

王丹在实验室做实验。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摄

成立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集合专家突破关键技术瓶颈

王丹2011年来重庆工作,今年刚好十年。她说,这期间经历了非常多的困难,也让她深感到克服困难后的成就感。

2020年7月,在重庆市科技局的指导下,重庆市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王丹被联盟会员单位推选为秘书长。凭着对生物基材料上下游产业链的认识经验,她开始学习其它化工材料产业链的特点,带领联盟积极拓展传统材料及一些工程、民用、汽车用新材料的上下游产业链,集合联盟专家资源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推动重庆化工新材料产业整体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

目前,该联盟承接了重庆市“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里化工新材料发展规划编制的相关工作,完成了《化工新材料产业技术预见与协同创新机制研究》报告。联盟发挥其在能源化工和材料化工领域上的优势,以长安汽车的材料需求为切入点,以重庆华峰聚氨酯、重庆云天化聚甲醛、重庆万凯聚碳酸酯、重庆特瑞电池等中游制造业为核心企业,新打通了化工材料领域上下游产业链7条,含括68家企业,7家科研机构,12家高校和1家事业单位,在强化重庆市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学术“创新链”与市场“产业链”深度融合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回顾这些年走过的路,王丹深有感触:“新时代的一线科研工作者需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国家的科技兴盛靠的是千千万万科研工作者的耐得住寂寞、潜心研究、努力付出。”

王丹表示,在重庆这片“科技先行”的实验田上,不论是她个人,她所在的学术团队,还是她所带领的联盟成员,都觉得很幸运,她将无畏地面向更多新机遇和新挑战,为重庆区域发展和国家科技振兴挥洒青春和汗水。

相关新闻

科技青年说 | 张志刚:培养学生科研精神 他将技术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

科技青年说|魏旻:让设备像人一样自由交流 培育更多工业物联网人才

科技青年说 |丁选明:“筑路”十余年 努力成为重庆科技前进的一份子

科技青年说 | 余鹏:看好重庆科技氛围 将继续培养更多科创“生力军”

科技青年说 | 面对消化系统肿瘤 他誓当健康守护人与顽疾克星

科技青年说 | 李翀:做好药物的“搬运工” 期待更多成果在重庆落地转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责任编辑: 熊世华]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